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父母哥哥姐姐等家中亲人对他们的影响特别大,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将来就怎么样,说的一点儿也没有错。
作为父母,你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影响着你的孩子,你一下班就瘫在沙发上玩游戏,那么你的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游戏,他也就学会了玩游戏,甚至爱上玩游戏。所以,大人们,不要你们在客厅里打王者,却叫你的孩子写作业或者看书学习,即使他们迫于你威慑力或者武力而妥协,但是他们也绝没有心思去学习。
我的朋友老是在微信上向我抱怨他读二年级的弟弟有多顽劣,真的是一个让她头疼不已的熊孩子。
她弟弟偷她的手机玩游戏或者偷她妈妈的手机藏起来,破译不了她的电脑密码,把网线也剪了,并倔强地说:“不让我玩手机,不让我玩游戏,你们也没想玩。”真的很难想象这句话出具一个6岁的孩子。但是,当你了解他的生活环境之后,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我朋友跟她的父母,弟弟,一家四口,她22岁,弟弟6岁,这中间知道有多少条鸿沟,再加上她又不喜欢小孩子,她特别迷恋网络游戏,是个网瘾少女。只要有空,不是跟同学朋友聊天,就是玩游戏,什么阴阳师,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吃鸡),没有她不玩的游戏,她的妈妈呢,下班回家做完饭菜,吃完饭,空闲时间都是捧着手机追剧,各种宫廷剧,家庭伦理剧,仙侠剧,看完这部看另一部,爸爸呢,有时候手机电话聊工作,偶尔斗斗地主,刷微薄,快手段视频。一句话,只要他们全家都在家,父母和她都在看手机,弟弟年幼没有手机,也没有人陪着玩,就在旁边看,耳濡目染就学会了打游戏,看剧,总之就是想要手机,在他心中,手机就是一切,不然大人们也不会整天拿着它不撒手,比他的玩具还要有诱惑性,玩具还有玩腻的时候,可手机,没有见过他们玩腻。
本着好奇,也受家里父母和姐姐的影响,我朋友的弟弟逮着机会就玩他们的手机,只要看到谁的手机放置空闲,就立马拿来玩,等现在体验到手机的“乐趣”后,更是时时想要玩,要不到就吵闹,哭泣,甚至搞破坏,砸了我朋友新买的小米手机,并说:“谁让你不给我玩。”这样不折不扣的熊孩子,怪谁,怪父母,怪我朋友,没有做好榜样,也没有陪伴他。
当我朋友再一次向我抱怨他弟弟的“劣迹”,我义正言辞地告诉她:“你弟弟很顽皮、闹腾,他需要教育和引导,但是他更需要陪伴和关爱。他的熊行为,你们全家人都有责任,你不能一味地去怪你的弟弟。你弟弟还小,他又不是年纪与你仿,你们不能让他一个小孩子自学去学习,而是你们要陪伴他,关心他。最直接的,放下你们手中的手机,陪他写作业,教导他,他一定比你还乖。”
在我的劝说下,她不得不与她热爱的手机和电脑暂时告别,陪他弟弟写作业,告诉他如何解答这些题目,而不是只记住答案。一家人与他弟弟做手工作业,她父母恶化她再也不肆无忌惮地在她弟弟面前玩手机,而是会克制。他弟弟也慢慢的对学习产生兴趣,自己还养一只小狗,注意力在野不再父母手机上,有时候看到他们玩手机也不闹着要玩,而是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因为疫情,我朋友与她弟弟在一起呆了两个月,她弟弟没有一次哭闹,这要是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他弟弟彻底告别熊孩子的标签,成长为一个令家长放心、老师喜欢的学生。疫情期间,她妈妈有时候出门会忘记戴口罩,快到楼下才记起,又上来重新戴上口罩再出门。我朋友趁着这个事情,就告诉他为什么现在出门要戴口罩,带口罩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病毒,并趁机教育他一定要做好个人卫生,饭前饭后要勤洗手等等,给他科普了不好健康卫生知识。现在,我朋友的弟弟俨然成为他们家小卫兵,每当他们要出门,只要他知道,就会跑出来提醒不要忘记戴口罩,特别暖心。
其实,世上本来没有熊孩子,都是家长的不教育,或者说是纵容的结果。,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曾经纯白无暇,天真可爱,可是为什么后来变成了熊孩子,我们有反思过吗?
教育小孩子,不只识父母的责任,而是全家人的责任,哥哥姐姐,爷爷奶奶,都有责任,作为爷爷奶奶,不能太宠溺孩子,作为哥哥姐姐,不能忽略小孩子的好奇心,不能在他们面前做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事情,如:打架、玩游戏、偷东西等。
当你的孩子是熊孩子时,那么你要反思,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孩子不听话,一贯地打骂孩子,作为家人,你也有责任,而且责任比孩子大,要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的孩子是熊孩子,是我的教育有问题,还是我的行为举止影响了他,还是我的家人的行为影响了孩子,都要寻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