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刘慈欣的《三体》之后,又有中国作家的科幻作品获得了雨果奖。
《北京折叠》-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北京折叠》全书约21000字,读完不用一小时。如果《三体》三部曲太长很难一口气读完,那么这本书肯定可以作为展zhuang现bi自己对中国科幻的关心的读物。
《北京折叠》讲述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北京市已经被建造成了一个具有三个不同空间的变型城市。三类人在这个城市里分享两天的48小时,每一类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时间。第一空间有五百万人,享有着第一天的早上六点到第二天的早上六点24个小时;第二空间生活着有两千五百万人,大多是学生、白领和较小的政府官员等,他们享有这早上六点;主人公老刀处于这个社会的最底层,是北京市的垃圾分拣工,与另五千万人同享两天周期中晚上十点到第二天的早上六点共八个小时。在第一阶层和第二、第三阶层的分界中,刚刚还生活在地面上的人被注射了镇静剂在一个小胶囊中陷入沉睡,另外一个城市从地面下翻滚而出,带来了另一个阶层生活着的世界。
与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往往都讨论生命、永恒等大主题不同,《北京折叠》影射的主题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社会阶级。我们常常抱怨社会的不平等的,二八法则告诉我们,20%的人占有了80%的全球财富;有的人占有着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些人往往能很快地达到了常人看不到的高度。但无论财富、教育、人脉这些资源多不平等,至少在现在,每个人能生存的时间是大致相同的,我们常常拿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来安慰自己。在《北京折叠》中,第一阶层却享受着第三阶层三倍的生活时间,第一阶层如果拿出生活实践三分之一来学习工作,就已经是第三阶层所有的时间了。在这样的时间分配中,第三阶层想要进入上层的机会微乎其微。即使是他们从事的工作-垃圾分拣,都早已能够被机器替代,而保留这个职位的唯一目的,只是增加就业而已。
在未来,医学如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延缓人的衰老甚至让人免于死亡。最先受益的只可能是最顶端的那些人,等到了那一天,唯一的平等死亡也避免不了不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了。我们的社会将会发生极大的变革,阶级之间的不公平将更明显,跨越阶级的难度变得更大。如果有些人真能率先达到永生,他们将会自然而然地从这个社会中分离出来,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将永生的秘密秘而不宣,说不定,现在就有这些一些人在这个地球上,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着地球上的过客来来往往。在《时间规划局》中,每个人的生存时间都被精确地规划到毫秒,而世界上唯一的通用货币就是人的生存时间,人类终于找到了终极的阶层分离指标-寿命。
以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谁能肯定我们20年、50年以后的生存方式呢。在人类的历史中,相信从没有哪个时间段的人像今天的人,焦急而茫然地迎接充满不确定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