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要说的这两位班主任,也都是女老师,教语文,其中这位向老师就是前文写初恋那件小事中的老师了。不过,无论发生了什么,她都默认我是对的,如果我错了,也是有可原谅。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只在前年千方百计找到她的电话,聊了很多。她仍然清晰记得我,千叮咛万嘱咐,交代许多她不放心的注意事项,令我人生信心大增。
03 向广兰老师,一代负责任的名师
看名字,我心目中,语文老师向老师应该是挺拔大气、秀外慧中的广玉兰。
老师向庄人,双眼皮、大眼睛,剪发头,白白净净,体态丰盈,她很好看,当年求学时是校花。她温婉大气,出言温和,举手投足不急不缓,很受学生爱戴,一些学生以受教于她为荣。她是我初三年级的班主任。
第一次期中考试侥幸取得好名次,被向老师纳入视线。
她看我的钢笔字不错,有庞体行书范,叫我填写毕业班同学的学籍档案。每人很厚的一本,全部用手写,数量多,内容繁,累得手酸,坐得腿麻。
她专门给我找个单间,照明灯泡不太亮,亲自加上一盏新的带罩煤油灯,结果发现我写的“兴隆镇乡初级中学”的“初”字错误,把“衤”错写成“礻”。
她说,衣字旁加刀,剪裁衣之始,那就是初。示字旁加刀,就不伦不类了,咋能在神的身上动刀呢?
幸亏细心的向老师慧眼如炬及时指出,否则很多人的档案就将永远带着我的错字四处辗转了。
很多年过去了,这是为数不多的被指出写错字的一次,非常难忘。
向老师讲课不出大纲,我看过她的教学参考书,也看过她的教案,文字娟秀,信息量巨大。
她讲课文时也提炼中心思想,也讲咋分段落,咋总结段意。讲得日月有光,水到渠成,绝不简单照念教参。这恰恰都是欣赏文章和应考阅读理解题的要害。教人知其然,也教人知其所以然,受益匪浅。
有一次,讲《赶海的姑娘》,她叫学生先默读,然后划分段落,分部归纳段意。首先提问我,我懵懵懂懂的,按人物出场顺序划分。她说,如果按故事进展阶段划分呢,行不行?
我立刻明白了,划错了!赶紧重新定位,再次回答说,到“准备开张了”是第一部分。
她愉快地点点头,叫我坐下,开始讲为啥这样分段,这部分的主要意思是啥,在全篇文章起啥样的作用等等。
这就是我最早学到的读通一篇文章的方法。每一部分具有相对完整的意义等等。
那个时候,人们认为上大报的文章,能代表最高水平。
所以每到晚自习,向老师坚持到教室里来为大家读报,时至今日我仍能觉得她抑扬顿挫的语调和眉飞色舞的表情就在眼前。
向老师认为,读报可以潜移默化提高语感,可以品味多彩的文风,可以成就一篇应试作文吧。
读完报,叫有兴趣的同学模拟写作,这点实在难能可贵。我想,要是天赋异禀、资质超群的神童,能被她至少调教成茅盾文学奖作家。
那一年麦季,正赶上全国学潮汹涌澎湃,附近各乡中学生热血沸腾,听说某乡中毕业班一帮同学砸碎了学校教学楼所有门上的玻璃。我们不知深浅,不知底细,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向老师搬来一台黑白电视机,叫所有同学观看新闻联播,观看发言人的答记者问。她本人不离班级,不准毕业班的同学离校。
临近毕业,向老师叫几个同学照相。新教学楼一楼东头初三一班教室前冬青花坛做背景,她身穿白色衬衫,剪发头,富富态态的脸上表情自然,双手放在两腿上的经典pose永远定格了我的少年时代。
后来听说向老师举家迁往唐河县,彻底结束两地分居。她的闺女就读竹林寺,就是著名的唐中,高中毕业保送河大,也算老天对向老师的厚报了吧。
04 王留先老师,既熟悉又陌生的管理高手
王老师也是教语文,也是名师,遗憾的是我没听过她的课。
王老师是河西青台袁庄人,住在校园最后一排。
记得王老师高个子,双眼皮,大眼睛,瓜子脸,剪发头,精神干练。
马爱洁老师是二一班班主任,她是二三班班主任。
那时候班里同学多大年龄的都有,学籍制度不严格,只要自己高兴,可以随便留级。所以有的同学十四五,甚至十六七岁,当然比较早熟的,在农村已经可以谈婚论嫁。
我们村有两位年龄比我大的学生,我们一起周末同行,他们经常讨论咋见面相亲,说啥样的话比较得体。
“不能显摆。”
“对。要问你家都啥情况啊,咋回答?”
“就说家里就那两三头牛,一头驴,有四五间出前沿瓦房,有十几亩河地。”
那语气,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标准答案,满分。
所以延伸阅读,就有了以下的故事。
有一段时间学校很流行谈恋爱,不管看对眼看不对眼,自由结合就算一对。
王老师她们班也有,还不仅是一对。记得有位男同学,个子不高但长得很白净,眼珠和头发有点像欧洲人,算是比较帅,貌似热恋中。
王老师治学严谨,管理也不含糊。
她批评这位学生说,小鸡鸡跟小拇指头肚大就想谈恋爱,彰精哩不轻!要么回家结婚去,要么老老实实上学,别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
那时候小孩只是好奇,朦朦胧胧知道个啥,就像一棵小树苗,打小不帮扶,长大就弯了。想想那时候的老师,赞美她们是妈妈,都觉得不够亲切!
那时候的初中,没有糊弄了事的现象,也没有有偿补课的概念。他们认真、负责,就怕自己的学生学不会,考不好。真的是把教学当全身心的事业干,鞠躬尽瘁,蜡炬成灰。
他们与众不同,他们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