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影响力》中的互惠原理感触有点多,因为生活中遇到过,只是当时不明白。
记得我在高中的时候,我们是艺术班,女生比较多,爸爸要我在学校多交朋友,所以我对同学花钱比较大方,但是我只和女生玩儿(从小妈妈不让我和男生玩儿),除了男生,大部分女生都吃过我买的零食,女同学都非常喜欢我,每个学期都要竞选班长,由全班一起推荐的,大多数人都是一起推荐我,竞选很顺利,但是我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么一致的推荐我,后来还有两个男生还专门跑过来很认真的问我:“胡美美,为什么我们班的女生都那么喜欢你?”当时我也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我,看了书才知道,原来是互惠原理在起作用。
还有一次我在外面吃饭,一个女孩子悄无声息的到我身边递上一张她的个人简介,上面写着她十六岁,是哑巴,要我给她一些钱,当时我是不想给她钱的,甚至是有些反感她这样的乞讨行为,因为我讨厌吃饭被打搅,但她马上塞给我一个戴在手上的小饰品,可能就几毛钱,我皱着眉头问她是哑巴吗?她立即点头,然后我给了她十块钱。
现在想想,她的乞讨技巧真的是很隐蔽,看到这里的你能分析出这个小女孩利用了什么原理吗?
第一:信息上描述她是哑巴,她这样要钱的方式,别的人根本就发现不了她,当她来到我位置旁边的时候,也是非常安静的,没有打扰到任何人,没有人会对她有防备。
第二:一张纸描述她的年龄和身体缺陷都会勾起你的同情心。
第三:她马上塞给你一个小饰品,你不接也得接,当你接了她的小饰品,互惠原理神奇的产生效应了,我看完信息之后,很顺从的就给她钱了。
第四:女孩送的那个小首饰,可能生产成本就几分钱吧,一毛钱感觉都不到,你根本就不会用的,但是他也起作用了。
总结一下:互惠原理本质,在于哪怕一件礼物讨厌到让人有机会就扔掉的地步,但仍然管用,仍然可以拿来利用,那个小饰品我从来都没用上过。
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一起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注意这里还存在一种,重要的不对称性。
施恩的小女孩掌握了所有真正的选择,他选择了最初施恩的形式,又选择了回报这种恩惠的形式。
别人最初给予的小小恩惠,能够让当事人产生亏欠感,最终回报以大得多的恩惠,互惠原理可以触发不对等交换.
另外,研究表明,要是有人反向破坏互惠原理,施与恩惠,却不让接受的人有机会回报,也是不受人喜欢的,我无意识中也做过这样的傻事。
当时我已经辞职了,辞职的时候我请新来的钢琴老师和我的学生吃饭,钢琴老师和我只有一面之缘,她后来以发红包的形式,把吃饭的钱给我,我没有接受,她说:“以后我们也没有机会见面了,都没有办法回请你,所以你还是接了吧,”当时我没有接,我觉得吃一顿饭没有什么吧。
但没想到这也破坏了互惠原理,反而可能给她造成不好的感觉,以后不会这么做了。
生活中太多的影响力原理在起作用了,还得多看书学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