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和H进行过一次对话,关于一个朋友Q,至今记忆犹新是因为在这之前Q始终是我的一个心结。
世界某处一定有一个人,活成了你想要的样子。
Q就是那个人,也是我曾经最好的朋友。
我和她一起度过了初中最快乐和自由的两年,那两年里她曾怂恿我一起说服老师放我们逃课压马路理由是需要放松缓解压力——从没想过这样也可以。在周末会拉着我一起写小说,一个人编一段另一个人继续之前的情结往下写,第一次知道写东西原来可以那么天马行空。她甚至会叫上我坐一趟路程很长的公交车,只为看路上的风景然后一人一个耳机听王力宏。犹记得当时阳光透过玻璃照着她的侧脸,她兴奋的回过头说你听到那句can you feel my world了吗?看着风景听真有感觉。
我的朋友里从没这么乐观的人,她每次能把烦恼当成笑话说出来,前一秒还皱着的眉头下一秒就能散开。当时也没觉得那种态度很珍贵。
犹记得高考完后,我问她报的什么专业,她说英语。当时我记得自己说了一句你怎么选那个,现在谁还专门去学英语?她沉默着没说话。
大学后偶尔联系她都是在练习听力,准备考研。还记得从黄果树瀑布给我带回贵州的礼物,经常回忆我给她送的画了画的石头。
但时间久了感情就渐渐淡了。
再联系时她说准备放弃考研了,去北京。
再后来因为个人的原因,不再接她的电话了。
再后来她在新东方进修,去了国外。回来后落脚北京。
前两年正是我人生的低谷,看到她的朋友圈国内外来回飞,都是和朋友学习活动的近况,看的五味杂陈,嫉妒,不安,焦虑和痛苦在内心深处不断成长发芽,却再没勇气联系。
就这么远离了。
后来和H说起这件事,H说每个人要走的路不一样。你现在不应该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去比较,而是应该沉下心来学点东西。
当时没有听进去,只觉得为什么她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我还在坑里爬不出来。当时只觉得是她运气好,如果我也出去,可以和她一样。
在社会心理学中阐述影响归因的因素中有一条是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走很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比如我认为她之所以过的好是因为运气),从而减少他人的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倾向于内归因(如我就知道他这人肯定不行)。
对他人成败的归因均有明显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倾向,这种倾向动机叫动力性归因偏差。
好吧这都是给自己的行为找的更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说白了就是见不得她人的好,甚至心底有个声音是是她明明不如我,竟然过的比我好…
更让我后背发凉的是别人明明不如我也许一直是自己的幻觉,从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人,对那还不如我的印象也许是在十几年前…但有这种幻觉能让自己感觉还不是那么糟糕,停留在一个虚假的壳子里。
更糟糕的是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身上嫉妒不愉快时就会忽略了自身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李笑来老师在得到专栏说过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之上。
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与「不好」之上;若是有空闲的注意力,可以去看看那些人哪儿做对了?哪儿做得很好?以便我能吸收经验,获得成长?
也是从这开始醒过来,知道自己之前都做了什么。回想起H也说过类似的话,也就生生的从耳边刮过去了。
很庆幸如今这句话又刮了回来。因为走了那么多弯路,才对这些话有了更深的感受,也因此不会再充耳不闻错过更多。
现在开始细细过滤身边那些曾经忽略甚至讨厌的人,我发现不管有多讨厌,他们身上一定可以发现一点值得学习的地方,而那点正是自己欠缺做的不好的。也正是那样的发现过程突然觉得那个人好像也并没有那么讨厌了。
忽然就这么打开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不知道她还能否想起我,这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如此成长的我。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