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终于决定做出一些改变,在简书上开通了自己的主页。开始想写文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现在读的主要是日语的书,阅读起来毕竟没有母语流畅,所以经常出现读完一本书后回头看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的状况。写文章是为了鞭策自己读书时注意抓重点,而不至于漫无目的地读书。第二,读完一本书,即使能够对这本书有印象,但如果没有输出,不能及时记录,思考总是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办法深入。希望透过写感想,让自己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一些。第三,时间过得很快,尤其是来日本的这五年,一晃而过。写文章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无法忍受时间就这样流逝,而自己却不能留下什么,或是感到些许的成长。第四,初中高中时候很喜欢写作,但是后来一直把这一爱好闲置在一旁,尤其是最近觉得很可惜,不如重新拾起来,说不定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开篇的话就到这里。下面是对于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的感想。渡邊一民『武田泰淳と竹内好―近代日本にとっての中国』みすず書房、2010年。
这本书是一起打工的一位文学专业的同学介绍给我的。作者是一位日本的法国文学学者。据他介绍,战前战时的日本文学受法国文学影响最大,战后日本的知识分子也受到像让保罗萨特和加缪的巨大影响。这部书是围绕“他者”为主题的三部曲书。第一部有关法国,第二部有关朝鲜,这一部是以竹内好和武田泰淳两个人为中心来讨论对于日本来说的中国这一主题。作者说,在读大量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近半个世纪内,对于中国和日本这一问题一直持续思考的只有这两个人。
我现在主要做的是外交史,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最大的不适应大概就是历史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差异。历史研究要求高度严谨,尤其是外交史,很少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所以,即使这本书的作者文笔很好,读起来很顺畅,作者尽量客观地分析了两个人的作品,但就从文学作品角度来分析本身,我很不习惯。它比我平时所看的以及自己所研究的东西要更发散,更有想象力,有时甚至不带有参与感,而是跳脱出历史,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述。
竹内好和武田泰淳所在的中国文学研究会成立于战时的1935年。作者认为,1935年是日本精神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竹内好之所以创立这个研究会时,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既不喜欢东大对权利迎合式的学术,也不喜欢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研究。刚成立之后,就有了“汉学争论”以及与支那学者的讨论。无论日本之前对于古代中国有多么深入的了解,竹内好等都感受到了研究现实中国的重要性。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两人都去了中国,竹内好去北京周边做调查,武田去湖南加入军队。他们也分别发表了自己在中国的感受。但与陷入迷茫期的竹内好不同,武田在中国看到了比文字更加鲜活的中国,这一时期的经历也成为他文学的原点。
竹内好的鲁迅。对战后日本人的中国印象影响最大的大概是竹内好吧。1936年竹内好发表了有关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并没有做出很高评价。对此,武田在1937年发表了「陰を売った男」。在这篇文章中,武田写道,鲁迅对于自己和自己所处社会的严厉,看过他文章的人都像站在面对着黑海的沙丘上一样,而鲁迅一直在做的就是不停地挖沙,一直没有放弃战斗。武田将政治比作恶魔,文学比作影子,在接近政治的过程中,文学也无限的被丰富了。挖沙的过程就是他把影子卖给政治的过程。1940年代,竹内好发表的鲁迅否定了他自己之前的鲁迅论,明显受到了武田的影响。竹内好在他的鲁迅论写道,发现了以挣扎为代表的鲁迅作品深层的近似宗教赎罪的东西。竹内好关注鲁迅的文学觉醒时期,认为是在沉默的北京时代。一直以来总是用直观来看问题的竹内好,通过写鲁迅成功地进行了理论武装。而“政治与文学”也成为他要一直要面对的问题之一。战后,竹内好继续以鲁迅作为指标,在国民文学争论中对日本精神以及日本近代进行批评,认为日本近代精神是奴隶的精神,没有反抗,没有主体性,在日本不可能诞生鲁迅这样的人。对日本精神批判本身,也反映了竹内好自己看问题的视角也被鲁迅所影响,即对自己以及自己社会的内在批评。而批判日本,赞赏中国这一思想倾向与他对新中国,对毛泽东的看法紧密相关。竹内好认为,毛泽东赞赏鲁迅,并且与鲁迅在一些方面感同身受,两人都在近乎无和绝望的时期完成了各自的思想成型。毛泽东成为了竹内好同时代的指标。读到竹内好,不得不觉得他看待中国以及评价日本的方式都收到了鲁迅的影响。在我所能理解的范围,竹内好看到的鲁迅是深刻的鲁迅,是不断自我否定,不断经历向内的自省以及改变的鲁迅。而对于鲁迅的这一理解,随即与同时代新中国的诞生相重叠,倒影成对于新中国的认识。竹内好对于中国的认识之所以与众不同,或许可以说是深刻,与他选择的研究对象鲁迅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源于鲁迅本身的深刻。但是,竹内好究竟有没有彻底读懂鲁迅,或者有关中国认识和日本认识下了性急的结论呢?肯定是有的。藤井省三在他的『魯迅――東アジアを生きる文学 』中一方面提及竹内好的鲁迅论影响之大,一方面举出竹内好的鲁迅认识的问题。藤井举出了翻译的例子,为了方便理解,竹内好的翻译把鲁迅的原文长句断成了一个一个短句,句子整体比原文更长,但鲁迅作品中特有的曲折回肠的深蕴却减少了许多。而且,以鲁迅为坐标看中国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视角。让人不禁思想,竹内好的鲁迅论为什么会在战后日本产生很大的影响,必定有其原因。
武田泰淳和堀田善卫两人都是在中国上海迎接日本战败。武田的『审判』中描写了一个在中国战场上杀害了平民的日本人战后准备和心爱的人结婚,畅想未来时,一直深藏在内心的愧疚和烦闷一下子喷涌出来,使他的内心无法承受“死者的目光”。堀田发表的『祖国丧失』主要表现的是“祖国的灭亡”。在作者看来,武田与堀田二人虽然有所差异,但对于他们来说战败被与“祖国的灭亡”与“死者的目光”有关的记忆深深印记。而在朝鲜和日本本土的知识分子对于自己过去的错误并没有认识。从这一点来看,在上海诞生的日本战败文学是罕见的。笔者研究生一开始的时候,就一直寻找日本人战败以后的认识之类的书,这本书中介绍的武田和堀田,尤其是武田的“死者的目光”,让我印象深刻,理解到一个亲身经历中国战场的日本作家对于战争和人性更加深刻的思考。
以上是到对本书中到1960年为止内容的总结和感受。用中文写感受时才发现读第一遍有很多地方并没有真正理解。希望这能够成为我之后读书时好好理解的动力。下一次会写1960年代以后的竹内好和武田泰淳。
昨夜下过雨之后,今天东京的天空格外干净,明朗。地上是昨夜雨水带下的金黄色的银杏叶。明天是平安夜,这样明朗的天气让人神清气爽。希望人们都能幸福,也希望自己能平安,幸福。
2019.12.23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