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第01学而篇第01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钱穆译文】先生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
【李泽厚译文】孔子说:“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效法先贤之行、觉悟圣人之道,而时时刻刻、因时制宜地践行圣人之道,不也是喜悦的吗?有人如群鸟之从凤一样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共同践行圣人之道),不也是快乐的吗?人(从)没有智慧而转成没有郁结,不就成为君子了吗?”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效法先贤之行、觉悟圣人之道,而时时刻刻、因时制宜践行圣人之道,知行合一,行道合宜,不也是喜悦的吗?行圣人之道,而德化众人,有人如群鸟之从凤一样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共同践行圣人之道,如此‘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不也是快乐的吗?通过践行圣人之道,使自己及他人从没有智慧转成没有郁结,不就成为君子了吗?”
【详解】《论语》,中文第一书,记录千年一圣孔子语录的奇书。第一篇篇名“学而”,正如本僧在《前言》中说过:《论语》的20篇篇名,除了起到“页码”的功用之外,别无它用。每一篇内的章句是毫无关联的,取的篇名就是本篇忽略“子曰”后的前两个字而或三个字而已。
所以,篇名是何意,无须深究,因为毫无意义。有学者煞有介事地探讨一番,本僧不发表意见,毕竟探索精神可嘉,总比那些不读《论语》而又爱贬损孔子的人强。
讲完篇名,下面讲解半部就能治天下的中文第一书的首句孔子的话,天字第一号。
“学而”一句,作为中文第一书、千古雄文的首句,千百年来,因读此句而喷出的口水之多,足以冲平七大洲,溢满五大洋。但真解其意旨的,千古以来鲜有其人!
真的如上所解的那般肤浅陋薄吗?答案是否定的。只能慨叹:众儒对孔子的误解,对《论语》的第一句话就开始了。
本僧在被高人打通任督二脉之前,也不识“庐山真面目”。此高人就是缠师(缠中说禅),一个不被正统学界所认知的高人,缠师解《论语》精彩无比,可惜天妒英才,其人英年早逝,《论语》也未解至十分有一,即撒手人寰了。
其人之消逝,可谓国学之殇也!更多的人虽喜缠师,但却沉迷于其炒股教程而视其所解之《论语》不见,可惜!
缠师对本僧解《论语》有三大影响:一者,引入门,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了《论语》512言,同时认识到“千年孔子万年误”;再者,指方向,为本僧解《论语》指明了方向——先重排后解读;三者,传精神,教给本僧认真细致的求解精神,简单的一词一字,也不可轻易放过。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正如缠师所说的:“这三句话只是一句话,这是一个整体,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概括。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不过是这三句话的一个推演。明白了这三句话,整部《论语》就豁然了。”
读之第一印象,咱看到的是“说”是“乐”是“不愠”,这是圣人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温和乐观不郁结。也是孔学的基调,为之而喜悦欢乐,而没有其他教派的苦大仇深。
句子太长,咱分子句解之,一字一句,逐个击破!
子,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常特指孔子;曰,说。“子曰”就是“孔子说”,此两字在《论语》中频繁出现,虽然不难,但为了随顺从生,故本僧解之。
第一子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缠师说此学之习之的主语是句中的“君子”。本僧认为非也。孔子说这话,在于教育弟子,所以,对象很明确。主语就是立志进德修业之人。
《说文解字》学,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蒙也。上“学”字谓教,言教人乃益己之学半。教人谓之学者,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教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故古统谓之学也。
大白话就是:教人者自觉,是因为下面的人仿效也;教人能使人觉悟,皆因教人者之施与也,教与被教者互相促进。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上行下效,教学相长。
《论语集注》,朱子说:学之为言效也。意思是“学就是效法”。朱子又言:“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所以,学,即效法。孔子说的“学”,就是效法先觉。
本僧认为朱子所言极是。接着的问题就是效法谁?
孔子所教,就是效法古今先贤,以成君子。何以见得?纵观《论语》始终,夫子施教,必列举古今先贤作例子——伯夷叔齐之饿于首阳之下、泰伯之三以天下让;柳下惠之不枉道事人……
这又牵涉到何谓“君子”的问题。《论语》中,“君子”频繁出现,所以,必须搞清楚。
《论语》中的君子,也就是孔子理想中的君子,德才兼备,文质彬彬,仁孝智勇、知足常乐之人。
统而观之,此句的“学”字,意思是效法贤人之行,觉悟圣人之道。
那“时”又是什么意思呢?不是“择时”?效法贤人而行圣人之道,是不能择时的,而应该是“时时”、“一刻不停”地为效法之,践行之。套用《论语》中孔子的话就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把“仁”改成“学”,亦通。即“君子无终食之间违学,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吃饭短暂之间、仓促倾覆之际,都不能有所违离。
正如《论语集注》说的:“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
时,还表示适时,合时宜。圣人之道虽好,但不能合时宜地效法,则适得其反。《论语》【04里仁篇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义者,宜也。君子言行都需要“义”,即“宜”,合时宜。
君子行事必宜,故君子“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故,“学而时习之”中的“时”有“时刻、合时宜”两个意思。
古文中,一字而多义且多义齐用,是非常常见的,这是古文美之所在之一。
“习”字。甲骨文中“习”是“羽”字下从“日”,后来篆书误把“日”写成“白”,将错就错,一直流传下来,结果现在的繁体字里,“羽”字下从“白”,简体字就干脆把“羽”字劈成两半,“白、日”都不要,结果简体字就只剩下这无边的黑暗了。
“习”,“羽”字下从“日”,《论语集注》有:习,鸟数飞也。本义指的就是鸟儿在晴天里试飞。这个“习”字,如诗如画,一字而有神。“试飞”,不是一冲而起,而有所“反复”,故而有了后来的“练习、复习”之意。试飞,就是践行“飞”这个行为。
故,“学而时习之”的“习”就是“践行”之意。不是“实践”,实践是带有怀疑色彩的试探。但效法贤人行圣人之道,是不能带怀疑色彩的,否则就做不到“主忠信”,即做不到“尽心竭力和坚信无疑”,要“忠且信”地去践行。
“之”指示代词,代指前面的“学”字。
“不亦说乎”,“不亦”,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喜意也,就是喜悦。
此句,按通常解论者所解,“学习而时常复习之”,真的就能“不亦悦乎”?学算术、英语、编程之类的,能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有几人?相反,大多数人学这些都是痛苦的。
君不见,家长辅导孩子学业,不为之尚能父慈子孝,一辅导之,立马硝烟四起、狼烟处处,都恨不得把对方从楼上丢下去。
可见,通常之所解,以今义解古意,是不切实际的,经不起推敲的。
“学而时习之”,学之,即习之。知行合一,知智行宜。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即“效法先贤之行、觉悟圣人之道,而时时刻刻、因时制宜地践行圣人之道,不也是喜悦的吗?”
第二子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不无也。就是“有”。
《说文解字》朋,辅也。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朋,凤飞而群鸟从之。即凤引群鸟。《管子·枢言》有“天以时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兽以力使,故德莫如先,应适莫如后。”即天、地、鬼神和禽兽皆需先应适如后,先知其道,方能使之以其道。
比如农耕使用天时,之前得先了解四季之变化,春秋之易节,之后才能“驱使”天时,以助农事。
唯德为先,欲人德之,先己德之。即德是以榜样来导引的,正如《论语》中孔子说的话:德不孤,必有邻。《论语》【05公冶长篇0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鲁无君子的话,这个人是哪里习成君子的呢?
凤者,行圣人之道之君子也;鸟者,君子行圣人之道所化者也。这也是“上行下效”。
《说文解字》自,从也、己也。此句两义都取用,即“自己主动从(远旁而来)”
“远”,遥远、久远,指时间上的大跨度,“圣人之道”不是凭空而起,源远而流长。
“方”,非方向之类,而是“旁”的通假,本义是四方,指空间上的大跨度。
“远方”,即“远旁”,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
是故,君子效法、校对以行圣人之道,日常践行之,以德化天下,而有民人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而来,成为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践行圣人之道。
“有朋友自远方来”,可以用《论语》中曾子的话来表达:“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如此,岂不乐哉!(注意:“文”指外在表现,“质”指道德品质)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效法先贤之行、觉悟圣人之道,时刻践行圣人之道)就有人如群鸟之从凤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而来(共同践行圣人之道),不也是快乐的吗?”
第三子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不是“知道、理解”,而是“智”,“人不知”就是“人没有智慧”。
人没有智慧,这是“不患”之事,即自然必然之事,没有人“生而知之”。《论语》连孔子都说自己是“非生而知之者”。所患者是“不自知”和“不去求而知”。
大白话说就是:人生而没有智慧,这是必然的,不应是担忧之事,没有自知之明,也没有学以求知,才是值得担忧之事。
生下来,无论你是多高的智商,不学,不足以成材。不信,可以把高智商的孩子,放在无人的地方生长,结果为言而喻。高智商,只是学得“快狠准”而已。
愠,此句中,不是“生气、愤怒”,而是“郁结”。对于“愠”字的解释,本僧觉得再没人解释得如缠师解译得一样透彻了。故下面直接引用之:
这个“愠”,大多的解释都是“生气、愤怒”之类。其实,“愠”,发yun音,有两种声调,第一种发去声,就是通常解释“生气、愤怒”的那个,但这里的音调应该发上声,解释为“郁结”。《孔子家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其中的“愠”就是发上声,解释为“郁结”。而这里的“不愠”,就是本于“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不愠”,是“使之不愠”的意思,“之”是指“人不知”里的人,谁使之?行“圣人之道”的人。“愠”的根源在于“不知”,一个人“不知”,各种不好的情绪就会“郁结”其中,就会生病,对于中医来看,所有的病,归根结底就是“愠”,就是“郁结”。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如果由“不知”的人组成,那么同样要“愠”,同样要生出“郁结”来,所谓民怨沸腾、夫妻不和、冷战热战,等等,都是由“不知”而“愠”的结果。
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大同世界、一个政通人和的世界,前提必然是“不愠”的,行“圣人之道”的人就是要使得“不知之人”变得“不愠”,使得“不知之世界”变得“不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如“南风之熏”般地行“圣人之道”,一个最重要的成果检测标准就是“不愠”,就是和谐,就是大同,就是政通人和,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
简而言之,“人不知而人不愠”,用《论语》另一句话说就是:人从“贫而谄,富而骄”变成“贫而乐,富而好礼”。
“人不知而不愠”中的人,包括“学而习”圣人之道的人自身,也包括他的德行所影响到的人。
人,从“没有智慧”的小人,通过“效法先贤之行、觉悟圣人之道,而时时践行之”,最后变成“没有郁结”的人,这人不就是君子了吗?
行圣人之道者,是有承担之人,责任就是使没有智慧的人变成“不愠之人”。《论语》中有原话:【14宪问篇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修己、安人、安百姓”,看起来是不是很面善的感觉。它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孔子版。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人(从)没有智慧而转成没有郁结,不就成为君子了吗?”
中文第一书的第一句,字面的意思至此解读完,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通过践行圣人之道,而使自己及周边的人从“不知”的小人,变成“不愠”的君子的完整过程。
夫子对有志于进德修业的人,完整讲解了他的教学流程:要想成为君子,条件不难,效仿圣人即可;追求不高,人变得不郁结就行。但需要尽心竭力时刻践之,知进识退合宜行之。
就像夫子说:本人开宗明义,童叟无欺。无此意愿,出门左转。
君子之学,圣人调剂之良方,舒筋活络,人行之则不愠矣!
上面所解,只是此句话字面上的意思,不足以说明“这一句话,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概括。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不过是这三句话的一个推演”,后续本僧将从更深的层而解读。敬请关注《拼图解论语》的下一篇。
【第01学而篇第01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效法先贤之行、觉悟圣人之道,而时时刻刻、因时制宜地践行圣人之道,不也是喜悦的吗?有人如群鸟之从凤一样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共同践行圣人之道),不也是快乐的吗?人(从)没有智慧而转成没有郁结,不就成为君子了吗?”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效法先贤之行、觉悟圣人之道,而时时刻刻、因时制宜践行圣人之道,知行合一,行道合宜,不也是喜悦的吗?行圣人之道,而德化众人,有人如群鸟之从凤一样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共同践行圣人之道,如此‘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不也是快乐的吗?通过践行圣人之道,使自己及他人从没有智慧转成没有郁结,不就成为君子了吗?”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