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即兴在微信群里做了一个投票的小程序,请大家对我们即将要做的事情投赞成或反对票。
其实我的初衷只是觉得这种方式更便捷,省去了群内刷屏式接龙的麻烦。没想到小程序一出,好几个人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说就是在小程序做啊,感觉大家还是很不明白的样子,我的脑海里第一个反应就是:知识的诅咒。
我们一旦知道了某事,就无法想象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样子。这就是 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
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 Newton)因一项研究而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研究的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受试者分别扮演“击节者”和“听猜者”两类角色。
击节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著名曲目的清单,包括《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每位击节者选定一首,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给听猜者。听猜者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正确的歌名。
在这项实验中,最有趣的点是击节者估计听猜者猜中的概率与实际猜中的概率大相近庭。听猜者猜对的概率仅为2.5%;而击节者预估猜对的概率是50%。面对这样的结果,击节者个个都非常惊讶:你怎么会这么蠢?这调子难道还不够明显吗?而现实是,击节者在击打节拍时,脑海中会自然响起歌曲的旋律。
看看我们如何被“诅咒”
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的时候,因为信息的不对等,我们很难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给对方解释清楚。总之,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
正如我做小程序一样,我觉得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找到小程序,做个投票链接再分享出去,不过就是两三分钟的事,而我没想到,还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前段时间“愤怒的家长”刷爆朋友圈,一提起辅导孩子作业,甚至已经到了要给心脏做支架的程度。不就是3+2=5么,闭着眼睛就能做出的题,居然还要数手指。
想想我们当年读书的时候,老师讲评试卷大概就是这样的:A和D明显不对,B一看也有问题,所以答案肯定是C;而恰好选了D的你,是不是也是一脸黑线。
家里老人用智能手机用得不顺溜,问我们怎么用,心情好的时候,我们会耐心指点,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就会来一句,这个这么简单,教了你几次了,怎么还不会?
这不就是“知识的诅咒”么?
怎么避开被知识诅咒
-
换位思考
把你自己当成初学者,考虑到对方的接受度,想想别人怎么讲我才能听懂,就怎样告诉别人。 -
讲讲故事
人人都喜欢听故事,不要给对方讲晦涩的道理,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对方讲道理,就像裹在花生酱里的打虫药。 -
提炼干货
给对方讲述的时候,尽量言简意赅,语言精准,不要让对方在你讲的一大堆废话里面去提取你想表达的干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跳出“知识的诅咒”,高效沟通,毕竟,我们大家都是很忙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