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天下午,闺蜜电话我,一个劲地在那吐槽她老公。
“我老公就是个大傻x,明明预约好了号,居然忘了去医院。100块的挂号费就这么浪费了!这人做任何事就是这样不放心上,也不知道成天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越看他越讨厌!接着就是一波对他的狂轰乱炸。把他之前各种不靠谱的点点滴滴一个劲地吐槽了个遍。
”
过了几天,又听闻一件关于我阿姨姨父的事。
阿姨在厨房里把一把舀鸡汤的汤勺放在一旁的碗里后,姨父尝了尝,就顺势把汤勺冲了一下,由此引发了一场战争。
阿姨指责道:“我的汤勺放的好好的,你为什么要去洗?”
姨父:“我用汤勺尝了尝鸡汤的咸淡,就顺便水龙头上冲一下,碍你什么事了?”
“我一个人在厨房里烧饭好好地要你掺一脚进来干什么!”
“我看看鸡汤好了没不行嘛?”
“那这顿饭有本事你来烧啊!没本事烧,吃道是挺起劲的!”
接着阿姨就开始引用姨父的各种陈年琐事来论证她的论点:家里任何事都不闻不问,全是我一个人在为这个家操心。
02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吧”。
时间长了,从一开始彼此眼里的完美无缺到现在的0优点。是对方变了,还是自己的问题?
双方彼此热恋的时候,任何缺点都能成为优点,那是因为我们还处于激情之中。随着激情渐渐被柴米油盐冲淡,我们看待对方的态度也愈发客观冷静。缺点一旦浮出水面,我们就难以接受。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婚姻需要经营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人们不会记得你为他做过什么,人们只会记得你带给他的感受。如果面对对方的缺点,不注意管理自己的情绪,不管对方的感受脱口而出,一旦发生争吵,事后也不好好和对方谈谈,日子一天天过去,彼此的感情也终将消磨殆尽。
也许我们会觉得是对方的行为触发了我们的情绪。但事实是,是我们对这个行为的解读方式触发了我们的情绪。因此,一切问题的根源都能追溯到我们自己。
当我们伸出手指指责对方的同时,别忘了,另外四根手指正指向我们自己。
双方从小生长环境、教育程度不同,也造就了我们理解事物的方式也各有不同,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双方有争执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矛盾的处理方式。
情感账户这个词是我在《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里接触到的。我们每一次对对方的指责、抱怨都属于一种支出。久而久之,这个账户里已经没有任何存款提供缓冲支持。双方的关系危在旦夕。
对人不对事就属于典型的支出行为。面对老公袜子的随地乱扔,说对方懒就是指责对方的品性,就是俗称的“对人”,而如果说下次把袜子扔脏衣篮里,不然每次弯腰捡很累,就是俗称的“对事”。后者没有攻击对方的品性,顺带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反而能得到对方的理解,而前者只会招来对方的自我防卫。一旦人们开始自我防卫势必会说出一些伤害彼此的话。这就是为什么一件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到最后事态升级的原因。
因此,平日往我们的情感账户有意识的存些款是很重要的。一句谢谢、下班回家路上给对方带一些他爱吃的食物、夸赞一下他某个行为、生日用心的礼物、上下班回家的一个吻等等都等同于存款。
03
社交媒体让我们越来越不懂得知足,别人的生活多姿多姿,唯独自己的日子苦不堪言。别人过生日老公送车子,我过生日老公啥也不送。别人家周游世界,自己只能在家苦逼带娃。别人发家致富车子房子应有尽有,自己还得苦逼每月还房贷。
因此,我们也越来越不满足对方的好。我们总是下意识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来评判我们生活的好坏。朋友圈他人展示的所谓的完美生活,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而是他们经过挑选的结果。正是和他人的对比,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匮乏。
生活如饮水,冷暖自知。
把目光从别人的生活中转移到我们自己,去试着发现生活的美好、对方的优点,甚至是自己的优点。
每天睡前罗列三件值得感恩的事。任何小事都行。感恩对方为自己递过的一杯水,感恩家人的平安健康,感恩他人善意的微笑。
这个社会强加于我们的社会地位、财富、权利,这些外在目标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不知足。而懂得感恩会让我们更懂地珍惜眼前人,更好地享受当下、享受内心的平静。
当你能为家里的每个人都产生一种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时候,你的家就会成为一个和睦、尊重和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