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摘要: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近些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国家对农业生产建设方面也更加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乡镇基层农机管理与推广工作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依托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摒弃传统工作理念,强化和提升农机管理与推广力度,促进其工作模式与方法的转型,是当前乡镇基层农机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首要工作。
关键词:基层农机管理;农机推广;新农村建设
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提出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口号。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发展,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先进的机械,机械化农业生产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标志之一,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为农业进入机械化生产打下基础。为推动我国农业向前发展,应该在农机管理与农机新技术推广上做好相应策略,加强乡镇基层农机管理与农机推广力度,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
1强化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必要性
强化乡镇基层农机管理,不仅是为了提升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提升经济收益,同时更是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强化技术推广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与农具管理,可有效的深化农业机械化程度、调控农业灾害抵抗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满足现代化农村发展需求。由此可见,新时期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农机推广满足现代化农村发展的需求。
农机管理、技术推广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第一,满足农村发展现代化要求,符合建设新农村的基本目标要求,有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全覆盖,促进农机具推广、维修等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供给持续化、连续化,促进生产操作实践化、立体化。第二,与区域生产目标要求相适应,满足现代化基层农机管理力度和深度发展计划,为农机、农业发展、农民生活提供服务支持。第三,满足基层乡镇农机管理计划要求,以农机具推广为立足点,强化农机具管理,可为农机供给、作业、维保等提供保障。
不断兴起的农机合作组织,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与普及,提供了技术、设备保障。如农机合作中以农机为桥梁有效连接农业种植大户与规模化农业生产种植,调动区域农民生产主动性,深化了农业技术化、机械化发展程度,带动经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
2加强农机管理的措施
2.1健全农机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各个不同的行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机管理工作也一样,良好的管理环境是健全农机管理体系的前提,农机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农民提供便利。完善农机管理体系首先要提高管理体系的效率,在各地区可以设置农机管理的网点以及维修网点,让农机使用者能够尽快享受农机服务,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为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可安排相关人员定期检修,做好相应的网点农机服务工作。
2.2加大农机管理的资金投入
在农机管理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这无疑加大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国家虽然在农机设备上给予农民购买设备的补助补贴,但是对于农机后期的使用政策还不够完善,尤其体现在资金方面;因此,各个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发挥本部门的职能,将农机管理的资金部分纳入日常工作中,与银行或信贷企业等机构加强合作,拓宽农机管理的资金投入渠道,为农机管理的日常工作提高资金保障。
2.3开展农机技术培训
农业机械设备已经在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也越来越依赖农机设备,享受着农机设备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高效率,但同时农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还存在维修不及时,或因为使用不当出现的安全问题等诸多影响农民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因此,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是各个农机管理网点的重点工作之一,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农机技术讲座,邀请农机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定期开展农机技术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培训,将农机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安全意识等制作成宣传手册进行传播,提高农机的管理意识。
3农机技术推广途径
3.1完善农机合作组织在
完善农机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农机合作组织,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生产问题。随着耕种方式的不同,会出现农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更新技术等问题,相关技术推广人员应深入基层,与农机使用者进行沟通,了解农机的使用情况以及农机新技术的推广情况,为技术推广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进行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建立相关的合作站点,使农机使用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更加使用顺畅。
3.2加强农机信息建设
在信息技术日益普遍的今天,在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上也可以加以利用。在进行农机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关部门或推广网点应该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向农机使用者发布相关的技术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推广部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立专门的信息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将农机新技术的相关信息及时、准确、科学地向农机使用者进行推送,解决农机使用者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可建立相关平台与农机使用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利用网络技术为农机使用者答疑解惑,将农机信息推广进行规范。
3.3提高农机服务质量
随着国家对于农业生产所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对于农业机械设备也给出相关政策,如购买时的补贴政策等,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提高农机的服务质量。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都可纳入服务范围,在推广方面,推广人员应该注重自身素质,将以服务农机生产为己任,明确自身服务价值,为农机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信息。在提高农机服务质量方面,在各个推广网点或管理网点中,还应该注重团队建设,不仅要给农机使用者带去相关的新技术,还应在知识、技术等层面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术,为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生产需求提供便利,体现农机新技术的使用价值。
4农业机械自动化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发展
因为产业的需求和地方政府的努力,目前已经有龙头企业,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在茶叶采集和生产的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过值得说明的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茶产业中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机械自动化技术在茶产业中的应用发展方向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投资而贻误了最好的发展时机。本文认为,机械自动化技术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未来将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在茶叶采集过程中,机械自动化设备将向着全地形适用发展。由于茶园种植地多为丘陵地区,地形复杂,且种植多为散户,因此实现茶叶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有一定难度。机械自动化的应用,目的是着力解决茶叶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短缺、作业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因此茶叶的机械自动化采集设备,将加强茶园田间作业机械、农艺农机融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机械自动化设备能够自动判断地形变化,并根据搜集上来的地形变化数据,并及时对采摘动作作出判断和调整。在日常的茶园管理中,也应该有意识的对茶园地形进行修整,以适应机械自动化设备在茶园中的应用。例如:A县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据悉,该县20多万亩的茶叶已有60%以上的茶农实现了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他们通过运用机械化生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机械化修剪每亩增收节支60元。而且修剪的茶树新茶发芽率高产量平均比人工提高大约30%,茶农每亩可增收10%以上。一般一台修剪机每日可重修剪5亩茶园,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效,且剪口较平滑,裂口桩明显少于手工修剪,有利于茶芽早发、多发。由于机剪的茶树蓬面较人工修剪的平整,又为推行机械化采茶奠定了基础。经过实践和摸索,除名优茶仍采用手工采摘外,大宗茶采摘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一般每年采3~5次,全年机采鲜叶200万吨以上。据测算,每采摘1公斤鲜叶,机采比手工采摘可节省成本0.3元左右。据测算,茶树修剪、大宗茶采摘机械化操作后,每年每亩茶园可节省成本300元左右。从而提升了茶叶品质,减少了管护人力,转移剩余劳动力从事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茶产业发展,是帮助该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茶业稳定,建设新农村,加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单机设备将向着生产线设备发展。茶叶的生产过程工序繁多,目前机械自动化的应用,更体现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单一环节上。尽管实现了减少劳动强度的要求,但不能形成专业化协作强、配套能力高的产业集群,难以形成品牌效益和规模效益。因此,茶叶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向着专业生产线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有大型茶企,如八马、魏荫、铁观音集团等,购买了专业生产线,实现了匀堆、筛分、风选、色选、目选、静电选别、烘干、金属探测、包装喷码、成品入库等工序上的全程自动化。工人只需在电脑面前动动手指,分青、晒青、摇青、杀青、揉捻……等工作全部由生产线来完成,实现原料茶到茶叶包装品的“一条龙”生产。生产线将不同环节的制茶机器整合在一起,由于茶叶全程不落地,它显得更节能、环保、卫生。成品茶的品质也得以大幅提升。
最后,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机械自动化技术将向着“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的出现,正在严重冲击着传统行业。由于大数据的积累、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为智能机器的深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工智能的发展变得更快速,通过人工智能的运用,为众多领域带来新的生机,在人工成本投入上变得更低廉。从社会就业层面来说这是一大冲击点。
5结束语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格局,农机管理水平的强化及技术推广体系的延展,已成为确保农业生产质量的必由之路。在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提高农业生产成效,更加离不开基层农机的普及与推广。因此,今后在农业生产中,要关注当前的农业发展趋势,明确农机推广工作的新要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效地开展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工作,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