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大明帝国比作一个企业的话,那么张居正将是这个企业里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甚至可以说张居正是整个封建时期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没有之一。
大家都知道张大神人当上首辅的时候已经快知天命,而在当时,他只是一个副总,高拱才是真正的ceo。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拱和张居正两人是志同道合的战友,甚至在信仰上他们都把对方看做知己。是的,他们都看过朱家企业几位ceo的浮沉:夏言的悲剧;严嵩的倒台;徐阶的离职……所以,在经历那么多事后他们更加成为为天下苍生干实事的黄金搭档。但是ceo只有一名,在朱家企业里ceo一般的首辅才是当家,才能决策,而在才干上张居正远超高拱,并且朱家企业的高总也意识到了这个张副总将会是自己最大的威胁。所以,最常见办公室政治来了,可怕的权利,哪怕是最亲密两个战友。
隆庆六年,朱翊钧即将登基成为新的老板,而这个新老板是张大神人从小培养到大的学生,而且是非常敬仰自己、听话的小学生;再加上朱家大管家冯保(后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张大神人的粉丝,要知道大管家这个职位可了不得,纵观整个大明王朝,权利的斗争是其实就是“皇帝”、“大臣”、“太监”之间的三角恋问题,皇帝跟谁好谁就借力打倒另一个小三,而冯保作为当时实际意义上的太监头头,他的实力可想而知;再加上小老板(即将上任)他妈妈李贵妃跟张大神人有不寻常的关系,虽然正史和野史都在八卦,到底什么关系我不好断定,只能说一个是寡妇,一个是帅哥;一个是干柴,一个是烈火……从理论上说张帅哥有妻妾,没必要勾搭李寡妇引火上身,但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寡妇常年看着张帅哥从自己的房间里出出入入,你说她能忍得住吗?就算忍住了,那暗恋总可以吧?要知道暗恋的力量可是伟大的,随时都愿意为对方做好炸碉堡的准备……
在朱家企业里,新老板挺你,大管家挺你,老板他妈挺你,从理论上来说张居正上位当ceo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了,可这个时候张大神人犹豫了。因为,在这场权利斗争中他必须干掉高拱,夕日风雨与共的战友。有人说,为什么不能像现在一样,让董事会下达一个任命通知:任命张居正当ceo,高拱当cfo不就行了吗?是的,当然不行,在朱家企业的管理制度里,甚至整个封建史里这个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们是注定无法在一起的。
所以他失眠了。夏言和严嵩的故事历历在目,严嵩和徐阶的故事自己也夹在中间;徐阶和高拱的故事自己就是参与者……那么他跟高拱呢?其实如果按照这个规律走他很清楚,就是他干倒他然后上位,但是高拱跟夏言不一样,跟严嵩更不一样,跟徐阶也不太一样,他确实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于是话又回到开始了,在一个企业里,一个优秀的员工并不是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很难说高拱不优秀,他确实也很有想法,也为民办事,但是他确实拯救不了这个濒临破产的朱家企业。
这个时候张大神人在想什么呢?是家道中落和寒窗苦读背负的责任;是顾璘的良苦用心和天下己任的忠告;还是蛰伏、隐忍几十年的奋起;或者是那个埋藏在内心里几十年的信仰?
最后,只有张居正,他自己明白了只有自己当上总裁才能实现自己的信仰,是的,那天张大神人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上位当ceo。
张居正被选为总经理的时候已经是万历年间,整个朱家企业已经是日落西山。首先,朱家企业收支很不平衡,再加上前几任老板挥霍,国库亏损严重,表面看起来似乎很风光,大有《红楼梦》荣国府的样子,随时都有可能宣布破产;其次,由于土地兼并严重,作为财政收入支柱的税收越来越少,甚至收不上来,也就是说这个企业不赚钱了,或者说亏得很厉害;再次,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天灾人祸不断,农民起义不断,再加上军饷发放不及时,叛变也是大有存在,人民相当于企业里的员工,员工都起来造反不干了也就是说这个企业再全球500强也随时可能倒闭;最后,边疆上鞑靼随时都光临疯抢,甚至打算用武力方式兼并朱家企业,东北的女真部落也逐渐强盛,随时想收购大明,还有东洋企业趁火打劫也是常有的事……
没错,张居正就是在这个时期当上了朱家企业的总经理。俗话说接了个烂摊子就是在说这个情况。
但是,一个真正牛X的人并不是简单地很好一件事,而是当别人都做不好的时候你上你就能做好。换句话说,在一个企业公司里,如果你担任这个职位只是很好完成职位的任务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员工,或者是一个职业的员工,但如果这个职位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不一样那么你就是一个牛人。已故的乔布斯是这类人,整个苹果因为他的存在而变得不一样,后来苹果不行了,他回来重掌苹果又把苹果推向了世界的巅峰。是的,张居正也是这一类人,万历年间,整个落寞不堪明朝、濒临破产的朱家企业因为张居正的存在而变得不一样,张居正,正是他的力王狂澜,大明帝国重绽光辉,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人。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提出张大猛人是怎样炼成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作为朱家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当他坐上这个位置他是怎样替这个帝国规划,又是如何管理这个企业?
胡适在五四时间曾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全新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张大神人管理企业的方法来说,他确实很好的运用了这八字方针,那么后续我们就来认认真真地看看张大神人这个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是怎样炼成的?
二、帝王师张居拿什么领导大明企业?
张居正在所有人眼里是一个铁腕执政的改革派人士。是的,他铁腕,他也是不改革死不休的人,他的执念根深蒂固。但是张居正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改革,而是恢复旧制。天啊,这是张大神人干的事吗?
是的,一开始的一系列恢复旧制就是张居正做的。如果我们透过问题看本质就不难看出他的目的。所有一切都围绕着三个字——执行力,很多时候我们看一个公司有没有发展潜质不是看领导有没有远见,一般没有远见的人当不了领导,但是为什么成功的领导少之又少呢?那都是因为“执行力”三个字。
执行力到底有多重要呢?我们先来对比两个人物:王安石和张居正。
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改革派。很难说他们谁更厉害,无论政治眼光还是信仰等等。而且从态度上王安石执念更深,他甚至说过“天命不可畏,祖宗不可法”,张居正一开始还乖乖地守旧制,但最后只有张居正成功了。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是张居正有个执行力超强的团队!很多学者说王安石用错人,这不全面。变法时王安石雷厉风行直接改革,而张居正先做的却是复旧制,因为他在增加团队凝聚力。也许一开始就区别开来了。
很多领导一上任就把前任所有物品、制度全部更新一遍,然后迫不及待推行自己的模式,这可以理解,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于是这样就应了我们常听的“操之过急”,真正成熟而有自信的人是不需要做这些东西来证明自己比前任优秀。是的,我们的张大神人看透了这点,而且看得很明白。所以,他尊祖制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京察制度。这四个字一出来大家都明白了吧?
京察制度,就是类似现在我们现代企业所推行的“绩效考核”,再通俗点讲就是监督机制。“京察制度”就像是一把尚方宝剑,谁握有这把宝剑谁就掌握了生杀大权,因此,张居正非常清楚的意识到必须重新推广“京察制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整肃官场,用现在企业管理方式讲,就是增强执行力。
在此,我们讨论下大明帝国为什么覆灭呢?
有人说是因为清兵入关;有人说是农民起义;有人说是因为亡于宦官……众说纷纭,最后我还是比较比较认可“任何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这个观点,再具体一点就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皇帝、大臣、太监三者陷入无止无休的恋爱斗争,在政务上所有官员也陷入漫无目的地搅浑,反正你说的我就是反对,我说的你反对,大家吵成一片,最后皇帝也没办法。不知道你遇到过没,无论你在班里组织一次聚会;还是社团里做一个活动;或是工作后带一个项目,很多人七嘴八舌对这个事所有细节提出问题,而且他们说的还非常有道理,关键的是他们说的道理还让你无法反驳,这样下来你要做的事被七搞八搞很艰难地推动下去,推动到一半,各种意见又上来,最后整个项目不了了之。
是否你真的遇到过呢?没错,这就是执行力的问题。而张居正在一开始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他做到了。一道政令下去,别管对不对,官员不是用来提那么多乱七八糟、不合实际的意见(当然,不是不让提意见,这个要把握一个度),先执行下去,到底好不好实践中就能证明这个政令,所有人少说话,别动不动就蜂拥过来开“批斗会”,再不努力工作就完不成“绩效考核”(京察制度),生杀大权在张居正这,到时候罢你官有你哭的,于是底下官员为了保住乌纱帽还是先做事吧,真是不折不扣的张大神人啊。
三、帝王师张居正是如何带领大明企业上市?
在这里我们重新提下前任CEO高拱,高总确实是一个能力很强而且很有志气的人,但是面对整个支离破碎的朱家企业,他只是开几个药方动动几台小手术,这就好比一个千疮百孔的大厦,高总做的只是叫工匠上去重新刷上涂料,补点缺口而已。所以他执政的这些年,虽然也兢兢业业,但是对于几近破产的朱家企业来说只是沧海一粟而已。也是基于这点,张居正更加坚定了自己上位的野心,当然,无论张居正上位多少是为了权力,但至少他没赶尽杀绝反倒以礼相待,多年后再次遇到故人他们彼此还能把酒言欢,足矣!这些都是后话。张居正明白,接到这样一个烂摊子像高总那样简简单单几个小修补是不行,必须动大手术,必须动根基,必须……
所以,属于张居正的时代到来时候他便大刀阔斧的改革,只有他清楚,想要挽救整个大明帝国于水深火热之中就必须从头到尾彻彻底底改变;他亦清楚前路满是荆棘,将会有无数人、无数个绊脚石阻挡着他;他也清楚,如果他进行改革将会像商鞅一样受极刑而死,也有可能像王莽一样身败名裂……但是他不怕,他从未惧怕过,因为所有的一切只为埋藏在心中几十年、宦海浮沉、沧海桑田从未改变的信仰。
只有那四个人能书写他最终的信仰——天下苍生。
换做一般人,一旦上位了就开始排除异己,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权利,没错,张居正为了增加执行力多少也提升了自己的权利,但是其实他所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强民富”,但是怎么做才能让大明帝国强盛起来,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回到一开始的假设,假如大明帝国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全球no1企业,张居正临危受命成为朱家企业的ceo,那么他会做哪些事?
写过活动策划方案的同学都知道,写的时候要把活动目的,活动详细流程等等详细写出来。我们能肯定的是张居正当时肯定没写策划,是的,因为他写的是奏折,张居正在未执政的时候曾写过很多关于富国强兵的奏折,并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例如《论时政疏》。当然,这些改革一方面直接触犯握有大部分股票的股东(地主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让董事长(皇帝)很没面子,肯定实行不了,但是幸运的是张居正没被干掉,反倒是给予他更多时间反思和修改等着他当上ceo。(当时基本上写这类奏折上去的下场都不会太好,而张居正却几乎没事,这他的聪明之处,后面我们将详细讲解)
为了更好展示和分析张居正的奏折,下面我们就以更现代的方式来分析下张居正改革项目的策划方案。
(一)、上市前背景:企业收支不平衡(收入低于支出)、员工极不稳定频繁跳槽(农民不种田成了流民,边陲农民起义不断)、高层领导内耗严重(各大官员不干实事,相互争权夺利、相互抬杠)、盈利项目锐减(税收收不上来,收上来也很少)、企业账户没什么存款(国库没有多少银两)、竞争对手手段不断,随时兼并朱家企业(鞑靼、倭寇以及后来的女真)……
(二)、上市目的:使朱家企业重新振作,从盈利角度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no1企业。(国强民富)
(三)、上市准备流程及详情:分为对内、对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详情后说)
(四)、预计风险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张居正的策划方案了,这个风险只有两个,一个是朱家企业倒闭;另一个是自己死无葬身之地,还有身败名裂。
当然,结果证明第一个风险是不存在的,因为有了张居正,整个朱家企业至少继续显摆半个世纪,但是第二个风险不幸被言中,张居正死后被抄家,家属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此外,由于他为了整合企业文化,把矛头对准了那群伪愤青,再加上曾经得罪言官,他死后会是怎样的身败名裂大家可想而知。可惜了张居正一世英名,甚至到了现在,张居正依然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政治家。
(五)、备注
在张居正的备注里,只有两个事值得他时刻牢记。第一个是信仰;第二个是用人。
(六)、上市预算:很多很多钱,但是能翻倍赚回来。
(七)、总结
整个大明王朝兴衰其实就跟一个大企业一样,核心问题是有没有钱。针对这个对核心的问题,政治家、理财大师、外交家张居正临危受命担任即将倒闭的朱家企业ceo后通过对内的整顿吏治、丈量田地、一条鞭法以及对外的清剿倭寇、与鞑靼贸易等举措有效增加了财政收入,使得朱家企业由亏变盈重新屹立世界500强企业榜首。其实我们回头过头在分析张居正的改革方案,所有对内、对外的举措和方法都是围绕着“如何使国库充实”这点进行,都说读史可以明智,如今我们面对一个大问题时是否也可以把问题划分为几块,然后分步骤有条不紊地解决,最后量变引起质变呢?不仅仅是如此,我想,从张居正身上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总而言之,张居正是明朝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理财大师、外交家,也是整个封建时期最伟大的经理人,没有之一。
所以说张居正的王道是“霸道”,在兵荒马乱的乱世里,在几近破产的朱家企业里,需要这样一个崇尚霸道主义的人物出现!
所以,张大神人,是历史选择了你,也是你选择了历史!
四、帝王师张居正如何给企业换血?(一)
(1)执行力是王道:重新整合管理阶层,少开争吵会,提倡高效率工作,推出绩效考核,增加管理阶层执行力;
这些前面我们就提到了,张大神人通过自己的霸道政治整顿吏治,复祖制推行“京察制度”,极大程度提高了官员的工作效率好执行力。
(2)合理分配:重新分配员工岗位,提高劳动积极性。
到了万历年间,股票市场极为不稳定(各种苛捐杂税),一方面股票(土地)基本被中上股东(地主)收购,另一方面即便是握有股票的股民(农民)面对如此不稳定的市场基本上吃不饱饭,也宁愿抛出股票给股东干活。种种原因广大股民失去赖以生存的股票,只能给各股东干活,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些股东都是豺狼虎豹,所以广大股民很多成了流民,流民一多没饭吃就有随时要造反重新洗牌整个股票市场。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要知道崇祯皇帝就是没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农民起义基本把他消耗完毕。
而张居正是怎么做的呢?前面我们提到了,张居正通过他的霸道政治增加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所以他在这个问题上立马就推行了“重新丈量土地”,没错,这个举措确实损害了非常多大地主的利益,但是他们敢怒不敢言,一下子那些被兼并的土地马上就吐出来,农民有田种了,国家的税收也有了保证。
而后来的崇祯不是没想过学张居正,但是他说一句话底下那些利益受损的官员或者是不同派系的官员就开始沸沸扬扬吵起来,好不容易要推行各种问题、各种奏折铺天盖地飞来,你说你烦不烦?
所以,张居正,他永远也学不会。
(3)员工效率与福利,推出“五险一金”等改革。
张居正之所以为张居正在于他不守旧,他创新求败,他大胆假设。话说回来,我们都遇到形形色色很多人,有想法的人非常非常多,但是有想法的并把想法付出实践的人很少,而把想法付出实践同时又用最好的方法获得成功的人寥寥无几。没错,我们的张大神人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他大胆推出了能载入史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放在当时,几乎是一个理想,想得很好,但是几乎不可能。首先徭役就要完全取消,那些无偿的劳动力就没了;其次所有税收更换成银子,这个听起来貌似挺好的?对,表面看是挺好的,但是中间这些剥油水的人就不爽了,因为以往收税时可以多几斤,可以说你的粮食不合格各种压榨剥削,而通过银子来交税就有了标准,那些人就没油水了。还有,对于百姓来说不光是免去了被压榨,还极大节省了成本,因为交税是要自己运去交的,一大车的粮食,假如收税地点在歌曲里说的《千里之外》,假如路上再遇到索马里海盗(貌似都是陆地运输的),身为有身份证的平民百姓你会不会觉得很苦逼啊?
所以不得不说“一条鞭法”好,很好,TMD好。
但是他们不好。只要他们不好,谁都别想好。
所以这个时候张居正的霸道和张居正的团队显示出来了(关于张居正团队建设后续我们会详细提及),绩效考核(整顿吏治、京察制度)、岗位分配(丈量土地)都已经做好准备了,这是前奏,所以稳定员工并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的福利(一条鞭法)势在必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当时税收是主要的财政收入,丈量土地后,一条鞭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员工才能在岗位上认真工作(流民都回到土地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起义)。
那夜孤灯照剪影,张居正望了望寂静的夜空,他心里非常清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出招吧!张居正,几十年的隐忍,为的是这一刻;出招吧!张居正,尔虞我诈的上位,为的是这一刻;出招吧!张居正,执政后的霸道政治,为的是这一刻;出招吧!张居正,艰难地推行一系列整顿的准备,为的是这一刻;出招吧!张居正,你那永不磨灭的信念……为的就是这一刻!
是的,这是张居正的必杀技。
是的,他终于出招了,但,如果你认为张居正就这样简单出招了,然后以他的霸道政治在全国雷厉风行地推行一条鞭法那错了,大错特错。
张居正,我们很难学得会。
换做任何人,在成为一个帝国实际意义上的主宰者,在有强大的执行团队下,推行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时一般采用的方式就是执行下去,那么好的事别那么多废话。是的,如果张居正真那么做那么他得到的结果跟王安石会是一样的,因为在这个国家“好”和百姓“好”的中间有一层“不好”的既得利益者,而张居正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接受这个事实。
没错,张居正一开始大胆假设了“一条鞭法”,他知道这是必杀技,但是他在使出这招必杀技的时候是那么小心翼翼地求证着,好比李寻欢手上的那把飞刀,江湖盛传小李飞刀例无虚发,而李寻欢要做到这点又会是怎样的等待每一个时机,又会是怎样小心翼翼使用这个必杀技呢?
是的,张居正的做法是正确的,他现在南方推行“一条鞭法”,而且执行者是最支持新政的团队成员,取得成效后再慢慢扩大,进而在几个省推广,最后是全国实行。张居正的步骤很明确,依靠着自己的核心团队在南方几个阻力较小的地方推广一条鞭法,随后拿着业绩和既成的良好效果继续推广,如果哪个“利益既得者”不认真执行新政就会出问题了,因为“一条鞭法”很多地方都证明没问题了,而且别人能做好为什么你不行,那就是失职,好吧,京察制度摆在那不是张居正无情。张居正不愧是张居正,如此分步骤讲逻辑、不骄不躁、步步为营、不留盲区,换做现在估计他估计也是一个很牛逼的程序员。
其实,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张居正之所以能当上ceo自有他的处世哲学(底下会提到),对于中间阶层他不是像海瑞那样一棍子打死,他很清楚在整个封建制度下是不能清除有贪心的官员和地主,即便是开国大boss朱老总采用史上最酷的酷刑也解决不了,所以他在推行新政的时候也不彻底损害既得利益者,这样不仅有利于新政推行,国家富强起来,他们也不会彻底没油水,老百姓收到的剥削也减少了很多。水至清则无鱼,海瑞能用的只能是精神,而他的做法太不切合实际,所以他合适当隐士,而张居正,将如灯塔一般屹立在历史里。
我们不妨再想远一点,张居正的改革不仅为朱家企业多活了近百年也为后世提供了一个蓝本,所以当我们看到哪些巨头企业或者哪个项目改革在推行都会把地点选在南方沿海城市,然后选一个魄力和执行力都超强的人做前锋,紧接着再把总结起来的模式扩大再推广。当然,所以这些的前提是这项改革的实质和目的都是好的,否则只会是一场骗局。
自此,张总通过一系列整顿和改革令整个朱家企业焕然一新,公司时隔很多年后重新实现盈利、股票大幅上涨、员工稳定高效率工作、股民信心倍增……
一切终于有了收获,那夜,知天命的张居正独坐夜空下回忆着这一生,他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12岁考中了秀才,神童之名远播;而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之时,多亏有顾璘、徐阶等贵人的出现,否则我们所认识的张居正就不是一个非常牛逼的职业经理人,而是一个风流的文艺愤青;进入公司的高管阶层后,他见证了太多血与泪的故事,这让他更加懂得隐忍和坚持,是的,几十年的隐忍和坚持,他做到了;而如今,张居正,他虽然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他也会霸道,他多少也有贪念,但是他今夜可以问心无愧对着苍天,对着那些相濡以沫的战友,对着毕生的信仰落下孤独的英雄泪,所有这一切,都为了——天下苍生!
经过张总的力挽狂澜,朱家企业重新成为世界NO1的企业;股票上涨,市值猛增;公司内部精英人才济济……也许,这些足以证明了。
但,张总站在历史的高处告诉所有人:我们公司明天就会倒闭!
“公司明天就会倒闭”这是怎样的危机意识?是的,他说得没错,越是优越越要时刻警惕。
这一切对于张居正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五、帝王师张居正如何给企业换血?(二)
(4)改善办公环境
一个公司在创业初期时是非常辛苦的,其中有一点就是硬件设施,基本上很多创业公司初期都是租在简陋而拥挤的地下室、小板房等等。你想想,公司发展起来了,公司的人越来越多,全部都拥挤在一个破地方合适吗?当然,可以说是艰苦创业,但是要遇到白素贞过来看海或者黄河泛滥,那得是多大的痛苦,要知道,朱家企业的员工可是靠水和土地过日子的。
同样的,在中国整个封建时期,谁能把黄河治理好谁就基本能统治好整个帝国。
是的,张居正也面临这个问题,整个明朝黄河水决堤、泛滥是常有的事,如果没合理处理好黄河水不仅会淹没大量土地,不仅会淹死大批百姓,还会带来大boss最最害怕的农民起义。
黄河啊黄河,你这母亲河,张居正是既爱又害怕。
但是光怕是没用的,怕了就不是张居正了。
大禹治水相信大家都了解,而大禹同志所采用的治理黄河的办法相信大家早已清楚,没错,就是“疏导”,通俗讲就是通过开辟多个渠道把黄河水引入大海,但是张居正此次的方法却是“合流”(筑堤束水)。
天啊,真是很大胆的假设!
是的,张居正的魄力在于此。
但是别忘记了张总内心可能是一个很不错的程序员哦,他每次都敢出奇招,敢重用新人,但他更不会忘记“小心求证”这四个字。
提出并实践“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的方案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水利专家潘季训。其实一开始张总看到潘总监交上来的治理黄河策划书还是犹豫了很久,起初也并没有采用,毕竟当时大禹同志的“疏导”方法实在太有名了。不过张总在保证大局不变的情况下还是给潘总监尝试的机会,是的,就是这个机会,真正的牛人只需要一个机会就证明了自己。而这个证明也让张居正看到了新的希望。所以,通过这些“小心求证”后,张居正重用了潘季训,也把“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写入治黄的史册里。
至此,朱家企业的办公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素素知道许仙不在黄河,也就不会常去光顾了。不仅如此,潘季训在黄河与淮河之间筑起了两个大堤,将黄、淮分割开来,只在海口处合流入海,这样那些被水淹没的田地,又露了出来,数十年的废弃之地,又都转为耕桑,多出来的土地反补了新政、财政收入、流民安置;此外,漕运也可以直达北京,对于“保卫京城”也是一项大贡献。张居正啊张居正,你怎么可以那么神呢,真是神人啊。
(5)整合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做大了就有了企业文化,一个家族有影响力了就有家族文化,所谓的企业、家族文化说通俗点就是该企业、家族的价值观。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团队,或者是个人都有很明显的价值观体现,比如曾国藩家训中的“廉、谦、劳”;再比如国足的文化就是“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是假的,连个王八好不容易是真的还叫假(甲)鱼”。很难说谁的价值观最好(作奸犯科的价值观除外),只要形成这个核心价值并推广下去我们往往称之为优秀的文化。
我们常常听说三流的企业是做项目;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而如今存活在大地上那些一流的企业我们多少都能知道他们公司的文化,比如有一个企业是: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再比如还有一个企业是:互联网的开放、分享精神就是盗版……好吧,开个小玩笑。
张居正要做的便是如此,他要在整个朱家企业里树立专注、专业、讲执行力和讲效率的价值观以服务改革,但是总会有一批装得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会的伪愤青充当反对浪潮,不断用言论、组织聚会来批判新政。其实,在朱家企业里,以私立为中心、以何隐心为核心的公知们还是有相当大的言论自由和影响力(这里要简单提到他们的思想——心学,这是伟大的思想家王守仁的理论知识,一开始王守仁开创的理论有几百条,经过几代人的继承和发展,到了何隐心这里只剩下两三条了,最醒目的就是约骂骂死你和唾液淹死你两条,不过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儒家文化的一大创举,若有机会,我也想讲讲这个明朝我最崇拜的四个人之一的王守仁),而且在当时言官可以逮谁骂谁,连大boss都可以动的背景下(犹记得嘉靖皇帝最后被骂得狗血淋头,后来言官不骂他他都不习惯,当然,骂到最后言官实在没什么桥段可以骂就指责嘉靖同志不去临幸妃子,你说临幸太多妃子大家骂他荒淫无道,不去也指责,所幸当时的言官不是腐女,否则他们会骂嘉靖同志是同志了),这批所谓的公知们与朝廷各项指令唱反调,他们倒不是真正为民办实事,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个性而个性。这要是放在腐朽的阉党时代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比如东林党,但是放在张居正时代,好不容易推广了新政却被一群伪公知们批得遍体鳞伤,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光口水就可以淹得你没有回话的余地,更何况张居正和他的新政并不是超级完美,很容易被抓到把柄,再加上他们的影响力实在比四大天王还大(在当时,他们就是娱乐明星),对朱家企业改革需要的价值观和文化冲击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但不幸的事,他们是愤青,而张居正是霸王。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那么愤青遇到霸王,连给你说话的机会都没。于是忍无可忍的张大神人一道政令下去就查封了所有的私立学院,全部整合成官办学校。所以,何隐心这个中老年意见领袖,很不幸,直接被干掉。自此,张总为整个朱家企业确立了专注、专业、高效的企业文化。
(6)统一签“竞业协议”
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签署了竞业协议,离职后若干年内是不得从事先关行业的工作。是的,张总也要在朱家企业里推广该协议,每个员工都得签,包括他自己。当然,他肯定是跳槽不了,且不说找不到像朱家企业那么伟大的企业,最关键是他也不懂英语,要不大不列颠早就挖他了。
在张居正执政期初间,员工叛变那是常有的事,一有不爽就跳槽加入起义军行列,这在当时是一件头疼的事。所以在张居正的霸道政治里,一方面他努力推行新政给员工最好的工作岗位和福利,这相当于就是与他们签订了一生的竞业协议,如果你违法了,那不好意思,在张大神人的违约条款里只有——武力镇压。是的,张居正不像会说空话的人,他先后任用了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为新政在全公司推广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2、对外
六、帝王师张居正的外交手腕不仅仅是抗议
(1)坚决清扫倭寇势力
在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常年受倭寇骚扰和侵占,历代首辅都无法彻底解决倭寇之患,原因很简单,要么态度不够彻底,赶跑就行,等他们来了再赶;或者光顾着内斗,哪有心思搭理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再或者等到真的想去消灭倭寇时才发现他们都是乌龟,头一缩就找不到了。
到了张居正当ceo后情况就不太一样,前面我们无数次提到张总是一个铁腕人物,奉行霸道文化,所以他对那些不讲究市场规则、直接强卖强买甚至霸占耕地建违章建筑的竞争企业采取的态度是——斩草除根。
是的,张居正继续使用他百战百胜的方法,一方面以企业改革带来的新环境和福利作为基础,奠定了清剿倭寇的物质基础(养兵是要军饷的,在明朝没军饷的兵很容易造反的,崇祯同志在这里吃了很大的亏,所以朱家企业有没有钱实在太重要了);随后,他发挥他伯乐的本领——提拔并重用戚继光。
后面我就不用多说了,关于戚继光如何在浙江沿海百战百胜,以及到了福建沿海跟另一名将领俞大猷如何强强联合横扫倭寇的光辉事迹参见国内的电视剧、电影和书本。
总而言之,张大神人对于竞争企业这种无耻而野蛮的抢夺行为采取的一定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态度和清剿行动。是的,多少年后,当我们的天朝面对倭寇采取的签约割地或者是动动嘴皮子喊喊严重抗议、敌进我退敌退我骂时是否大家会想念明朝万历年间有个伟大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张居正。
(2)帮助鞑靼建立市场
在整个封建时期,我们很难把明朝跟强大的帝国联系起来,不是因为它不够帝国的条件,而是秦、汉、唐、元等几个朝代实在太响亮了。论开创性,明不如秦;论影响,明不如唐;论疆土,明不如元。但是,明朝是整个封建时期对外族没有采用和亲、岁贡的朝代,他宁愿用霸气的武力,被欺负就打回去,不服就打上去,不爽就打过去。相比过去以及不好意思提及的现在,不得不说明朝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一个帝国。
前面我们讲到,张居正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其实他还有一个隐藏的身份,当然,不是程序员,而是——外交家。
在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大boss朱元璋对蒙古军的态度是武力征服;到了第二任boss朱棣这,对蒙古军的态度还是武力征服,而且作为长期跟蒙古军打交道的燕王,那是心情不爽就带着军队杀过去,而且是百战百胜;但是到了在后面就不太行了,且不说朱家企业没钱,土木堡之变更是朱家子弟心头巨大的创伤,如果不是于谦力挽狂澜指挥了“京城保卫战”,也许历史上将会有北明和南明(若有机会,也想讲讲大明我最崇拜的四人之一的于谦)……于是历史车轮滚动到了万历年间,到了张居正当家了,他打吗?
肯定打,你想想,张居正这脾气;张居正这霸道文化;张居正这背景;张居正这实力此时不打更待何时,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张居正还是重用了李成梁等伟大将领操练军队,让那些强盗有来无回。
但,这仗真的就这么一直打下去吗?如果真那么一直打下去张居正就不是伟大的张居正了,就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理财大师、外交家、程序员……好吧,程序员是我瞎编的,前面三个都是真的。
其实,张总很早就考虑过跟鞑靼的问题,除了群殴还有没有什么方法解决两个民族企业之间的纷争呢?是让他们也跟着种田?这显然行不通。那到底有什么方法能让这个兄弟企业不老来哥哥这抢东西呢?
就是这个疑问问到了关键点。张居正作为一个伟大的理财大师和外交家很早就想明白这个事情。你想想,鞑靼为什么要过来抢呢?
你再想想,朱家企业有他们需要,甚至说极度匮乏的产品、生活用品,他们必须用但是生产不出来心里肯定不爽(换谁谁都不爽,更何况那人是强盗),不爽就抄家伙吧。这就是最本质的问题,于是张居正又想:是个人都怕死,难道他们不怕死吗?这不可能,虽说游牧民族有点强盗文化,但是当强盗也是要成本,你想想,要是有比打架流血更好的方法舒舒服服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谁不干呢?是啊,强盗不是笨蛋,他们肯定干。
于是,在张总的努力下,借助著名的“把汉那吉事件”等各种外交契机,两个兄弟企业开始在厂房交界处开辟了市场,甚至明年鞑靼过来朝贡的时候都是一次大型的促销活动,堪比现代的过节跳楼价、大甩卖之类。所以,鞑靼用他们多得放不下的牛羊、毛制品换取朱家企业生产出来的大批量日常用品和商品,这样不用花血本抢也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而且当时的鞑靼已经不是成吉思汗的军队了,一般抢十次九次被干掉,这个成本还不如索马里海盗),何乐而不为呢?
妙哉,上千年的民族内斗,秦始皇筑长城解决不了;汉武帝几次打败匈奴解决不了;和亲、岁贡解决不了的问题竟然让张居正解决了,不仅没有流血的代价,而且还是不赔稳赚的生意,无形中还促进了商业贸易。不愧为张大神人,不佩服都不行。
七、帝王师张居正为什么同流而不合污?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很怪,甚是怀疑上帝是不是公平的。不知道你读书时候会不会遇到这样的人,读书很好、能力很强、长得很帅,最可恶的是还人缘还很好……好吧,所有优点都集于一身,没错,张大帅哥就是这样的人。干啊,恨啊!
可是,一个人如果读书好可以理解,加上能力强也是可以理解,再加上长得帅还是可以理解(毕竟我们已经被偶像剧毒害了,所有男主都是这样的角色),但是人缘还特别好,黑白两道通吃,这可能吗?(备注:这里不是偶像剧)但是张居正就是这样一个人,老板娘李贵妃、大管家冯保跟张居正成为朱家企业最亲密的铁三角这个前面提到了;且不说前前任老总徐阶把他当最得意的门生和最后一道防线,任何与严嵩的拼杀他都舍不得用张居正,可以说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张居正;还有干掉徐阶上任的高拱,很难想象高总会把前任老总最得意的门生当最佳战友,而且两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董事会里的最佳搭档,工作之余两人还相约郊外(天啊、神啊);甚至谁都没不到的是徐总和高总一起憎恨的严氏父子(严嵩、严世蕃)竟然也把张居正也当做好朋友,平时没事举办私人party什么的都会盛情邀请张居正参加,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送礼物也不会落下他,甚至在官路上严氏父子对张居正多少也有提携……妈呀,这就怪了,张居正真是神人吗,还是他是一个变色龙,或者他压根就没有原则?都不是,张居正是一个爱憎分明甚至嫉恶如仇的人,但是他不能当海瑞,海瑞是精神上的标杆,也是实质上的祸害,他非常明白水至清则无鱼,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黑和白,想要干成一番大事业就要学会最完美的处世哲学,而张居正的处世哲学就是——同流而不合污!
如何同流而不合污,这需要《厚黑学》辅助解释下,历史上很少有人能把《厚黑学》读透(当然,《厚黑学》是后来才有的,这里的意思就是最好的诠释《厚黑学》),要么就是脸皮够厚不心够黑,比如韩信,胯下之辱、嗟来之食都忍了,奈何心不够黑,最后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么心够黑脸皮不够厚,比如项羽,几万名秦兵都可以就地掩埋,阿房宫都可以烧毁却放不下面子不敢过江去见乡亲父老,所以他注定是孤独的英雄而不是帝王。把厚黑学演绎得最棒的刘邦算一个,曹操也算一个,张居正也算,这个大家没想到吧。
首先,张居正的爷爷被辽王害死(姑且那么定论),张居正直到老了后才去报家仇真够黑的,倘若他爷爷不是辽王害死的,辽王一家对张居正有恩(张居正从小在辽王府中读书长大),他当上首辅后为了达成目的借口辽王造反直接抄他全家,心够黑的;此外,张总为了整合企业文化,把火炮对准了曾给他巨大帮助的愤青,心够黑的;高拱视他为最亲密的革命战友,张居正为了上位,把他清走,也够黑的;张父去世,张居正硬是没回去守孝,脸皮够厚的;张居正为了讨好严氏父子,歌颂他们的诗歌都可以出版成集了,脸皮啊……
当然,在这里我不是在抹黑自己的偶像,相反,我是在展示一个真正的张居正,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他有自己的处事原则,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黑和白,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就得忍受这个形形色色的世界,就得应对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人。举个例子,张父去世,张居正得回去守孝三年,眼看新政刚刚推行初有成效,他这一回去且不说新政是否被破坏殆尽,三年后回来权利是不是他的也说不定,我想这个选择张父泉下有知也能理解的;再举个例子,假如张居正洁身自爱鸟都不鸟严嵩,严嵩一发脾气流放他,且不说他生死未卜,就是回来了也成了一个“残废”,何谈新政,何谈信仰,所以为了天下苍生张居正忍了。无论是你还是我,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得想明白,生活不是岛国的爱情动作片,哪有一开始就入戏的,得有前戏,漫长的前戏,所以要学会忍才能获得惊喜。张居正是个不看A片的好同志,所以他懂得忍,一忍就是二十多年,因为他看书(这书是《金瓶梅》)。
不对,他看的是未出版的《厚黑学》,所以他选择了“同流而不合污”为自己的处世原则。
有人会问:那么是不是够黑够厚就是“同流而不合污”呢?
这真的就曲解了张居正了。
一个人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心中永恒的信仰、为了革命的胜利……够黑够厚才是真正的“同流而不合污”,否则只能算无耻之徒,倘若以所谓的伪信仰为借口,那更是不忠不孝的败类。
所以说,张居正的哲学,也是一种美学。
八、最后一颗子弹留给张居正
张居正是怎样炼成的?
我想了很久,也许是两三秒,只能用两个字来回答——信仰。
没错,张居正是信仰炼成的。
他的信仰里写满了富国强兵,写满了天下苍生,写满了天地正道……为了这个信仰,他忍受了多少委屈,多少泪水?少年意气风发时被落榜,回去的几年年少的他要承担多少怀疑的眼光和难以言语的委屈,所幸这些他成长了;成年壮志报国时却发现整个官场乌烟瘴气,大家相互斗争,不干正事,多少无辜人士因为权力被砍头、被流放,而这些他只得退而避之,所幸这些残酷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定内心的信念;降职时他目睹多少黎明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自己却无能为力,所幸他没心灰,这些见闻让他更加固执;执政后一心推广新政,连丧父的痛苦都忍了,可是那么多言官、那么多既得利益者根本不理解,反而伤口上撒盐,所幸,几近崩溃的张居正并没有击垮,重新站起来的他将是无坚不摧;然而临终前“众叛”,以及死后的被抄家、“身败名裂”、新政全被推翻……而这些的这些,又有几个人读懂,又有几个人明白他的英雄泪,又有几个能体会他心中如日月一般耀眼的信仰,上面写着四个字——天下苍生。
阔别几百年后,当我们再次翻阅张居正的时候,总有一丝说不出的感动挥之不去,我们会为之哽咽,甚至为之泪流满面,也许是因为张居正的信仰,更也许是存活在我们心中刚刚被激活的信仰!
在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后,当我们遇到巨大的失败无比失落;当我们背井离乡独自游走在陌生的城市里,像是一条冰冷的蛇般寂寞;当可怕的时间带走我们最亲的人而我们无法守在他们身边,甚至恨自己没有在生前好好陪他们;当我们付出一切却被无情的抛弃再也不敢去尝试爱情的滋味痛苦不已……无数个当,这个时候让我们静下来心想想张居正,张居正,张居正,他会像是灯塔一般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只要我们心中还有信仰;只要我们坚信我们心中的信仰是伟大的;只要我们愿意为心中的信仰奋斗一生。
徐阶说(我替他说的):最后一颗子弹留给张居正,他将是革命最后的火种。
在徐阶心里,张居正将继承他的信仰,或者说张居正就是他的信仰,所以他拼死也要保住张居正。最后张居正也没辜负他的期望,他用行动实现了徐阶(也包括高拱)难以实现的信仰。
徐阶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张居正。
而我们呢?我们该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谁……
我想,还是留给我们的信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