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随感录二十九》 :
“凡有高等动物,倘没有遇着意外的变故,总是从幼到壮,从壮到老,从老到死。”
“我想种族的延长,——便是生命的连续,——的确是生物界事业里的一大部分。
何以要延长呢?
不消说是想进化了。但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
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
这段话说白了就是人要顺应自然规律,老的要给小的让道。
现在我们在社会中能够看到很多不服老的老年人,不服老是不应该被否定的,但是如果老年人的不服老给年轻人造成阻挡,那其实就是阻挡了进化的道路。
鲁迅先生有一篇小说《风波》就很好的说明了不服老的老年人如何阻挡了后代进化的脚步。
九斤老太、七斤嫂、六斤是鲁迅在小说《风波》中塑造的三个女性。三个女性,老、中、青三代人在一个家庭中生活着。
老的,康健而不平
九斤老太康健的度过了八十寿辰,却依然不平。她不平的不只是天气热、豆子硬;她叫嚷的“一代不如一代”也不单单是指伊的曾孙比伊少三斤。实际上,她的不平是一个土埋半截的老人的挣扎。她不甘心自己已经老了,她希望让别人注意,让别人还能尊敬地想到她,恭敬地注目她的存在。
中的,一切只为势利
伊的孙媳七斤嫂是家庭的主力,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个丢了辫子的丈夫。
女人以家庭、丈夫为重,那么丈夫对七斤嫂意味着什么呢?当七斤有些飞黄腾达之意,是个出场人物时,七斤嫂为他丢了的辫子开脱,说“没有辫子倒也诶呦什么?”而当她从赵七爷口中听说书上写着七斤应该有罪时,完全绝望了,她忽然恨到七斤,骂他为活死尸的囚徒,自作自受,且连累了大家。可待风波平息之后,七斤自然又从他女人那里得到了曾经一度失去的相当的尊敬。
这夫妻间的尊敬因何而来呢?
不是来自爱情,因为爱情是什么东西,中国的男女很少有谁知道。
那么只能来自势利。得势时收到尊敬,失势时就可沦为囚徒。
夫妻如此,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青年,裹足不前.
鲁迅曾说:“旧账如何勾销?我说,'圈圈解放了我们的孩子!'”
《风波》中最年轻的一代是九斤老太的曾孙女儿六斤,她正新进裹脚,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一双脚步得解放,旧账又如何能勾销?
老的不肯老,康健而不平,中的在绝无爱中生活,却还心安理得,自享其乐;青的一双小脚又如何能走?能走多远?
家庭如此,一个社会又怎么能不如此?鲁迅在《风波》中把三代女性置于一个浓缩的时间里,意义就在于此吧?
鲁迅先生所说的“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这便是死。各个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 这条路既不会铺满荆棘,也不会开遍鲜花,只是靠忿忿不平的老年人,麻痹无力的中年人和歪歪扭扭的青年人,肯定是走不完。 进化,应该就是各自安好,相互顾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