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院线片,Sir基本讲过了。
还剩一部,不少朋友都在念叨。
说的是这部,300多人的团队到8个国家,历时5年拍出的——
《地球四季》
Les saisons
可惜,《地球四季》在同档期影片中,排片总场次占比只有0.3%。
目前收获214万票房,数据垫底。
来源:电影票房数据库
对于这部诚意之作,影评人卫西谛,有话想说。
文/卫西谛:知名影评人、专栏作家
毒舌电影专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在整个十一长假档期里,我唯一感兴趣的并不是一部人演的电影。
天地之间舞台这么大,当然不止有人类的故事。
我选择去看的纪录片《地球四季》,是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索“自然三部曲”的终结篇。
相信之前看过《迁徙的鸟》和《海洋》的观众,都会对新作在视听效果上有所期待。
我也一样,而且这种期待并未落空。
这对自然纪录片的搭档,总会给你更多、更意想不到的画面,多于我们的想象与好奇。
在这里,我不能复述我在《地球四季》里所看到那些壮观或可爱的镜头。
那些不属于语言。
只属于眼睛。
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索再次使用了新型的技术,来捕捉动物们的表情、动作和生与死的故事。
那些利用无人机和高速摩托车所拍下的镜头,将传统的《动物世界》纪录片里用长焦镜头拍下的画面,远远丢在后面。
我们跟着那些大鸟飞行;
跟着狼群奔跑;
和松鼠、狸猫面对面。
这是雅克们制作自然纪录片时,最令人赞叹的地方。
我在09年曾在电影院里欣赏了雅克们的上一部作品《海洋》。
这部作品也经历了漫长的拍摄,运用了特别改制的新器材来使我们得以看到更多的海上奇观。
许多从未见过的生物浮游在银幕之上。
据说剧组还意外发现了两个新的海洋物种。
这让人不由赞叹“造物的神奇”。
《地球四季》在这方面毫不逊色,而且视野更为宏观。
我曾为《海洋》写过一篇颇有争议的评论,将这部纪录片与《变形金刚》相提并论。
我并无意贬低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索的工作意义,只是我认为:
就“影像奇观”而言,看一部《变形金刚》与看一部《海洋》是完全一致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群鸟如轰炸机投弹一般扎入海中捕鱼”和“两群海蟹对垒搏斗时漫无边际的战场”那些画面,配上雄壮的交响乐之后,真的堪比好莱坞鸿篇巨制。
《地球四季》仍然有许多此类戏剧性的大场面出现。
影片以数次四季轮回为结构,描述了几千年来发生在地球表面的景观,围绕着“森林的黄金时代”的诞生与消亡,从冰河解冻叙述到工业文明。
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极为宏大的视角。
大量的、典型的物种出现在镜头里。
这部纪录片以它们的出生与成长、它们为生存所作的斗争、以及它们逐渐成为人类文明的牺牲品三个部分来展现。
它们的无辜、惊慌、自信、失落被放大在银幕上,是如此让人产生共鸣。
母鹿舔干净她新生的小鹿,雏鸭从树梢上跌落;
山猫幼崽互相的撕咬,小狐狸注视着我们……
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自有动人之处。
但法国人并没有把这些动物过分拟人化,在这方面,雅克们知道克制。
他们更多的是展示。
然后把展示的部分用叙事的方式剪接。
和《海洋》一样,在《地球四季》中,“人类的角色永远都是一个闯入者”,他们是危险的邻居,通过驯化动物和侵占土地,最终摧毁了“森林的黄金时代”。
天空被工厂的烟囱遮蔽、森林则被城市替代。
作为一部描写自然与生态的纪录片,难免对古老的世界有一份追忆。
我仍然认为这种追忆只是一种简单幻觉——越古老的似乎就越美好。
这只是一种现代人的乡愁。
如果没有如此先进的技术,人类永远也欣赏不到自然界如此缤纷的美。
但好在这些说教,雅克们讲述得心不在焉。
我忽然有种感觉,环保也许只是一个叙事的借口。
而他们真正关心的是,鸟如何飞行、鱼如何游动、野兽如何追逐猎物,以及用什么样的机器可以完美地捕捉到这一切。
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如何将这些画面谱写成“自然与时空的交响曲”。
电影院里的大人和孩子们91分钟都睁大着眼睛,时不时有人脱口而出“这怎么拍到的”。
无论怎么拍到的,这些画面都能激发出观众的钦佩之情,对大自然也产生一份敬畏之心。
我并不在乎旁白怎么说,而专注于电影里的野马互博、麋鹿对峙、黑熊相扑以及动物们的猎杀与逃亡。
这些都是自然界这个大舞台上,无须布景的戏剧性场景,如此精彩,如此伟大。
但可惜,这部在自然纪录片领域出类拔萃的作品,在热门IP当道的院线中……
几乎不见排片。
这倒正像纪录片里的人类世界逐步侵占动物的家园,多样性慢慢消失,电影艺术的野性也逐渐被商业逻辑驯化。
我看的那场,绝大部分是大人带孩子去接受“大自然教育”的。
我相信他们在这部电影里所获得的,要超过这个档期所有的电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