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结束,学生或喜或忧地放假回家了。孩子们情绪的晴雨表,无非是期末考试成绩单上的分数与家长期望值的匹配度。学习成绩不存在绝对的高或者低,有的学生考了第二,家长仍烦心为什么没拿到第一;有的学生刚到及格线,家长却开心得不得了。
家长们面对孩子成绩的反应千差万别,或许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假期及下学期的学习状态。有时,家长一句不恰当的评价,一个粗暴的动作,一个简慢的表情,会毁掉老师一学期耳提面命培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危言耸听?但愿只是我庸人自扰!正值青春期的孩子,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让原本敏感的心极易波动不安。每次我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她的班主任也是不厌其烦地各种提醒。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面对孩子的成绩,家长们一定要谨言慎行。
那么,哪些属于不当的言行呢?我们一起来分类探讨一下。
孩子的成绩达到了家长的预期值,甚至远远超出了预期。
类型一:喜形于色(宫斗剧中名曰——捧杀)
孩子成绩考得好,开心一下不行吗?不是不行,请暂且放在心里乐。
王同学如同一匹黑马,这次期末考试勇夺年级第一,真真出乎所有老师的意料,也出乎他自己的意料。
然而老师们却实在开心不起来,因为学生整体成绩下滑了。换句话说,王同学此次考试的卓异表现并非缘于自身的异军突起,而是他人的水落石出。稳居第一的苏同学因肠胃炎突发高烧,带病坚持考试,落到了第三名,以致年级总分和单科的最高分陡降了几个档次。平时成绩一直拔尖的贺同学,莫名几门课程发挥失常,竟落到了第六名(捧杀也是原因之一)。
王同学胜在稳定,学习态度扎实,特别是副科考得不错,可分值高的主科中语文明显薄弱,数学也不够强势。应试教育下,最怕学生偏科,既要有优势科目,又绝不能有短板,这就是“木桶理论”得以盛传的重要背景吧。
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何况期考只是阶段性考试,论高低长短为时尚早。如若不能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好成绩,盲目地高兴和过分的夸奖,很有可能让孩子忘乎所以,失却平常心。
类型二:不闻不问(宫斗剧中名曰——弃置)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不闻不问,相当于任其自生自灭,对于渴望被认可的孩子是极其残忍的行为。
当孩子还未树立起内在自主的学习观,他的学习动力来源于父母的态度。哈佛女孩刘亦婷曾说,她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让父母高兴。这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最朴实纯真的想法,无可厚非。
父母对成绩的不在乎,其实就是在对孩子传递一种暗示:学习无关紧要,成绩无所谓好坏。这种暗示会逐渐消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孩子厌学,弃学。
如果你坚持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是学校、老师的事,我就以家长的身份负责任地告诉你,最终来结这笔账的只能是父母。学校会继续办学,老师会继续教书,但我们的孩子却已无法与其他孩子齐头并进。
你可以怨责学校,指责老师,没有把你的孩子教好,只是于事何补?何况,再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保证教好每一个学生。这不是老师推卸责任,正如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保证救活每一个病人;再神勇的警察,也不可能保证抓住每一个罪犯;再精细的工人,也不可能保证不出产一个残次废品。外因必须在内因的配合下才能起作用。
然而,虽然再勤劳的清洁工,也不可能保证扫除街道上每一片落叶,但爱整洁的妈妈,却能保证孩子每天出门时都穿着干净的衣服。负责任的家长即使不能培养出一个天才,至少能保证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分享孩子的喜悦,分担孩子的忧愁,与孩子共同进退,天伦之乐在其中矣!
孩子的成绩没能达到家长的预期值,甚或考得一塌糊涂。
类型三:勃然大怒(宫斗剧中名曰——虐打)
听说过一个段子: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没脾气;四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柳宗元的著名寓言《黔之驴》中那只“不胜怒”的驴,只留下了“黔驴技穷”的典故。发怒,往往就是无能的表现。智珠在握之人,何需发脾气!您能想象出诸葛亮暴跳如雷的光辉形象吗?
期中考试后开完家长会的第二天,杜同学脸上赫然出现了几个红通通的手指印,触目惊心,追问得知他爸打的。他爸看见儿子班级倒数第二的成绩,怒不可遏,于是挥掌相向。
打孩子,只要不危及其性命,在中国不犯法。可是,打完之后呢?放下一句话“下次再考出这种成绩,老子打死你!”下次他考个倒数第一,你真能打死他?
与其任由暴脾气伤人伤己,不如用切实有效的行动帮帮孩子。玩兴重的,多督促;态度差的,多检查;能力弱的,多鼓励。
我找到杜同学的妈妈询问情况,果然他爸平时从来不管孩子的学习,单看成绩单,分数不入眼,往往就是一顿暴揍。说着,杜妈妈眼圈红了,心疼儿子。
这种家庭管教模式非常普遍,打骂与溺爱轮番上演,孩子就在这冰与火地交替淬炼中无奈地沉沦。
类型四:灰心丧气(宫斗剧中名曰——认命)
哀莫大于心死,最伤人的教育莫过于早早地断言孩子无可救药。家长一旦灰心丧气,那会成为孩子艰难求学过程中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万恶的潘多拉魔盒之所以没能灭绝人类,只因为有了希望,境地越不堪,越不能丧失希望。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就是孩子绝地反击的信心。
遭受考试成绩打击的孩子,心凉如冷灶,作为家长,你觉得应该添柴,还是抽火?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说的是教师,家长同样适用。我不想去推测学生中出现伟人的比率,但知他们将会长成和我们一样的成年人,心智健全才是最重要的。
回想一下我们当年做学生的时候,你还记得做了一些什么题目吗?你还记得哪一次考试考了多少分、多少名吗?留在记忆里的只有散乱的书桌、明亮的台灯、暑夜扰人的蚊虫、寒冬冻得麻木的四肢,记得的只有为梦想拼搏的姿势。
不要纠结孩子一次考试成绩,它只能证明他这个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好,不必太过欢喜,学习之路道阻且长,人生之路更无法估量。差,不必太过忧心,既然来日方长,那么胜负之数未可意料。
家长朋友们,告诉我们的孩子:过程比结果重要,学习态度比考试成绩重要。爸爸妈妈相信你,我们一起努力,就从这个假期开始!
就从这个假期开始!学生的寒暑假不等同于上班族的公休、年假,宜适当调整,忌彻底放松,学习需保持延续性。毫不含糊地说,放松了假期的学习,就相当于放弃了下学期的学习。
开学后老师说得最欲哭无泪的一句话是什么?
“同学们,你们把老师教给你们的知识全还给老师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