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儿,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它的意义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血液里。
相对于城市的高楼大厦,我更喜欢农村的独门小院,更喜欢农村家家户户浓浓的年味儿。
每年的大年三十儿,我们都要在老家和公公婆婆一起过年。先生弟兄四个,没有姐妹,公公婆婆虽然遗憾没有贴心的“小棉袄”,但齐刷刷的四个儿媳同样让老两口心中满是自豪和骄傲。孙子孙女儿们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地叫着,今年又看到了重外孙子,重外孙女儿,老两口被满满的幸福包围着,开心得嘴都合拢不上了。对于他们老两口而言,年的味道就是准备富足的年货,期待孩子们的到来,享受儿孙绕膝的满足和幸福。
以往每年一进腊月,公公婆婆就开始盘算着年货,一拨儿一拨儿的客人要款待,过了初十才算结束。因为婆婆现在年纪大了,亲戚们又都忙着自家的生计,个个都是开车来,只是坐一会儿与婆婆聊聊家常,又一脚油门儿走了,都不再留下来吃饭。一家人大年三十儿的团圆饭就成了头等大事,这也是老两口儿最开心最满足的时刻,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四个儿子和儿媳妇及孩子们都会整整齐齐聚在一起,陪老两口过年,围满整整两大桌子人还显得拥挤,这过年的热闹都会成为日后老两口向街坊邻里炫耀的资本,享受同龄人无尽的羡慕。
尽管生活富裕了很多,但对于农村的孩子们而言,总不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想要什么就能得到家长的许可,总要受很多限制的,所以年的味道在他们心中依然是崭新的衣服,新奇的糖果,充满诱惑的红包。只要是同姓的本家儿,都可以串门儿拜年,孩子们尤其是年龄稍小些的孩子总要比赛看谁的糖果种类多,谁收到的压岁钱多,估计那种过年的满足与开心是城里的孩子体会不到的。想象一下自己得到长期渴望的某种东西的欣喜你就知道这些孩子有多开心了。
在农村,婆婆媳妇儿们在这一天里是最辛苦的。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在这个时候界限最为明显了。对于辛苦了一年的青壮年男人们,年的味道就是在这些天里尽情地享受着女人的侍奉,他们只负责带着准备好的酒水、点心和水果四处串门儿拜年,送到目的地之后,就算完成任务,然后享受着好吃好喝好招待;再就是三五个合得来的弟兄们聚在一起打扑克,玩麻将,没有时间概念,要等到媳妇来找去吃饭才恋恋不舍地走开,临走还要约好几点钟再来。不知道此时的这些男人们的心里面如何感受,在我看来,他们是借机恣意挥霍着媳妇儿的宠爱和迁就,要不然过了年,一切恢复原来的生活节奏,又得经受媳妇儿“风雨雷电”的磨练和考验。
过年对于我们妯娌们而言,主旋律是张罗饭菜,炸鱼炖肉择菜忙得脚不沾地儿。有时候站的时间长了,腰酸背痛,关节都会有发僵的感觉,那也是稍稍换个姿势继续干活儿,边干活边聊着开心高兴的事儿。大家还要相互提醒管好自己的嘴巴,谁也不会说一些冒犯的话,免得惹老两口不高兴。等中午饭准备好了,一大家子围上来,大家你让他尝这个菜,他让你尝这道菜,一边品尝,并不忘赞赏着主厨的手艺,这个时候媳妇儿们的心里面总算有些许的欣慰,也不算白辛苦半天。吃完了午饭,媳妇儿们又得忙着收拾满桌子的剩菜剩饭,洗好了碗筷,准备包除夕夜的饺子。
近些年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对口味的追求也提高了,所以这饺子馅儿必须得由经验丰富的人来搅拌,也得冒着被大家挑剔的风险。因为如果饺子好吃,那可以享受大家的赞誉,如果不好吃,同样也会承受着很多人的挑剔,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谅到做饭人的辛苦。不过,包饺子在我们家里是手到擒来的小活儿,因为大嫂和弟媳们都是厨师级别的大咖,我只负责打下手儿。我们忙活了半天,五点半开始煮饺子,不到六点钟大家都把饺子吃完了,饺子的味道不错,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按说这最后一件大事就是春晚了,可是,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嗜好,这个时候才是家里真正热闹的时刻。老两口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一人占一个炕头儿,期待歌舞晚会,而对于不常聚在一起的哥几个,打扑克是主旋律,在屋子中央摆上桌子,属于他们的娱乐活动就开始啦。妯娌几个这时候彻底清闲下来,在旁边屏息助阵。每一轮结束,大家都忘不了评论一下彼此的牌好还是坏,对手的牌技好还是坏,那叫嚷声争吵声盖过了春晚节目的声音,害的老两口不时地维持秩序。
孩子们在炕上追逐打闹,时而看看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时而被外面的烟花所吸引,顾了这头儿顾不了那头儿……
最开心的还是老两口,满脸洋溢的都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