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的过程并不愉悦,甚至可以说是痛苦。不是说内容难懂,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它的内容通俗易懂,让人有种如同身临其境的毛骨悚然与恶心恐惧。我一直以为书中的情节是莫言虚构出来的,读「后记」的时候才知道,在山东高密东北乡,当年真的有这样一位名叫孙丙的猫腔祖宗因反抗德国人而掉了脑袋。
书中以非常详细的笔墨记录了大清第一刽子手赵甲漫长的杀人生涯中的三次较为特别的执刑。
第一次是跟随他的师傅进宫以“阎王闩”执刑咸丰皇帝身边犯了盗窃罪的小太监小虫子;
第二次是受袁世凯邀请,在天津以“凌迟”处刑刺杀袁世凯失败的钱雄飞;
第三次则还是受袁世凯之邀,在高密县以“檀香刑”执刑他的亲家公——抗德的孙丙。
这三次执刑,每一次都对赵甲的刽子手生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第一次进宫执刑,是赵甲与大清国统治阶级的最高领袖近距离接触并因刑罚的残忍和执刑技术的高超手法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和赞赏。这也是刽子手这个下三滥的职业第一次得到官方的认可,使赵甲从心理上真正彻底地接受了自己刽子手的身份并以此为荣。这一次执刑后,赵甲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从而得以告假回乡娶妻生子。
第二次天津执刑,是受帝国权力中心的红人袁世凯邀请,同样因为执刑手法的高超而得到袁的赞赏。也正是因为袁的赏识,赵甲得以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召见和赏赐,并荣归故里。
第三次高密县执刑,依然是受袁世凯邀请,执刑的对象是他的亲家公——将猫腔发扬光大因抗德而获罪的孙丙。
这三次执行,每一次都是由刽子手主动提出刑罚的名称和具体处刑方式,并对这三种刑罚从制作刑具到试演刑罚到最终处决案犯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很多地方读来让人忍不住胃里翻腾。可以看到,莫言在描述这些刑罚的时候没有带入自己的丝毫好恶,可以说他甚至是在不厌其烦地事无巨细地将执刑的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下来。读者如同亲临现场,见到人犯被处死的整个过程。那种生理上的恶心和心理上的恐惧被深深地烙入大脑皮层里,让人从骨子里生出一股恶寒。
书的封面有一段话:
中国什么都落后,但是刑罚是最先进的。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才,让人忍受了最大痛苦死去,这是中国的艺术。
书中有个情节也提到了这一点。德国总督克洛德说西方有种刑罚是把人钉在十字架上,跟檀香刑类似。赵甲的心理活动表示了他从心里对西方刑罚的瞧不上,无论是刑罚的名字还是执刑的方式,西方的“钉人”都不如中国的“檀香刑”具有美感。这种美,是人天性里对血腥和杀戮的嗜好。
从古至今,中国的刑罚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千变万化,但其共同的特点都是——让犯人忍受了最大的痛苦,然后才能死去。和那些稀奇古代的刑罚相比,砍头这种直接了当的死法反而是最轻松的处罚,是一种解脱。
此外,周遭的人们都热衷于围观处刑,越是稀奇古怪残忍冷酷的刑罚就越能吸引人的观看。这种热衷与刑罚的极端残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极端残忍的痛苦,一方面是津津乐道的围观。只要痛苦不降临在自己的身上,那它就是一场值得欢呼雀跃的热闹。我忽然想起了鲁迅笔下围观砍头的中国人。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让人忍不住叹息。身为封建皇权代表的高密县令钱丁,在当地也是万民拥戴威风凛凛的。他有救国抱负,却不得不对一个刽子手俯首帖耳;他爱民如子,却救不回乌桑镇一条性命;他想为眉娘保住孙丙,却在袁世凯的淫威下不得不捉拿孙丙并亲自准备行刑事宜;他一心想做名垂青史的父母官,却在百姓中失尽威严。这样一个生不如死的县令,连孙丙也不如。
至少,孙丙活得酣畅淋漓快意恩仇。听说钱丁的胡子比自己的漂亮,于是口吐狂言甚至敢与钱丁比胡子;自己的媳妇被德国兵调戏了,毫不犹豫出手把人打个半死;德国兵杀他妻儿乡亲,他远走他乡请来义和团诸位杀敌;女儿和叫花子合谋劫狱想要救他性命,他偏不苟且偷生而要轰轰烈烈地死;甚至最后要被施以“檀香刑”,他也毫不畏惧,反而认为正好青史留名。这样的任意洒脱重情重义,是钱丁所没有的,也是他所渴望和羡慕的。
再回过头想想,赵甲、钱丁、孙丙,这三个人身上的特质,其实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性格吧。赵甲的崇尚权力和狐假虎威,钱丁的热血抱负和胆小懦弱,还有孙丙的敢做敢当恣意任性,都是我们每个人人骨子里所共有的特质。
而那些故事,到底是历史的真实还是虚构的梦幻?
还有那些人,到底是艺术的想象还是你我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