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日我四岁的女儿参加唱歌比赛。那是女儿的第一次登台演出,没有受过专业指导,我当时的想法是不要求结果,只当作一次锻炼的机会。
女儿在家从未完整地唱过一首歌,平时让她唱歌也是调皮捣蛋地瞎胡闹,从未正经表演过。
那次上台,小家伙出乎意料地很上路子,学着前面小朋友的样子双手握着话筒,一板一眼地唱。我站在稍远的地方用手机给她录像。
歌曲第一段结束大概花了20秒的时间,紧接着女儿又开始唱第二段。
哪知第一段刚唱结束,坐在最边上的评委立马就对着话筒说,感谢45号小朋友,下面请46号小朋友上场。
可女儿却不觉得已经结束了,她沉浸在自己的演唱里,完全关注不到评委说的话,毫无顾虑地开始唱第二段。
于是就出现这样的情形,评委对着话筒继续邀请下一位小朋友上场,女儿在台上只顾着把自己的歌曲唱完。
要知道比赛规则里写着每名选手可以有一分钟的演唱时间,当时我好想冲到评委面前,严肃地告诉她,请你让孩子唱完。
理智控制了我没有这样做,我一边继续录像一边默默希望在这样的情形下女儿依然可以把她的歌唱完。因为小小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演唱正在被中途阻止,我希望她一直不会意识到。
然而,台下的一名工作人员还是上台了,她轻轻地拿走了女儿的话筒,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让女儿离开舞台。此时,女儿还剩最后一句歌词没有唱完,时间也仅仅才过了40秒。
女儿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拿走了话筒,一脸羞涩地走到台下,来到我的面前。我赶紧竖起大拇指说,唱得棒极了,咱们出去妈妈请你喝果汁。
走到门外,有商家在做活动,凭参赛证可以免费喝一杯牛奶。我说,看,还有牛奶喝哦。
女儿睁大了眼睛,兴奋地说,哇,唱得好还奖励牛奶呀。
我一听这才放下心来,看来中途被拿走话筒,还没有对女儿的心情产生什么影响。
但,这也只能算是幸运的结果,这种情况下,极大的可能是,女儿觉得自己没有唱好,被中途赶下了台。小小的孩子还不能理解所谓的比赛规则,当别的孩子可以完整地唱一首歌而她却不能时,难免会归因为自己没有表现好。
如果这个孩子因为这一次的经历从此再也不肯登台了,从此就有舞台恐惧症了,这样的后果该由谁来负责?
也许在很多的教育机构看来,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就是为了挑出好的苗子登上更大的舞台,至于其他的,不想关注也无需关注。
如果是这样,教育的目的就完全被扭曲了。
登上舞台,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与其说是为了能够一举夺魁,不如说是为了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从而树立自信,完善性格。如果这一次的体验没有让你获得自信,反而有了噩梦一般的体验,从此形成童年的阴影,是不是得不偿失,还不如不参加的好。
2
说起教育者的粗糙以及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忽视,我又想起了发生在女儿幼儿园的一件事。
刚上小班的时候,幼儿园安排了体检,并且收走了平时播种疫苗登记的小册字。
有一天,我突然在女儿班级的微信群里被@了,班级的一位老师说,王**的体检不合格,请家长明天到幼儿园来找我一下。
王**正是我女儿的名字。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整个人感觉在云里行走,心想,体检不合格,可女儿身体一直都好好的呀。
我赶紧拨通了那位老师的电话,结果那位老师说,哦,王**的疫苗记录显示疫苗没有打全,明天拿回去检查一下,看看是什么原因。
我松了一口气,但在心里开始怪那位老师在微信里发的消息词不达意,不仅害我虚惊一场,还会让班级里的其他家长产生误解。
别的家长很容易猜测:王**体检不合格,王**不会是有什么疾病吧,以后得让自家孩子离她远点儿。
老师明明可以私信我,就算在群里通知,也至少需要把问题说清楚,不至于产生歧义。
想到这儿,我赶紧在微信群里@了一下那位老师说,是疫苗漏打的问题吧,我明天去医院问一下,有可能是漏登记了。
发这条消息的目的是为了澄清老师说的“体检不合格”的事实,以免让别的家长产生误会,对女儿的幼儿园生活不利。
就连我都明白的道理,作为教育者的幼儿园的老师却并不清楚。说话不注意场合,不关注措词,不考虑自己说的话会有什么影响。
3
在我的周围,在关心孩子方面,大部分的家长与老师要做得比我在行得多。他们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告诉孩子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能吃,凉了的水不能喝,走路要穿袜子不能赤脚,见人一定要问好。
然而,很多人忘记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才更需要关注。被你一直视为啥也不懂的小毛孩也有敏感细腻的心灵,也许突然有一天他就懂了很多你以为他不懂的东西。无意间的一次不能理解的经历,如果没有细腻的养育者及时地去疏解,很可能形成一生的烙印。
物质生活可以简单粗糙,精神养育一定要细腻周到。我们无需替孩子成长,但也不要为孩子的成长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