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鸡血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如有时候看了一个什么励志演讲,就决定自己也要发愤图强,不成功便成仁。这种情况就是打了鸡血之后的状态。然而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鸡血状态很难持续保持。头一两天觉得舍我其谁,可以头悬梁锥刺股,废寝忘食,不舍昼夜。但过不了几天就像霜打的茄子,蔫儿了。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走出从鸡血到茄子的怪圈,让自己真正的获得成长,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想了一段时间,突然发现第一步是摆正心态。
你需要的可能并没有这么多
可能是最近的资讯比较多,看到的各种提高心法,加快成长的课程比较多,各种专栏和大咖的节目也比较多,突然觉得有点力不从心,学不过来。各个栏目的主讲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都是独当一面的业界牛人,感觉每个栏目都有必要好好学习,并且学完了就能够内功大增。然而实际上却让人觉得有些压力和焦虑。
小伙伴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你们有想过为什么要学么?”。才发现有时候自己并没有特别想清楚为什么要学。只是觉得这个东西有用就开始学了。之前看过一本书叫断舍离。讲的是生活中我们常常堆积一些并不用的物品。虽然占用了家中的空间,却怎么也不舍得送人或者扔掉。我们总是以为某一天或许会用到,但事实却是已经几个月甚至多年并未使用。书中有例子描述,整理出来的不穿衣物有好几箱,有些衣服可能自己都不记得还有,整理出来才发现原来还在,扔掉也完全不会对生活有影响。这说明其实我们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很多时候我们购买和保存只是因为自己心中的一些欲望导致的。
在物质需求层面我们可能有这样的偏好,那在精神需求层面呢?在提升自我的层面呢?我想这点可能同样适合,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所有的方面都提高。停滞不前,放弃成长是不对的,但是漫无目的肆无忌惮的疯狂学习,也不是高效成长的正常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我们应该抓住重点的提升某些方面,而不是妄图一网打尽。
所以每次感觉有鸡血的时候,可以问问,这个鸡血是自己想打的,还是别人想给你打的。如果自己能够更清楚的意识到这点,或许这碗鸡血才更容易消化。
鸡血并不是灵丹妙药
首先那种“废寝忘食”的状态本身就不太对劲,因为并不是出于对这件事情的热爱,而更多是出于自己对美好愿望的一厢情愿。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鸡血的存在也正是说明了成长的道路上并不是那么好走,在感觉困惑疲惫的时候也需要一些外界的力量给我们加油鼓劲。但鸡血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能够一针见效,包治百病,替你经历自身蜕变的种种过程。成长和进步都在日积月累的点滴之中,而不在于这不可持续的百米冲刺。一切妄图一招致命的想法,终将被证实为自欺欺人。
只有我们正视并接受成长道路是一条并不顺利,甚至是有点曲折的道路,我们才能够摆正心态,在漫长的岁月中与时间做朋友,逐渐实现自己的成长。
好了,冷水泼完了,如果你还想在有限的单程生命旅途中继续成长,我愿意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
我现在想说说当我们真的是想明白了需要在某方面提高,或者在工作中必须要提高某项技能。那我们有什么方法能够让这个过程更加顺利,更加可持续呢?
不断拆分
每个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或者对目标任务的接受能力都是有一个范围的。如果一个任务或者目标在这个承受范围内,大家就觉得可以达成,但是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太多,可能你就会崩溃。
今天突然想到了换乘地铁的例子。地铁世纪大道站换乘四号线的楼梯特别长,尽管通常我看到等待扶梯的人多时,我都习惯走楼梯。但是在这个站换乘的时候,每当看了一眼那长长的楼梯,我就还是回到等待扶梯的大队中了。因为当你看到这条路有这么长的时候,你会想,我靠,这么长,还是排个队等等吧。
但是你知道吗,世纪大道站换乘四号线还有一条楼梯。这个楼梯和刚才的那个总的高度是一样的,但是它把一个长楼梯拆成了两半,在中间处会有一个平台,方便乘客选择不同的换成方向。每次我在这个楼梯口换乘的时候,通常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楼梯而不是等待扶梯。为什么呢?同样都是这么高的楼梯啊?做的功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感觉分开的楼梯轻而易举,而没有分开的高不可攀?我感觉就是因为这个平台的作用。当我看到不远处就有个平台,哪怕我不会在那里休息停顿,但也让自己觉得这个任务并不是很难,很痛苦,很漫长。而是一个可以完成,且容易完成的任务。所以就算两个楼梯的总高度是一样的,我还是觉得中间有平台的那个更轻松。
这个和我们平时学习新技能,做新项目不是有异曲同工么?
当我们做比较难的项目,如果一口气不分青红皂白去做,会让你觉得这个事情难于登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然后就直接崩溃了。但是如果我们能把项目切分成不同的阶段,设立不同的里程碑。我们就会觉得这件事情有章法可循,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是自己可以完成的。
所以拆分是我们做事情的一大利器。
获得正反馈
第二个我想介绍给大家的宝贝就是获得正反馈。这个反馈可以是自己给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给你的。
当我们完成了里程碑之后,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奖励。比如过我们减肥的阶段性目标达到了5斤,那么可以奖励自己吃一次好吃的,或者看个好电影,或者买个心爱的但是有点不舍得的小玩意来奖励一下自己。比如我们定投理财能够坚持半年,那可以奖励自己去哪里旅游一次等等。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告诉你的大脑,你之前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是在强化你的脑神经回路。况且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让自己过得更好,对自己好一点也是应该的。如果一直苦行,那实在有点对不起自己哈。
除了自己给自己打气,奖励,我们还可以寻求外界的正反馈。比如你学会了新技能,你可以教给那些刚来的新手,享受一下他们崇拜的眼神。虽然你也不比他们懂得太多,但是他们又怎么知道呢?帮助了别人,又能让自己自信心爆棚,还能促使自己回去再次精进,这不是一举三得么?就好像现在我把自己学到的内核知识分享给大家,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大家的仰慕,还顺便收了几个红包。何乐而不为?
保护你的希望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希望这个词。
前两天听逻辑思维,罗胖说到为什么富人的后代更容易是富人,名校的学生更容易成为社会名流做出较大贡献。当然不可否认,他们在物质和社会关系上有着更大的优势。但有一点确实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希望。
因为他们的经历告诉他们这么做就可以达到财富自由,前辈们就是在这个实验室这个屋子研究出了世界级的学术成果,在无形中给予了他们一种自己也可以获得成功的希望。
比如我们通常看到创业圈中有某些派系。他们曾经共同工作,而后的发展却是如此相似。比如PayPal黑帮,他们曾共同在PayPal工作,自从被eBay收购后纷纷离职创业,成就了许多互联网的巨头公司。比较有名的比如说有youtube, Tesla, SpaceX, LinkedIn。或许这里面确实有着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相互影响。这个东西,我且称之为希望。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出生,也很难有办法和能力改变自己身边的环境,但是我们却可以保护和培养自己的希望。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或实际或缥缈。然而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对梦想的不断拆分,设置里程碑,并不断获得正反馈,来保护和培养希望的心火,最终到达心中的彼岸。
可能你会觉得这就是扯淡是忽悠,但是作为一条咸鱼,如果连一点希望都不保存,那真的没有机会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