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研究,跑步可以促使我们的大脑分泌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内啡肽的名字当然不是家喻户晓,但却有个大名鼎鼎的“近亲”叫做----吗啡。
吗啡可以让人感觉到快乐,但却是大家避而远之的毒品。而内啡肽的功效与吗啡同出一辙,又被誉为内源性吗啡。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跑步上瘾的科学解释了。
因为我喜欢快乐,所以我选择跑步。但事实却是,理论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我的跑步不仅没有跑来“吗啡”,跑出快乐,反而跑得自己精疲力竭,苦不堪言。
但我坚信科学成果不容置疑,“吗啡”一定是有,自己跑不出来,一定是时日尚短。因此我便一直累着,跑着……
端午假期,懒上心头。虽不愿早起,但心知如若想要“吗啡”,则跑步万万不能中断,于是便转战健身房,去跟跑步机“较劲”。
跑在不知疲倦的机器上,我的眼睛始终盯着红色的距离显示器,0.35,0.69,0.82……数字的变化只有一个字可形容----慢!虽说我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只要2公里就好。但是2公里怎么会如此漫长。真无法想象那位几十年如一日的村上大叔每天的10公里是怎么跑的!
我就这样一边跑,一边想,一边热切盼望着那红色的数字能蹦得快点。但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数字无情,它故意开启了慢动作,它不懂我。
“好吧,算你狠!”我失望了,我放弃了,我不再惦记着那红色的数字!我抬起头,不想到底跑了多少公里,也不想“吗啡”能不能来,快乐在哪里。我只是跑。我听见跑步机转动的声音,我感觉到自己的双脚在跑步机上的起起落落,我也听到了自己砰砰的心跳……
就这样简单地跑着,竟在不知不觉间跑了3公里,我却没有觉得累,相反还感觉很好。难道这就是传说中跑出来的快乐?
求之不得,却又不请自来?
为什么?
在我带着快乐的目标而跑步的时候,一心只想着追求结果,不自知的就陷入了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里,当然不会有什么快乐可言。而当我“放弃抵抗”,只是去跑,让“吗啡”和快乐统统见鬼去的时候,它们却又不期而至,像是个笑话!然而我每天战战兢兢,前思后想的生活难道真的不是一个笑话?
《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书中讲到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乞丐在路边行乞了三十年。有一天一个路人经过。“赏我几个零钱吧?” 乞丐喃喃地说,顺手伸出了他那顶老旧的球帽。
“我没有东西可以给你,”路人回答说。接着就问道:“你屁股坐着的是什么?”
“没什么,”乞丐回答。“只是口旧箱子,从我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坐在上面。”
“你打开看过吗?” “没有,”乞丐说。“何必呢?里边啥也没有。”
“打开看一下,”路人坚持着说。乞丐勉为其难地撬开了箱子,这时他喜出望外,满脸狐疑,因为他看到箱子里装满了黄金。
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无视自己的内在安宁,一味向外攀援寻觅的人都是乞丐,即使他已经拥有了财富或地位,仍然是坐拥黄金的乞丐。
多少人像个陀螺一样,无休无止地追逐金钱,名誉和地位,以为有了这些就有了满足和安全感,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只要看看那些正在演绎现实版的监狱风云的涉毒明星,就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通往富足快乐的路,不在外面,不在头脑里,在我们内在的和平里,在停止了刻意寻找的当下。
正如埃克哈特·托利所说:“你已经有了。只是因为你头脑太吵,所以感觉不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