我的阅读课堂(第三周)
第一天
到了初三,应该慢慢教会学生写浅显的议论文了,去年中考的作文命题就偏向议论文体,而自主招考更年年都是较适合议论文体的命题,从展现孩子们的思想来说,议论也是不错的表达方式。但孩子们其实没有接触过议论文,还不知道形。这还不算难,这一册的课文里我选择了《敬业与乐业》《谈读书》《不求甚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但没有去死抠,鲁迅这篇,也不用再像我们读书时老师的教法了。更多感受一种行文的思路和逻辑的张力,初步触摸议论文。这是第一天两节课的内容了。说句题外话,培根的这篇多次读,这次又感觉不同,比如我今年才懂得读书要翻读(一则也是因为时间的凋敝),但培根老人家老早就告诫了的。早前不管好看不好看,都从序读到最后,真真在不值得精读的书上浪费了不少时间。我和学生们这次最喜欢的就是这句了:“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这就是为我们为什么阅读后总是要写,做的诠释。
第二天——第四天
实际上议论文关键的关键,还是素材的积累,来自生活和阅读的鲜活的例子。我想以《三国志》的阅读为例,看看能不能给孩子们带来有力的论据。整整三天,我都带着学生在读《三国志》。我从里面精心挑选了曹操、袁绍、吕布、贾诩、张辽、徐晃、于禁、郭嘉、程昱、华佗、刘备、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法正、秦宓、吕蒙、甘宁、张昭、鲁肃有关的58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三国志》里的原文片段,面对他们的字词疑难或背景疑惑,都当场解疑。我想要修正孩子们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对历史的误读,顺便提高文言文阅读,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素材的积累。
第五天
课文所学的议论文体例还是繁复、自在了些,我们刚起步,先写写段落整齐的样式吧,于是以自己的在中考后写的小文为示范。《三国志》的阅读,我也是今年春夏的时候才开始的,看到中考作文题目《往后一小步》的时候刚看得差不多呢,就随性写了。
往后一小步
《三国演义》毕竟不是正史,从这个草长莺飞的春天开始,我颇有兴致地去看了《三国志》。慢慢地读,读完《三国志》,感觉自己像由翠而青的叶,我心内叶脉的纹路变得清晰而强韧。喜欢《三国志》,尤其喜欢《三国志》中“往后一步”的人生智慧。
(一)
往后一小步,是静侍良机。“鬼才”郭嘉位列“曹魏武大谋士”,他曾出仕袁绍,但没几天就看出此人不能成大事,便弃他而去,宁愿“往后一步”,隐居在自己小草屋里,一宅便是六年。直到某天好友荀彧推荐他去了曹营,郭嘉与曹操一见如故,从此变成了曹操最信任的谋士。官渡之战,袁绍大败,曹操想乘胜追击袁绍的两个儿子。郭嘉却献计退兵,因为他早已敏锐地看到了袁绍后裔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只需退兵,就可让矛盾瞬间激发。这是郭嘉的眼力和判断力。
(二)
往后一小步,是生存之道。《三国志》中陈寿评价贾诩“庶乎算无遗策”,洞若观火,深谋远虑,贾诩也是一个智慧之人。贾诩真正的大智慧,在于他的洞悉人性。在漫长而艰巨的理想之路上,贾诩最终择君于曹操。在魏国得到重用颇有建树的贾诩,却选择了往后一步——“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因为他看透了曹操对权利的渴望。生逢乱世却如鱼得水,唯恐天下不乱却能全身而退,贾文和,当得起“毒士”这个名号。
(三)
往后一小步,是海纳百川。刘备投奔,程昱说公:“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曹操答:“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曹操的不杀,不是妇人之仁,是以胸襟接引各方英雄。尽管曹操是个奸雄,但不失英雄本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往后一小步的容人,才成为这曲求贤之歌中最强的清音。
打开历史长卷,三国人物缓缓走来,合上历史长卷,历史的悲喜与思考镌刻心底。“往后一小步”,从历史的滚滚浪涛中涤荡而来,更将绵延向前。
形式上的学生一下明白了,注意在段首(或段尾)提出分论点,句式相似,概述素材后,需要精准的评论。当然这篇小文的缺点也是很明显,有些素材虽然是“往后”,但往后了一大步的,比如贾诩的避世。另外素材后的评论语还可以再多些。等待学生的青出于蓝。
作业是,根据选读的《三国志》,自选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学生作品选登:
识时,知务
翁哲宇
晏子在《晏子春秋·霸业因时而兴》中说过:“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意思是说能认清时代潮流形势的,聪明能干的人,方可为英雄豪杰。说到此言,其中还有一个典故:诸葛亮年幼时就举目无亲,后来就在隆中一边耕种,一边读书。十年下来读了大量经史子集,且注意研究当时的政治形势,形成了一套政治见解。当时刘备流落荆州,觉得要成大事,必须要有智谋的人辅佐,因此一直在物色有见识的人才。后来,他听说司马徽在襄阳很有名声,便去拜访他,司马徽就说:“平庸的书生文士怎么会认清天下大势?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是杰出人物。这里的卧龙和凤雏,才是这样的杰出人物。”
识时务,就是要深谋远虑,懂得审时度势。诸葛亮隆中一对,道尽天下大势,随后的发展也印证了他的预言,这并不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也不是鬼神之说,而是对当时的形式进行全面理性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必然的结果。在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之际,听闻孙策欲袭击许昌,“众闻皆惧”,但真正的识时务者——郭嘉却早已看透了时局,对孙策的情况了如指掌,预言了:“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雄豪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而后孙策“果为许贡客所杀”。这预言看似令人难以置信,但经过层层剖析后,却又是情理之中。若孙策未卒,反倒是出人意料了。时局就像是一团迷雾,蒙蔽了人的眼睛,但识时务者却能够根据细小的线索,透过迷雾看到后方的事物。
识时务,就是要随机应变,知人心。贾诩幼时“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但贾诩并没有惊慌失措,说道:“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吓得叛氐不敢加害,还结为盟友送还。庞统跟随刘备时,在刘备身上泼冷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当时正在兴头上,便一气之下将庞统赶出了宴席,而后又反悔请回庞统“向者之论,阿谁为失”,庞统并没有固执己见“君臣俱失”,这也是懂得随机应变的一种能力。如果不懂得随机应变,不知人心,则会陷自己于不利之地。《杨修之死》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一代才子,在那个求贤若渴的时代,本可以过得一帆风顺。可是他却不顾及他人感受,恃才傲物,屡屡戳破曹操,到处炫耀自己的才能,分了“一盒酥”后得了便宜还卖乖,最终致使自己惹祸上身,遭受杀身之祸。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天妒英才,但归根结底还是杨修咎由自取。识时务,就要知道在什么时候该讲什么话,做什么事,要体会他人的感受。
识时,知务。能够帮你渡过难关,能够帮你争得人心,能够帮你免除人祸。时刻擦亮你的眼睛,时刻感受你的心灵。做一个识时务者,时时识时,刻刻知务。
(评:非常工整的议论文,具备了形,但也有可商榷处。郭嘉看透孙策的例子其实并不算是深谋远虑,倒是因为深谙人性,但它又不算是随机应变,所以也没法放到第三段作为正面例子,按照小作者的分论点,只能舍弃这个素材了。这边可以替换为袁绍和曹操面对“挟天子而令诸侯”这一谋略的对比,袁绍不愿采纳,是他不愿受制于人,他要的是独揽大权。郭图警告袁绍“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而这个“先人者”就是曹操,曹操迎天子都许昌,占据了政治优势,这便是能识得时局。又比如《杨修之死》的例子就不适宜用进来,不能在一篇严肃的以史为鉴的议论文中同时夹杂同题材小说情节作为论据。可以替换为吕布不识得陈登父子的投机诓骗,终致惹祸。但是跟杨修的例子还是有区别,所以该段小结语应该稍微修改一下:识时务,就是要练就一双慧眼,知道在什么时候该讲什么话,做什么事。)
静心观世,是另一番天地
周钊杰
人是一种集多种情感的生物,喜、怒、哀、乐最为频繁。怒,为大忌。它就像一片浓雾,会阻碍你前行选择道路,或许就会这样堕入无尽的深渊,它挡住你的眼睛,遮蔽你的心灵,你会因看不透世界而意气用事,大忌不可犯。
怒,伤人心。刘备等人聚会在营中庆祝胜利,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隐退。毒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庞统一句善谏,刘备却怒斥并且赶庞统出去。庞统,凤雏也,才识过人,有本领的人一般都有脾气,更何况庞统呢,听到这些话后,想不生气都难。司马徽尝曰:“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若当时庞统一气之下离开,蜀国未必能够坚持那么久。虽然最后刘备还是请之回位,但这件事,或许早就存留在心里了吧。刘备一怒,伤庞统心,更伤蜀国之气数。
若当时,刘备能够静心看待这事,好好思索一番,就不会说出这种话。庞统更是会尽心效忠,与诸葛亮一起安邦兴国。
怒,失手足。关羽一时大意失了荆州,自己也阵亡了。张飞气,怒斥下人,最后被手下两人悄无声息杀了。
若当时,张飞能够静心看待这事,好好思索一番,就不会鞭挞属下。更不会就这样离世,刘备也不会因失两兄弟而痛心,郁郁得病而死。
怒,为头等大忌也。
审时度势,是一种静心观世,曹操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运筹帷幄,是一种静心观世,贾诩远在千里之外,离间马超韩遂二人,后分破之。
神机妙算,是一种静心观世,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号百万之众,将渡江北袭许,众人皆惧,郭嘉却斥众议,说其是一人之敌,必死匹夫之手。后,果为杀。
静观其变,反退为进,是一种静心观世,袁绍儿子,曹操预攻之,郭嘉阻拦,并料定,他俩会自相残杀,不需要主动出击。后,二子两败俱伤,太祖分别吞之。
怒换来的是悲,静换来的是妙,往往做一件事的时候,越想做、越着急做,越是不可,不妨静下心来,思虑有何好的办法能助你解决。
“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此可巧夺天机而制胜。
(评:也是具备了形,甚至形式更活泼些,有整散、点面的结合。但议论文是贵在说理的严密的,譬如小作者猜测刘备伤了庞统心,但在史料中无迹可寻,不能想当然。庞统在进围雒县时,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他的早逝使得蜀国缺了安邦兴国的大梁。又如“怒,失手足”的分论点,不如改为“怒,失大局”。后边小作者的论述比较粗略,其实这倒是应该精细论述的关键处。可以补充关羽失荆州前的那些因怒引发的伏笔——“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羽的心高气傲导致江陵和公安的守将糜芳、士仁的背叛,羽对孙权假装援军却淹迟不速未能看清,一声怒骂“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使孙权对夺荆州的想法愈加剧烈,使北魏有机可乘。为了论述的集中,可以不写张飞的例子了,但是刘备在失项羽后,怒发夷陵之战可以说一说。)
按压?弹伸?
黄佳慧
古人云,“大丈夫能屈能伸”。适当的退避迁就不是软弱,而是为自身的未来做下的铺垫。徜徉在漂浮的思绪中,按动着手中的圆珠笔,时间在它上下弹缩的节奏中定格——飘向远方。
恍惚间,圆珠笔扭曲,变形,化为人形。他气宇轩昂,霸气外漏。身上宽大的衣襟宣示着他至高无上的身份与权力。他置酒作乐,举杯畅饮。脸上的笑容诠释着他刚取得的一场胜利。他,是先主刘备。他谈吐儒雅,举止大气。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满腹的内涵。他缓缓举杯,勾唇一笑,全身上下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气质。他,是凤雏庞统。先主数次举杯,笑容满面,两颊逐渐变得通红,眼神变得迷离,沉浸在醉梦之中,他回想起又攻下一城,仰天大笑,对庞统说:“今天的宴会,真是快乐啊。”庞统脸上却失去了笑容,阴沉沉的说:“侵略征伐他人的国家,让百姓们不得已安居、昼夜难眠,搞得人心惶惶,却认为这是快乐的。这,可不是有着仁慈之心的人能干的出来的啊!”先主被醉意控制了头脑,胸口发热,火冒三丈,对庞统生气的说:“武王讨伐纣王的时候,也是前歌后舞,难道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有所不当,赶紧给我出去!”庞统也面不改色,缓缓放下竹筷,缓缓起身,缓缓出去。不一会儿,先主略有酒醒,心中万分后悔,赶忙请庞统回来。庞统也不向先主道歉或是求饶,而是缓缓走进,缓缓坐下,像之前一般自在饮食,自在喝酒,旁若无人。先主有些按捺不住了,问庞统:“方才之事,是谁的错?”庞统嘴角微扬,抿了口酒,说:“君臣都有错。”先主大笑,宴会的氛围还是像之前一样轻松愉悦。
有人会说,庞统不坚持真我,明明自己没有错却如此迁就先主,这不是摆明了的就是先主的不对吗?可是我说,庞统相比于那些阿谀奉承的人,抑或是一味坚持自我的人都聪明了不少,不阿谀奉承,有自我个性,不做贞洁烈士,无谓丢了性命,既给足了先主台阶下,自己也并未损失什么,反倒收获了一个识时务与真淳的美名,传世千古,实不失为一石三鸟之良计啊!
惘然间,圆珠笔扭曲,变形,化为人形。机灵聪明,临危不惧,他是少年贾诩。深谋远虑,晓畅军事,他是青年贾诩;言辞委婉,旁敲侧击,他是壮年贾诩;明哲保身,知人之心,他是晚年贾诩。一生既传奇又平静,好似矛盾,但又并不矛盾。他劝谏张绣投靠曹公之时,看透局势,分析得当,得到的张绣的信任,也得到的曹公的器重。当曹公以选太子一事咨之他却嘿然不对。搞得太祖一脸懵逼,最后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对之。使得曹公大笑,遂太子定下。当他晚年时,他如此高的地位却不让儿女嫁娶高官门第,以防太祖的猜疑。他的谨慎让天下人谈论起有智慧计谋之人时,都推他为翘楚。
于我自身,我是不敢对于一个随时能要了你性命的君王如此态度的。当君王问你意见时,多数人选择恭敬以对,而不是“嘿然不对”;多数人以言语直接丢掉了性命,他却善于旁敲侧击不仅帮助太祖做下了决定,还赢得了太祖的欣赏;多少人做梦都想攀附豪门,衣食无忧,掌权天下;他却在风光之时阖门自守,退无私交,不结高门。需要他时肆意施展才能,该退避时明哲保身,不求功名。如此胆魄,如此心计,实在难得。
古人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在这乱世之中?若要保全自身,还要坚持自我,实属不易。这时,适时适当的退让就显得尤为重要。
(评:发现刘备与庞统的一笑泯龃龉是大家喜欢用的素材,但是语言风格不尽相同,这一篇的小作者就很有些俏皮,也很有古今穿梭的空间感,说理也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
傲慢与偏见
金昕
在我看来,傲慢只是一种性格,而偏见却是一种陋习。
他把傲慢捧在手中,与群雄争霸天下,却把敬重放在心中,仰天下贤士……
曹操傲慢多疑,却在杀了“神医”华佗之后,痛恨自己一时意气用事,失去了一位才华出众之士。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曹操的性格本就是这样,他改变不了,但他从不心存偏见,在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之后,袁绍也抑郁而终。对于他曾经的对手,曹操不仅没有看不起他,反而亲自去袁绍的墓前凭吊,不禁潸然泪下,惋惜于袁绍的离世。他还慰劳袁绍的妻子,赠与绫罗绸缎和充足的粮食。就是这样的曹操,后人只知其性格暴戾,傲慢嚣张,却不知他敬才爱才,重情重义,尊重强大的对手。
他把宽雅局度写在脸上,义通四海,声名远扬,却把傲慢偏见藏在心中,固执己见,不识人才……
袁绍作为曹操的对手,曾与曹操一样,拥有众多谋臣,但两人却在对待贤才上大相庭径。官渡之战之前,袁绍的谋士田丰,曾劝告他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但是,袁绍却认为田丰是在扰乱军心,散播谣言,命人将他关押起来。结果,官渡一战,袁绍果真大败而归。有人说,田丰料对了结局,袁绍一定会重用他,但是,袁绍却心胸狭隘的以为,田丰会因此而嘲笑他,便派人杀了他。这一举动使他底下的谋臣心寒,纷纷请辞离开,袁绍也不免落得个众叛亲离,抑郁而终的下场。《三国志》中这样说道:“绍外宽雅,有局度,优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这就是袁绍,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完美”地融合了傲慢与偏见。
他把仁义道德演绎得淋漓尽致,深得民心,却把私心偏见掩盖于内心,自私自利,不择手段……
刘备,在我们眼中是一个区别于曹操的主公。在曹操与刘备对峙期间,有人劝说刘备,丢下一部分人,速行至江陵,抵御曹操的攻击,但刘备却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这样看来,刘备的确是一个仁义、善良、体恤下士的好主公。但是,长坂坡一战,刘备却抛妻弃子,独自领着几员大将逃离。这实在值得令人深思,一个连虾兵蟹将都不愿放弃的人,竟然至自己的至亲至爱的性命于不顾,他的善良与仁义,到底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傲慢,不过是与生俱来的性格,而偏见却是令人不齿的陋习。傲慢与偏见……
(评:非常喜欢小作者的三个领起段,围绕着“傲慢与偏见”来评价人物的丰富人格,文章语言虽然稚嫩些,但是有思辨。)
有舍有得
徐文彬
舍弃,并不意味着失去,因为舍弃意味着另一种获得。在风云莫测的今天,当肩上的行囊日益沉重,有人认为舍弃是一种赌注,但是如果说积累是为了当下,那么舍弃则是为了长远;如果积累是厚实,那么舍弃则是睿智。
舍弃,能使人心归附。昔张邈叛变,挟持毕谌家室,太祖放毕谌回去,但是谁料毕谌一去不还,人人都以为当毕谌被太祖在吕布那活捉的时候会被杀,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太祖竟然不计前嫌,依然重用他,并且表示理解,让毕谌忠心归附,为他做事。这个简短的故事,展现了曹操的大度,但这更是曹操的深明大义所在。试问,如果当初曹操不放毕谌回去,而是把他留下,那毕谌有再大的谋略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最后可能会痛失良才,让曹操自己也懊悔不已。可以说,曹操的这番抉择得到的,远比当初舍弃的多。
舍弃,能以退为进。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威名远扬,而袁绍这边则是“官渡一败势难回。”正当操要乘胜追击,一举平定华北。郭嘉却说出了决定胜败的话来:“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怔刘表者,以待其变,变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一语惊醒梦中人,太祖放弃了眼前的利益,转而坐收渔翁之利。可以说是明智之举。
当今社会的人们都秉持:“有得便得,多多益善”的取舍观,而恰恰是这,让我们和成功的彼岸相隔一段无法逾越的沟壑。我们不妨反问,如果我们对于身边的利益都不加思索地收入囊中,我们是否会误入歧途并渐行渐远?再拿我们息息相关的学习来说,如果我们想一口吃饱,学会所有知识,赢得所有成就,难道不会被身上的重担压垮或是到了山穷水尽才醒悟?
舍弃,能决定未来。想当初在当阳长坂坡,先主拖着十万之众轻而易举地被曹操追上,并一举击溃,把刘备打得落花流水,丢弃妻小不说,几年积蓄力量在这一刻瓦解,所有都化为乌有,只剩几员猛将孤立无援。但是如果当时刘备听诸葛亮一句劝,先把荆州打下,发展壮大,那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愿望也不至落空。如果我们在学习上认清什么是我们需要的,什么是我们应该摒弃的,就成功了一半。
抛下一粒种子,换来一树果实;少砍一颗树木,换来一片森林。
无舍无得。
(评:很流畅的小文,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联系了当下,这是我自己在写作时忽视的。)
处世之道
梁依琦
生活就像一个圆,滚着滚着,有的人被世故磨得更加圆滑,而有的人却被磨出了棱角。在《三国志》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他们有着自己的人生态度,也有独属于自己的形状。
这个世界需要圆滑。贾诩在推荐立曹丕为太子后为了避免世人猜忌,退居山林,不与高门结交。在这个世上,他选择了明哲保身,这便是贾诩的处世之道。假若贾诩没有选择退居,而是继续在官场上闯荡,那么接踵而至的可能就是世人的猜忌和性命难保的危险了。在危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选择明哲保身,有时候要懂得知难而退。
这个世界同样需要棱角,但不可将棱角展露得太过锋利,这样不但会伤了他人,也会将自己深深地刺痛。
关羽和张飞都是拥有真性情的猛汉,他们将自己的勇猛放到战争中,也用这份勇猛对待自己的世界。关羽对布衣平民和善却苛求于官族势力,但最终,也就是他的桀骜不驯置他于死地;相反的,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在经刘备规劝后却依旧不改,最终酿就了自己的死亡。
张飞和关羽的真性情固然可贵,但在当时的世道下却极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对待各种各样的人我们需要不同的态度,也需要正确的态度。不能意气用事,也不能低声下气。
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我们要学习贾诩的圆滑。处世圆滑但不世故,清高却不骄纵。我们也需要学习关羽、张飞的真性情,但切不可过于锐利,将自己推入水深火热之中。
唯有将自己雕刻成正确的形状,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
(评:也同样在思索着阅读《三国志》与当下的我们的关联,而小作者提出的观点,也正是我们在当下普遍遇到的两难,圆滑和棱角怎么平衡,究竟应该怎样雕刻,才是正确的形状?)
识心之士
李欣楠
入中华则亘空长卷不息之,映眼帘,莫是纷纷扰扰,乐为尔虞我诈之。云腾起之际,三国鼎立之时,三大人各占三方势,斗,欲并天下。而其后门人,莫如其识心之士。可见其知人心,识见之重。识人心,方能进退可知。三国谋士如雨,众皆知,而其中之鬼才者,必为贾诩。当而军始至南阳未几,乃从北线传来田丰说绍袭许都消息,曹操不敢以己之巢为儿戏,即举众军而归。绣固不欲舍操,带着兄弟,摇头晃尾,红头涨脸之将与曹“送”。贾诩劝绣勿追,追则必败。绣嗔视于诩,检视其迹非有也,此时何不追之?张绣不听,风速地冲去,无时,绣遂为操者伏破,几以胄甲遗失。贾诩俟绣还,即又劝张绣复追操,必能大胜。绣此有信诩矣,引残兵出,果将操揍得鼻青脸肿。绣越看贾诩越非人,其何能掐会算?曹操几为之招招算定。绣之胜,诩之谋不可不记。贾诩达心,知操兵慎,巧施妙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何等不是识人心之重哉!识人心,方能算尽天下。曹操左右至诡之士,莫过于郭嘉。其一,则是当时,孙策已据江东,官渡之役,见曹操势大减,遂欲掩袭。先急,嘉已测其新并江东,所诛者皆有俊才之士。然策轻,残酷无情,虽有百万之众,而与之一人至中国无异。若刺客伏起,则一人之敌耳。策必死于刺客。策临江,尚未渡江,果为许贡客所杀。其二,则是其兵贵神速之计。嘉冒全军之危,卸下辎重,以速进取之策略,直捣龙穴,乘其无备,遂破之。此兵贵神速之策,影响甚远,乃至法国之将领拿破仑,亦取此计,据欧洲。诸事皆见其神,坐观其变,是退是进,皆在其掌握之中。郭嘉敏之鉴,超群之胆,无可与之比。其死日,曹操亦至令全军祭酒,惜嘉也。东汉末年,天下纷纷,人心叵测,识人心杰出之辈,层出不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至今千年,回首昔,只留感慨万分……
(评:总是会有孩子饶有兴趣地以文言文写作,虽然会突然冒出一些现代词汇来,也强过我很多,我至今没有用文言写作过呢。而且论证也颇通畅。)
群雄争霸,义者胜
吴宁宁
孟子曾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在生命与大义面前,孟子决然舍生取义。在乱世中,人人算计,表里不一,利益至上,大义重要?鸿门宴中,不是字字精妙、滴水不落,抓住心理奉承的刘邦笑到最后,而那尽兴率直、袒露性情的项羽不是最终负辱挥泪、自刎乌江吗?惘然,思之。
《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吕布勇猛,箭术非凡,就是那米粒大小的箭柄,射中也不在话下。而他却反复无常,轻视信义。陈珪与他结为盟友,他却又听信谗言,不加思索,为了牟利,竭泽而渔。将已在途中的女儿追回,出尔反尔,本就失信失义,还得寸进尺,将使者杀死、示众。最终当他被曹操围剿之时,竟幼稚地渴望陈珪舍命救他。对他人不仁,却希冀别人报之有义?临死都还戴着假面具,要拜曹操为义父,他可担的起这个“义”字?他那两个义父,不是被他的贪欲所吞噬?他这一身武艺,空被无义虚假所荒废、拖垮,像失去灵魂,空有行尸走肉的躯壳。
信义,是做人的基础。
孔丘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曹操,既无董卓强大,又无袁绍名扬,却素仁义,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贾诩变通机智,心细如发,谋略超群,却愿臣服于他。比起段煨的猜疑不断,则显得大气。毕谌的背叛,他体恤,他谅解,他依旧重用,他对臣下的信任,使得“谌顿首无二心”,使得贤人归附。袁绍之死,他“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赐杂缯絮,廪食之”,他对强大对手的尊重,使得民心归附。郭嘉议兵贵神速,他虚心采纳,这也促成他以少胜多,称霸一方。
官渡一战,袁绍面对田丰的忠谏,则不察纳雅言,操之过急,负于田丰的忠义。果败,却又为了颜面,狭隘多忌,杀死田丰,同时也摔碎了臣将的心,一蹶不振。
甘宁粗猛好杀,面对承诺,耍赖杀死厨子。而吕蒙的一句:“兴霸,老母待亲食,急上”,收复了这颗桀骜不驯的心,使这堂堂七尺男儿眼泪纵横。
仁义,是归心钥匙。
关羽破臂刮骨,言笑自若。厚待健儿,却轻蔑世族。孙权好意,却大骂辱之,为后见死不救埋下祸根。张飞则“爱君子而不恤小人”,铁骨硬汉素敬之,却鞭挞健儿,不体恤手下,也招致了死于左右的惨局。
曹操的意气用事,不也让他留下病根,爱子强死,痛恨不已。
礼义,是处世之道。
馥惶遽让于袁绍是义?那不过是他胆怯的借口,懦弱的挡箭牌。刘邦胜?不然,人们所欣赏、喜爱的却是那真、义、直的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丧失初心的残暴,暂占天下又如何?名与利,不过件华丽的衣裳,会腐朽。诸葛亮未能遂兴复之愿,但那颗夙夜忧叹、心力交瘁的忠义心,也让人铭记与感动。也只有那金子般的心,依旧会在历史的浪淘中,熠熠生辉。而那义者,也永远在人们的心中驻留。
(评:很理想的文章,是对我下水文的修正,形式、语言、意旨都佳胜。)
遇,即握之
杨持骏
那雨是血色的,朦胧的世界哗啦啦的下着,从天而降晶莹的珍珠摔得粉碎,就落在了地上,溅起的是一道道伤痕,泪水已与瓢泼的大雨交融了。在这片天幕下淅淅沥沥中偶尔闪烁的背影,朦胧了眼前的情绪,我站在雨里,和这世界唯一的单纯,对白,静默……这一场雨丝丝绺绺仿佛下了有半个世纪。
那年,狼烟肆溢,豪杰并起,战甲,马蹄,号角,哭号,溢满中州大地,你,处于帐中,望苍穹泼洒瓢泼大雨,沉思,“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程昱之语似还回荡,但,为天下之心,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此人杀不得!然而你无法想象此举放开金锁走蛟龙,为一“天下之心”,放过后之劲敌,并予他部分兵力于徐州攻打袁术,于是“会术病死,备至徐州,遂杀车胄,举兵背太祖。”
雨,越下越大,越来越猛,营中的你彻夜不眠,父辈的基业使你和你的兄弟锦衣玉食,且你袁家的门生遍布于天下,连董卓都敬你三分。身处东汉末年之乱世,帝王祥瑞之气萦绕于你之上,然,当你拥有四州之众时,你的缺点却渐渐显露,“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是啊,难矣!急于获胜的你,未听谋士田丰的劝诫,功于一役,官渡之战,果大败,至此,你的霸业就无望,无期,无果了。但你却没有去重用田丰,“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由田丰之言,果为所笑。’遂杀之。”遇,汝遇之,未握之。
俗语有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且吾认为帝、将、诸侯等,凡成大事者,有一共性,乃遇大机遇时,坚定心性,握之,得之,即可胜之;若放由其去,小则败于他人,永无翻身之地,大则霸业成空,性命亦丢。依吾之见,应不放任机遇其去,需握之。
那一夜,你卧依在雕龙宝座之上,望天穹淅淅小雨,望其渐变渐小,直至全无,长叹,目光炯炯,观远处水面如镜台,眉宇微皱,然,寂静无声。东南风终吹起,渐变渐大,风,拂你微皱脸庞,吹起斑斑鬓角,“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你大悦,故始此战。随东南风起始,火光冲天,隆隆之声不绝于耳,攻伐战号隐隐传来,你眉宇微皱变缓缓舒展,抚掌长笑,此役,后人称之曰“赤壁之战”,此始,三国鼎立。遇,汝遇之,握之,得之,即胜之。
雨,那是带血的雨,那是硝烟的雨,那是哭泣的雨,那雨还在讲述着一个道理——遇,即握之!
(评:如此精彩的议论性散文,小作者在史实之上融合了情境的描绘。该怎样表达我的欣慰、喜悦,我默叹,微笑,多次跟随小作者走进那一场场雨里。)
冥冥之中,自在天意
吕海天
小览《三国志》之后,对原本从《三国演义》中的错误理解更正了不少。我原本就有种别样的感觉,感觉曹魏一方的胜利是必然的,是天意可寻的,现在更加有所笃信这点。
自从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就突然心里“咯噔”了一下:如此智慧的谋略,无不彰示着曹操个人强大的统领能力。自此,曹操的实力愈发强盛,逐渐形成一体。《三国志·武帝纪》中有记载曹操之言:“杀一人而失天下心,不可”及“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忠于君乎!”等等,从此他的人才观与人才力可见一斑,这也造就了他方后期人才广大的盛况的因果。著名的“煮酒论英雄”故事更是他识才之力的重大体现。而官渡一战便将他的威名远播。以此看来,曹操的综合能力极佳,作为一名统治者的各项要求尽皆符合,极适合在后来的魏国之前打下半壁江山,雄踞一方,以此奠基。那么曹操的出现是否是一种天意所为?
可有人多半会言:既然你说曹方的胜利是必然,那为什么他还是打了诸多败仗呢?就以赤壁一役作为例子。的确,这场战争对曹方的损失巨大。但,我认为他当时需要这样的一场重大败仗。一是借此消磨掉他一时的锐气,二是使他暂回北方,修理内政,发扬民生。有这两个对手的不断磨炼,或许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本就符合历史变迁的正常轨迹。
如果这些听上去稀奇古怪、不可理喻的,其实自有很多实际的例子可证明。如北魏后期,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之时,有一场奇妙的战役:即诸葛亮下计火烧司马懿军队,正当司马懿自认为将死于此之时,却天逢降雨,免于大难。没错,这可以是个巧合,但自有太多太多这般的巧合,且史书并不记录完整准确。
虽说司马懿后来夺取大权,倾覆魏朝,但自可将他们合并为一块而论。大感历史及军事总掌握在这样的少数人手里,千年渊流总会被他们这些“巨石”所改道。但这些人物及其命运的安排不可能只是巧合。以敝人敝见,吴国自在一方,时长未动,非帝国所为也;刘蜀欲复兴汉室,但历史已冲过这个王朝的时代,兴复难矣!
自然,我的评论略有偏见。但谁能把握历史的真谛如何?谁可确定这便是随机事件?也只可唏嘘罢了。
(评:也总有可爱的孩子,跳脱出形式的束缚,抒写着自己的思考与性情,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