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看到一句话:人们对一本好书的定义,往往未必是这本书能教会读者什么全新的知识,而是它能否验证读者内心某些隐约的公式。
忽然就被触动到了,每个人都不是生活的小白,我们对事,对人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有我们自己貌似感知到但没做过总结的“公式”。不管是书、电影,还是我们非常想要的“灵魂伴侣”,我们所期待的共鸣,其实就是TA抛出来某个“公式”时,你嗷的一声,被戳到了。
经常有人问我,你怎么和你先生相处十年还那么黏糊,完全没有过成亲情?我想过很多原因,比如可能是我从未放弃职场,一起和他做打工人;比如他周到体贴,每晚必定保温杯接好水放我床头;比如双方父母从不对我们的事情插嘴,偶尔相聚也能相处愉悦。
但真正让我每次都能记得非常清楚的,是下面这三句话。
一
“我不会要求你一定要一上来就对我爸妈多好多好,像亲闺女一样。因为,你和他们,只是因为我才认识的陌生人。”
这是大学毕业,我们要互相见家长时,我老公说的一句话。在他说出这句话之前,我其实非常坚定,去了他家我一定不会过分表现自己的贤惠。
第一是我确实不会做饭,我和我老公寒暑假实习的时候合租过,都是他做饭,我洗菜洗碗。第二,我们谈了3年了,如果他爸妈因为这个不喜欢我,继而影响我们的关系,那他也太靠不住了不是。虽说结婚是三个家庭的事情,但更多是他的态度。第三,我也自信我还有很多其他优点,并不一定只有靠干家务来获取他爸妈的好感。有见识的父母也不会只看到未来陪伴自己孩子走一辈子的那个人会不会做家务,更多会去看她的接人待物,为人处事,情商如何。
但如果让我和他提前沟通下,我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始这个话题的。因为我们俩都是对父母比较孝顺的,我怕他觉得我不照顾他面子啦,不够重视啦。直到他说出这句话,我如释重负,甚至觉得,他真的比我小三岁吗,这句话太成熟地道了把!
后来他解释说,就算他自己,因为经常在外地工作,和他爸妈也有生疏感和代沟了,更何况是第一次见面的人呢?而且我们能做到自己的父母自己孝顺,自己沟通就很好了,不一定要强求什么亲如母女,半个儿子。我们都在外地,一年甚至两年才见一次,如何要求一次两次的见面就能变成一家人呢?当然,这是我们的基准线,在这个基础上,任何对对方父母的付出,都是惊喜。
二
“虽然这么说有点不孝,但我会把你放第一位,父母孩子放第二位,因为你是那个陪我一生的人”
他讲这句话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他自私,反而很感激他的理性。他其实很孝顺,双方父母家里的水电都是从他支付宝里直接扣的,给家里老人都买了大病保险,日常用品、食品过一段时间就从京东买了寄回去,节日一定会给父母买礼物,假期能回老家的也一定回老家。
生活中并不会发生“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了”这种极端问题,妻子和其他家人也不是有我没他的尴尬关系,只是一些日常琐碎的处理上,你先对谁产生同理心。
其实,女人也不一定要他所有事情都践行这一句话,毕竟人都会犯错,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所有事情都是正确的在理的。但需要他的态度,需要他和自己都是这么想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你之前就已经表态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妈妈,孩子,哪个不重要,哪个不是自己的血脉至亲?但我希望,从我们这代人就有这样清晰的认识,我的妈妈,是我爸爸最重要的人;我的另一半,是我最重要的人。
三
“除了最好的朋友家人因为人生大事需要借钱,其他人都不用借,我们都不需要为了面子借钱给别人”
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山东人,在他讲这句话之前,我完全没这么思考过问题,虽然我对我爸妈,自己省吃俭用却把钱到处借给别人的行为非常无奈。最近看到一个很火的小视频,A对B说,凭我们的交情,这一万块,你借不借我吧。你要不借,咱们的关系也不用处了。B说,你之前借的3000块,借了一年了,一个字也没提。我再借你一万,等我要钱的时候,咱们的关系也处不成。那就长痛不如短痛,您走好不送。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借钱的是大爷,你提句还钱还要千思万想,是不是伤了他的自尊心。偏偏从古到今,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成了多少家庭的矛盾点。“这关系,我怎么好不借?”
仔细想想,我老公是真的理性,而不是冷血。他不借的前提,不是至亲和家人,不关乎生死。我舅舅得肺炎的时候,他直接让我转一万,算出我们一份心,也并不打算要回来。身边的好友要在上海买房,能帮的也尽量帮一把。但如果做生意借钱,不好意思,我们也要投资;买二套房借钱,不好意思,我们还想买二套呢。大家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这一点上,我没有义务为你买单。
我从未追求过灵魂伴侣,因为真的很难找到一个人和我兴趣相投,无话不谈。我老公也是妥妥的直男一枚,每次生日,从来没有惊喜;我们也会经常吵架,尤其有了宝宝以后。我喜欢幽默的人,但他只会讲冷笑话。但相处十年,仍然觉得他就是那个灵魂伴侣,因为他就像一本好书,用他的话,他的行动还有他的价值观,验证了我心中对于人生的隐约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