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大约二十年前开始记事,差不多就是小学入学的时候。我清晰地记得,自己背着刚在集镇上买的崭新书包,和小两岁的弟弟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自行车骑过村委会小学门口,爸爸笑着对我说:“川,过几天你就要来这里读书了。”
在此之前,我也不是什么都不记得,记得一些,但基本比较模糊,无法确认了。
1998年入学前夕,不知为何,村委会的学前班取消了。因此,我直接上了小学一年级。由于我父母学历与见识的原因,相对同龄人来讲,我的家教更好,我比他们更显得“聪明”。一年级下学期我的学习成绩就跃居班级第二,直接上了二年级,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一年“新生”读完,再读一年的“老生”。接下来的小学时光,我一直非常顺利,学习成绩优秀,父母欢喜,老师偏爱。
这都没什么说的。
我真正要说的,是在小学前后若干年的时光里,自己心中的一些遐想。对于孩子来讲,很多也算是幻想吧。
在某些记忆消逝,彻底躲进潜意识之前,我再将其回顾一遍。说实话,我也不指望记住,只是某些回想,能够让自己躁动不安的灵魂得到些许的舒缓。可能,必要的记录,将来也有助于自己内心的宁静。
这段懵懵懂懂的日子,谈不上艰难,也谈不上开心。家里不富裕,但父母对我们兄弟俩疼爱有加,一直尽自己最大努力,满足我们生活、求学方面的需求。从心理感受来讲,相比于村里的其他孩子,我们更加幸福。这样的童年,几乎一切都在伟大父母的庇护下,必定是无忧无虑的。
只是,就我个人而言,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脑袋里面就充斥着各种想法,很少感到开心。
我时常担心,自己犯了错,父母是不是会发火骂我,甚至是打我;
我时常担心,年迈的祖母,有一天离开自己,该怎么办;
我时常担心,自己身板和力气这么小,万一一直长不大怎么办;
我时常担心,家里辛苦耕种的庄稼,会不会枯死或被水淹;
我时常担心,如此和谐、幸福的场景被打破,该怎么办?
……
在很多人看来,这很滑稽,一个小孩子,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想法?为何不让自己好好享受美好的童年时光呢?
也许,我太在意失去了。
是的,我太在意失去了。
多年之后的我终于发现,自己拥有的本来就很少。除了爱自己的亲人,我一无所有。
当然,我所忧心的许多事情,要发生的,终究还是发生了。某一年秋收时天漏了,刚割倒的水稻全被淹了;2003年夏,大旱,田里的大多数庄稼都枯死了,大约同时,外公去世了;2005年冬,奶奶去世了……
很多年过去了,所有的伤痛都已远去。真的,时间可以淡化甚至抹平很多东西。现在的自己,也能够非常冷静地看待这一切。显然,绝大多数事情发生与否,并不因个人的意志转移。痛苦,本就无法避免,甚至是人生的常态。
很大程度上,我的童年衣食无忧,却不如别的孩子快乐,其中惨杂了太多忧愁、焦虑。当然,这跟成长环境是没有关系的。多年后的现在,想起过往,万千感慨,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活在当下就好,没有必要多想,人生终究是一种体验……
童年时代的我,内心终究还是有许多期盼的。
我盼望着,每个农忙季,自己家能比别人家更快割完禾、插完秧;
我盼望着,家里的牛、猪、狗、鸡、鸭都能身体棒棒,快速成长;
我盼望着,一家人快乐、幸福地生活下去,直到永远;
我盼望着,在遵循长辈意愿的前提下,有一天能够走出深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是的,我也有与同龄人相似的憧憬,对于远方,对于未来。
山的那一边,是哪里啊?
那里会有怎么样的风景呢?
我什么时候可以越过大山,好好去闯荡一番呢?
2006年8月,初中毕业中考完,暑期农忙之后,我要去上高中了。带着父母的殷切期望,第一次踏上火车,我终于来到了山的另一面。
这里,确实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但是,这真的是我心中的那个美丽世界吗?
直到今天,我也说不清楚。毕竟,当时在选择高中就读学校的时候,我有似乎更适合自己的选项。
每个人的一生,都面临太多太多的选择。选择不同,经历必定不一样,冷暖、成败也只在一念之间。
开弓没有回头箭,选了就选了,选错了也只能接受了。痛苦、彷徨多年之后,我终于接受了现实,都过去了,没有必要再难为自己了。也许,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
做好手中事,走好脚下路。美好的事物,就让其留在记忆里吧。并不完美甚至有缺憾的童年时光,每每想起,却能让我的内心得到无比的放松与愉悦。
曾经,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个光着脚的小男孩,手上拿着一本书,牵着一头健壮的黄牛,快乐地行走着。他不时看向郁郁葱葱的大山,心中充满疑问:“山的那一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山的那一边,看似无所不包,却失掉了童年的那一种纯真、快乐、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