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这部影片名字的时候我以为它会像很多励志美剧一样:一位唱歌跑调的女士,通过各种努力使自己的声音不断的完美,然后n战之后成名的故事。
然而不是,由梅姨扮演的珍金丝用一生的时间去追逐音乐。对待音乐达到了虔诚与信仰。而且她自认为自己的演唱极其精彩,将自己与当时著名的女高音家弗里达·亨佩尔和鲁伊萨·泰特拉齐尼相媲美。可惜真相却是她的五音不全,经常走调,为此观众总是偷偷在台下笑她。
但是演出结束后,每个人的评价都是赞美,包括一些报纸,当然报纸只是对演出盛况做出了点评,却没有说她的歌唱水准,也算是尊重事实。
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些人赞美她,是因为她的钱(她是纽约的上层社会,有大量的金钱投入到音乐事业上。),但是到后来,我发现不完全是,所有的人都在鼓励她,人们喜欢听她唱歌。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个20多岁的姑娘第一次听珍金丝唱歌的时候,她笑的站不起来,而且对珍金丝的点评是: “这是我听过唱的最差的。” 就是这个姑娘在珍金丝第二次演唱的时候,主动站了出来,告诉大家珍金丝在真心实意的演唱,请大家为她赞美,鼓励她演唱。就是这个真性情的姑娘,看到了珍金丝对音乐的虔诚,听出了她对音乐的希望。(当然很多人都听到了,只是她是那个敢于站出来替她说话的人。)
1
对于珍金丝的丈夫,我一度徘徊于他到底爱不爱珍金丝,或者只是因为钱才跟珍金丝在一起?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宁愿相信他是爱珍金丝的,有几个男人愿意因为钱把自己的一生都用来陪伴一个自己不爱女人呢?
在很多细节上也可以看到他在全心全意保护着珍金丝,为了哄她睡觉每晚给她念台词,她睡着后,吻一下她的额头,为了避免她受伤害,她演唱会的听众都是他经过精挑细选的。可是在发现他有情人的时候,我一度质疑,这大概跟我追求专一的爱情有关,虽然情有可原,珍金丝18岁的时候就感染梅毒,她们不适合同房。
到后来,有一次丈夫在与情人约会的时候,听到有人嘲笑珍金丝的歌声,不顾情人与嘲笑的人大打出手,为了防止不好的报道,追赶纽约日报的编辑,买光附近的纽约日报。在珍金丝昏迷之际,坚守在她的身边。几乎用自己全部的时间支持她的音乐事业,他也有梦想,想成为一名好演员,却为了她完全放弃了。直到她死去,他仍然在支持着她爱的音乐事业,一直到他死去。到这里,我必须肯定,这是爱,深爱。
2
电影钢琴师其实一个演奏比较拙劣的钢琴师,一方面他有点小聪明,另一方面也算幸运,他有幸被珍金丝选上了,在刚听到珍金丝唱歌的时候,他一直憋着笑,是嘲笑。听到珍金丝想开演唱会的时候,他是拒绝的,他觉得这会影响到他的名誉,可是那场演奏他还是出现了,包括后来在卡耐基演奏厅的演唱,他虽然经过一番挣扎,到最后仍然出现了。
而这次出现我想他从心理真正的接受了珍金丝的演唱,以及发自内心的鼓励珍金丝。珍金丝感受到了他的真心,拿出了遗书(厚的堪比高数书。),在遗书上写下了留给钢琴师的东西。在珍金丝精神遭受重创昏迷之际,他在珍金丝的身边一直弹奏着钢琴,此时的弹奏没有任何的报酬与邀请,完全是他自愿的,可见他对珍金丝的感情已经超越了雇佣关系,已经视其为朋友,就像珍金丝的丈夫说的:“I know you love her.” 而与珍金丝合作的这段时间也是他的音乐事业鼎盛的时期,珍金丝死后,他开始学习健美,并开始做一些健美比赛的评委。
3
珍金丝的扮演者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梅姨在诠释这个角色的时候,为了接近原型做了很多牺牲,她扮演的珍金丝大眼袋,脸上全是皱纹,大肚子,可以说比平时的她胖了两倍。而她对角色的诠释几乎不带任何表演痕迹,让我们觉得她就是珍金丝,如果将《穿prada的女王》中时尚女魔头与珍金丝放在一起,很难让人判定为一个人,对此我特别想为具有极高职业素养与演技的梅姨点赞。
有人说珍金丝是个悲剧人物,她的一生都活在谎言之中,到最后也是因为谎言的揭露才面临死亡的,可是于我看来她却是幸福的,她用一生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能一次次的登台演唱,身边有那么爱自己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用尽了一切办法。到最后面临死亡的时候,最爱的人在身边,梦中的自己在舞台上唱着最爱的歌,歌声悠扬动听。可以说她死在了音乐声中,而且心理也释怀了:“人们可能会说我不会唱歌,但没人会说我没有唱歌。”
让人没想到的是,她的唱片在当时销量很好,可能是因为她对音乐的“痴”,可能是她音乐中所表达的希望与渴望,也可能是最简单的原因,她的音乐能够给人带来欢乐。
PS:影片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
今天我听到有人说,写作也是需要天分的,没有天分的人,在这一行发展不起来,先不论理论对错,这种言论虽然对我有打击,但是我仍然会写下去,这是我喜欢的,哪怕只是整理一下我的思路,对我来说也有收获。看了电影后,我觉得如果我像珍金丝那样执着写作一生的话,也许也会有不错的收获。再说,说不准我有天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