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职业原因,我见过很多家长、教师,都会有暴怒的情绪,包括我自己。问其原因,一是孩子不争气,惹人生气;二是,为孩子好,希望多说几句,孩子可以变好。
其实不管是生气怒吼,还是日常唠叨,都是家长或者老师在发泄个人情绪,想要通过发泄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要求,然后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要求去做。但是对于这样的发泄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对于孩子的进步有没有帮助呢?你看看平时家长的骂和教师的骂有没有用?其实作用不大,副作用却很大。长期被怒吼的孩子,性格不仅会扭曲,甚至还会有反人格的性格出现。
那么很多家长或是教师(包括我自己)还是会忍不住怒吼!为什么!
首先愤怒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只是比其他情绪更迫切地表达个人的要求。因此,其实愤怒情绪也是有积极的一面的,它是可以表达个人的要求和对他人越界的边界警告。
作为偶尔使用的方式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经常使用就可能是无能了。其实就是一句话:
没有更好的智慧去帮助到学生,为这种无能而愤怒。
根据情绪ABC原理(A是事件,B是观念态度,C是产生的情绪),导致C情绪往往不是事件A,而是观念态度B。
孩子犯错是正常的,而大部分孩子是本性向上的。而作为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分析自己的行为,然后作为督促者。当我们站在成人角度去要求他们要一次成功,当然就造成高期待高落差。当孩子不如自己的期望,落差情绪使我们抓狂,看到我们有情绪,孩子也会有自责情绪,孩子的自责情绪会削弱孩子的力量,使孩子更没有能量去思考发生了什么,没有能量去进步。进一步还会导致自卑情绪,久了的自卑情绪,会导致自卑情结。这个时候会更可笑,孩子越自卑,越往内缩,家长越生气,觉得是孩子不争气!其实孩子的能量被怒吼和指责消磨掉了,然后走在恶循环的怪圈里。
因此,真的想要帮助孩子,家长和老师首先是先稳定自己的情绪,至于怎么稳定自己的情绪。根据情绪ABC原理,首先发生任何的事件A,都要去承认发生的事,然后观察自己的观念B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话就要调整。尽量产生比较积极正面的情绪C,然后再去表达情绪。当情绪稳定了,再去寻找更好的应对事件A的方法。这点就是积累智慧的方法。希望家长和自己都能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