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展的三个部分,用文物展示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法老及其王国的棺椁、雕像古老遥远却亮眼,吃穿用度则缩短了5000年的时光。
民以食为天,法老贵族也一样。
啤酒和面包是古埃及人的主要饮食,3000多年前的面包与现代人餐桌上的一个样子。
这个烤面包有点像牛角包。在埃及古陶罐子中,不仅发现了千年前的古代酵母。
面包和啤酒的形象时常出现在墓葬艺术。
石碑中的墓主坐在堆满贡品的供桌前,伸出一只手,接受供奉。贡品除了面包啤酒肉类水果,还有插着莲花的香膏罐。
上图石碑是墓主一家的日常写实。上半部分是一家三口,墓主坐在椅子上一只手伸向面包,身后是他的妻子,对面是他的儿子。家庭其他成员在图的下半部分。
供桌上的祭品,面包啤酒等。总之,谁都希望冥世也有源源不断的食物和饮品。器具必不可少。
女为悦己者容,宫廷更以容悦人。
4000多年前,古埃及已经开始有了最完善的化妆流程。他们的眼部喜欢大面积的蓝色眼影,于现在也是很时尚。
不过,考虑到埃及长期干旱的自然环境,考古学家们认为化妆不仅仅是为了美,就像人类穿衣服也可以起到保暖遮羞的作用一样,古埃及人化妆是为了健康。涂眼影是防止眼睛被细菌感染,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鸭子等水禽是古埃及人重要的食物来源,鸭形容器也象征着来世的丰裕与平安。
古埃及语中的"镜子"一词与"生命"同音,因此很多镜子也被有意制作成生命符号"安卡"的形状,圆形的镜面也使人联想起日轮和太阳神的生命力。
最早的铜镜诞生于公元前2900年。
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滋养缺一不可,古埃及人对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很熟悉。文字、图画、音乐等等,表达思想的载体唯美灵动。
在美索不达米亚、在古埃及、在中国,人们各自创造了一套古典文字系统。
在 5000年前中华文明刚刚苏醒时,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最早的文字符号及沿用至今的第一部一年365天公历。
中国汉字系统形成较晚,却是现在仍在使用的“活文字”。
埃及纸莎草纸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纸画。
僧侣体是古埃及时期书吏用来快速记录的手写体。
文字与图画,记录之外就是表达。比如纳尔迈调色板,总之艺术来源于生活。
国王纳尔迈头戴白冠,右手高举权标,左手抓起跪在地上的敌人的头发。在国王的脚下,还有两名敌人正在狼狈逃窜。调色板的反面,纳尔迈头戴红冠,和他的随从一起巡视战场。他们的前面,横躺着十具被斩首的敌人的尸体。正面最下部分,象征着国王的公牛攻破了设防的城市,正在践踏着企图逃窜的敌人。
下面图特摩斯一世,是第一位埋在帝王谷的国王。
生活需要悠闲又充满趣味的时光,游戏是必不可少的。下图的棋子与跳棋棋子一模一样。
塞尼特是一种棋盘游戏,"塞尼特"意为"通过"。在《亡灵书》中,死去之人会与一个看不见的对手下棋,获胜者的僧侣体是古埃及时期书吏用来快速记录的手写体灵魂将顺利穿过冥界,赢得重生。
这支2600多年前的芦苇五孔笛虽然很精美,但比起中国9000年前的贾湖骨笛也是差很多辈分了。
古埃及的工艺品的精致丝毫不逊于现代,甚至更胜一筹。
精美的工艺品离不开精湛的工艺。
颇似蜻蜓的复眼的琉璃珠由不同颜色的琉璃镶嵌于单色琉璃表面而成,或与"恶眼意识(Evil Eye)"有关,多作护身符佩戴以辟邪。约公元前5世纪,"蜻蜓眼"一路东传至中国,是早期文化交流的实证。
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文明在历史尘烟中跨越岁月长河,向来来去去的时代、权力游戏的主宰者、观者,说着又远又近的故事,说着他们再生、永恒 、不变的信念。
谁知,岁月长河比尼罗河河水更汹涌泛滥,信念说着说着便散了。
曾经,整个中东地带,都匍匐在埃及帝国的脚下,但随着帝国政权更迭不休,伴随着罗马、波斯、奥斯曼等帝国的崛起,埃及也一步步沦为他国领土。
之后,拿破仑铁军的入侵,英国的虎视眈眈,埃及深陷殖民地泥潭。
现今,追随美国几十年后,埃及却面临崩盘窘境。
不能不让人唏嘘慨叹。
不知是不是对古文明的衰落和灭亡的感同身受。1906年,中国大地内忧外患,随团出洋考察、酷爱金石的清末大臣端方,经过埃及开罗时收购了一批古埃及的文物,其中石刻最多。他是喜欢和甲骨文同一样的象形文字,还是忧心国之命运的重复?
不论何种心思,端方如知,100多年后中国有能力展示古埃及的文明,而且95%以上的文物是首次来到亚洲,应该也很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