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三月,我大概每天都能听到考研这两个字。原因无他,下半年大四,该做决定了。
最近是各个学校复试的高峰期,意味着今年硕士招生结束,2019年考研的学生该出场了。
想起去年微信问其他学院关系好的老师关于考研还是工作的问题,她的建议是两手准备,考不上就参加春招。那时候我还处于游离状态,看到这个建议还有点惊讶,自己不是那种天赋异禀的人,没法儿做两手准备。经过几天慎重考虑,我回她说自己决定工作,放弃考研的念头。
对于这个决定,我做得异常坚定,也清楚自己选择的理由。也很幸运,身边有同行的朋友。
也是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知道自己要什么有多重要。
1.
一个朋友,毕业两年了,不是gap year,就只是在家待业。我劝她出去找个工作,待在家里不是个事儿,哪怕是超市收银员也好。一个文科生去学工科,原因是为了接替妈妈在国企的职位,结果国企改制,学历大专不符合要求,专升本也没考上。
作为朋友,我不能评价好不好,只是建议她去工作,让她尽量去思考想要的东西。不过最近有消息她终于不再摊在家里,去考驾照了。迈出一步也是一步,希望她好。
2.
就刚刚收到高中同学的微信,她和她男朋友一起考上了我们学校的硕士。她男朋友就是那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据她描述,她男朋友在17年备考的时候,努力程度足够吓到她,自己租房子每天呆在小房子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硬是她男朋友从三本考到211,也是一个学渣逆袭的故事。
她男朋友本科学的是会计,硕士考的是经济学。大二开始就确定好要考到她学校,而且本着学历和女朋友齐平的态度,孜孜不倦的努力,今天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3.
说回考研,在开学初班主任深深关切之后,我们班大致出国三分之一,保研加考研五分之三,剩下的几个人才是选择工作的。即使前有学姐们惨痛的考研经历,我们班的天之骄子目标都是985,最差也是本校(学校专业全国排名前十)。目标远大是好事,不好的是我问很多人考研的原因是“我爸叫我考”、“别人考我也考”。我无权评价好坏,只是觉得有些可惜。
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或许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清楚自己不要什么至少不会很难。
其中的很多人对科研毫无兴趣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对专业也深恶痛绝,但他的理由是专业有前景。我不知道他备考的时候会不会很痛苦,但一定不会太开心。
我想起我们大二的马原老师,40岁儿子高考之后,她自己考研自学考过了英语六级,一个做了十几年铁路工程师的妈妈,十几年再捡起来英语学习,后来自己又考博士留在大学当老师。我一直记得她上课时候说:我自己就是奇迹,我当初去报英语班,校长亲自来班上退钱给我,因为觉得我学不会英语,后来我用实力打了所有人的脸。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不在乎你选择的是什么,在乎的是你要的是什么。毕竟,选择的机会总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