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里格半岛。
里格半岛位于泸沽湖里格村,是一座很小的岛屿,极静,水碧蓝。
岛上有四五家客栈,以及一座小山坡。山坡上没有庙,也没有和尚,仅有一个祭祀用的石堆。
石堆上经番涌动。路边的灌木上,平安符随风摇摆。
一条很隐蔽的石阶路,直通山顶。
原先我并不知道这条路,上山都是偷偷借着客栈的木梯爬上后山,寻着废弃的路迹,深一脚浅一脚,狼狈而上。
在山顶,临风四望,真正领会什么叫江山如画。
后来探索发现了正路后,便堂而皇之地上去,下来,再上去。
不亦乐乎。
(二)
都是村长的。
里格半岛连接陆地的一端,都是客栈。
而三面环水的另一端,是一座小山,及一间雅致房屋。
此屋视野开阔,位置绝佳,完全与半岛的客栈隔断,遗世独立,靠船只进出。
到底哪位土豪私藏了这么美的地盘?
难道是金屋藏娇?
好奇极了,于是询问与它紧邻的半岛阳光客栈老板:干吗不把里面那间房屋一起租下来做客栈?
老板用看外地人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说那是村长家的。
那山呢?
也是村长的。
恍然大悟。原来是村长家的。都是他家的
做村长真好。
(三)
止水。
止水名副其实。
靠山临水,水止于此,游人亦止于此。
这是离半岛最远的一间房,木质,独幢,三面落地玻璃。
古老的猪槽船,穿梭往来。
房间连着木质大平台,一盆多肉植物悬于屋前。平台上有高脚桌,高脚凳,有花草长椅。老板养的一条黑白边牧,时不时渡到平台上来,静静伫立。
这是泸沽湖上唯一的水屋。
坐在平台上,来往的船上客举起手机,咔嚓咔嚓。
说不清是你入了他们的画。
还是他们入了你的画。
总之,止水值得一宿。
(四)
五天四夜。
我在泸沽湖,呆了整整五天四夜。
说好的苍山洱海,香格里拉,都被我抛在了脑后。每天就是走走看看。
看微风拂过湖面,
看木船咿呀呀来了去,去了来。
看行人三三两两,或驻足小憩,或取景拍照。
看日出湖面,日落西山。
看船老大费力捞起湖边的木桩。
看长发的姑娘,拉低了毛衣领子,露出香肩,眼神明亮。男孩相机晃了晃。
看游人对着我席地而坐的平台轻声赞叹。
……
总而言之,我在泸沽湖完全是虚度光阴的。
并且度的有些乐不思蜀。
(五)
摩梭人的走婚。
川、滇交界处,摩梭人环泸沽湖而居,其走婚习俗闻名于世。
据当地摩梭人讲,云南境内摩梭人约1万人,四川境内约2万多人,总数不到4万。
他们不属于56个民族,因为他们没有文字。摩梭民族文化靠口口相传。
现如今,只有极少数的摩梭人还保留着走婚的习俗。
在回来的路上,接我的司机师傅,他的父亲就是典型的走婚“大咖”。他的父亲,有儿女三十多个,老婆嘛,司机师傅说他知道的只有三四个。
走婚的摩梭人,仍然沿袭母系社会风俗,孩子随母姓。家族以老祖母为尊。男人主要帮助家族里的姐妹培养孩子,能力有余的情况下,才会出力抚养自己的亲生孩子。
所以,在里格彼岸客栈,我们遇到了一个长工。
他只身一人。他说不来普通话。他把客栈当家。他身边无子女。
我是被长工这个词惊到了。总以为这个词属于地主豪绅年代。
这个长工几乎包揽了客栈的所有活,扫地拖地,清洗床单被套,收拾花花草草。没事还会撑个破船出湖寻些废弃的猪槽船,用来种植花草。
好吧,有点离题。我的意思是,在走婚的摩梭人里面,男人需要负责的东西真的很少,他们可以随遇而安。相反,女人却压力巨大。
泸沽湖上,有大半的船夫,是女人。也许这也正是印证了一句话,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如今,很多接受过教育或者赚了钱或者见了世面的摩梭男人,已经不愿意听从“老阿嬷”的安排,而是选择独立成户当家做主。
没有人能确切告诉我,到底还有多少摩梭人保持走婚习俗。
我相信,随着一批又一批游客的进入,随着泸沽湖周边景点的开发,随着文明、教育和经济不断推进,摩梭人走婚形式的消失,将是历史的必然。
这样一想,不禁有些唏嘘。
(六)
远方不远。
如今的远方,真的还远吗?
即使是南极和北极,只要行动,也不过是天涯咫尺。
年少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三毛,喜欢她字里行间的温暖和细腻。喜欢她的大气,真挚,和流浪般的生活。
也因为,她描述的沙漠,大海,老外,皮卡等等,对于年少的我而言,都太远了,简直遥不可及。所以非常向往。
后来慢慢长大,我慢慢地琢磨明白了。三毛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是特别有钱的那种。
她的一生,专职漂泊和写作。
如果换了你我,有那么多钱,也能到处走走看看。如果一辈子只负责走走看看写写的话,大抵我也能出本书。
所以再后来,我终于不再有三毛情结。
对远方,也再没有了那么强烈的渴望。
(七)
结语。
回想丽江之行,泸沽湖真的像世外桃源,湖岸一树一树花开,湖上船儿来来往往。
山静,水蓝。
文字和相机,完全记录不下它的纯净与美好。
所以,如果问我要攻略,我会说,飞机抵达丽江后,直奔泸沽湖,回程留一天时间去玉龙雪山。至于丽江古城,晨跑进去绕一圈,晚上酒吧坐一下,听一首嗓音低沉略带沧桑的民谣,足矣。
游记就这写到这吧。原谅我的字不成文。
祝愿你,如水,如光。
纯真又璀璨,安静又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