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的另外一则故事: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一个富翁到海边散心,看到一个渔夫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享受日光浴,富翁看不过眼,于是走过去对渔夫说:“你在这里晒太阳,怎么不去捕鱼呢?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谛吧!”,渔夫说:“洗耳恭听。”富翁说:“首先,你需要每天多花些时间去捕更多的鱼,多赚些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那之后呢?”渔夫问。“之后你可以买条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再之后呢?再买几条船,搞一个捕捞公司,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然后呢?”“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圈来的钱再去投资房地产,如此一来,你就会和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了。”“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呢?”渔夫好像对这一结果没有足够的认识。富翁略加思考说:“成为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日光浴了。”“噢,原来如此。”渔夫似有所悟的说:“笨蛋,我现在不就是在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日光浴吗!”
结合昨天的流动创造价值,从经济的角度衡量,富翁创造的GDP价值远胜于渔夫,解决的就业远胜于渔夫,名利的收获远胜于渔夫,然而就幸福而言,或许富翁要远弱于渔夫。演绎一下,为追求更多的收益,同样的打鱼,富翁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劳动可能带来更多的身体伤病。要把生意做大,不断扩张,富翁需要承担更多的举债风险,压力可能带来身心的更大伤害。而拥有财富之后,即便是同样的海边钓鱼度假,富翁或许时刻还在惦念着自己的生意,无法全然放松的享受太阳浴。如果故事真的是这样的发展主线,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
当然,一切皆是故事和演绎。故事的背后引发我们思考的是:在社会鼓吹的经济奇迹,创富神话背后,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前几天看了一片微信文章,说的是日本20年经济滞涨,但是日本人的生活状态,幸福指数却是在发达国家中最高的。回忆起前几天去台湾,尽管台湾经济同样在滞涨的循环中,但是台湾社会整体的幸福和满足,街头巷陌的整洁安详,这是在大陆所无法感受的。再来看看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不丹。这里限制每年入境的人数。这里生活的人民在共同的信仰下幸福而和谐。我们经常慨叹,如希腊,宁可国家破产,也不能丢失人民的高福利。但从中,我们可以对西方崇尚的个体至上的价值观管窥见豹。放下对错观,至少从中看到不一样的价值衡量。在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的幸福中,国家、组织和个体的选择取向如何?这决定了一个家庭、一个组织、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
从更长的时空视角看,没有无止境的经济增长,人类注定在这个星球上消亡。而人类追求幸福或增长的选择,决定了这个消亡的时间长短。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对资源的过渡采掘,对自然的过渡掠夺,后来居上的经济体在重复发达经济体先污染后治理的步伐。在人为割裂的经济区块中,竞争引发的战争随处可见。如亚当在伊甸园偷吃的苹果带来不可遏制的欢愉,潘多拉之盒开启后,人性之恶是否能够被束缚在规则的笼子中?
这是宿命的观点,从积极的视角看,我们应当探寻的除了经济增长外,似乎更重要的是:平衡,如同中国传统的“中道精神”,不守不执,不放不逸。幸福不是多的游戏,而是在少中的体悟和感受。
因此,对经济健康的判断从不基于经济本身,这是个问题,关乎生存和毁灭的问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的选择,不只关乎你自己。在包括众筹在内的制度经济学的游戏方面,成功的标准,人性法则的背后,是否需要多增一个规则:自然平衡的“中道”是什么?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皆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怀出世心,做入世事。守望幸福,唯向心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