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本文系对公众号“L先生说”发布的几篇文章中所提到的知识卡片法的整理和总结。
为什么我们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课程,却好像没有什么用?
这里有两个个误区:
1. 以为是记忆力不好,其实缺的是另外三种能力:联想,构建,迁移。
2. 把【收集】当作了【记录/学习】,收集是把散落的资料信息从无序变为有序的状态,以便查找和搜索,记录则是把我们的想法、思考、念头进行外部化,以便于更好地整理思维。
讨论“怎么把知识真正用起来”之前,看一看知识的根源。我们学到的知识可以分两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个概念是社会学家 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提出的。
显性知识指的是能被表述和觉察到的知识;隐性知识指的是我们察觉不到却会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知识。肌肉记忆和碎片记忆都是隐性知识。
记忆的储存模式,实际上就是神经元之间的协同。若干个神经元通过突触形成一个集团,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概念再通过突触,跟对应的图像、声音、或者其他概念连接起来,产生联想,就构成了一个个小网络,也就是【知识点】。大量的局部网络联结起来,就构成了我们整张知识网络。在这样的一张网络中,有一些孤零零的,未被链接的点,就是所谓的碎片记忆。而另外一些虽然脱离于整个知识网络,但本身拥有清晰的结构,能够自成体系的,跟某个具体的场景绑定的,则是肌肉记忆。
也就是说,碎片记忆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缺乏结构。
那么怎么激活这些占用存储空间,却无法为你所用的碎片记忆呢?L先生提供了一套【知识卡片】法。
具体来说,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1. 每天一个知识点。在弄懂的基础上,尝试自己用尽可能简短的语言表述出来。
2. 结构化,事先设定一个自己的框架。比如:本质,来源,去处,联想。做知识卡片时,务必依照自己的框架,尽可能地发散思维,查资料,不断地思考、分析、加工。结构化和触点延伸,属于横向拓展。
3. 升维整合。积累了一堆知识卡片后,可以试着将两张或多张卡片组合起来,形成一张新的卡片。升维整合,属于纵向拓展。
4. 转化行动。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每天抽出部分时间来检视卡片,并记录随时产生的任何念头,写到待办清单里。另一种是主动去思考,这个知识点如何用到生活中,跟什么样的场景是绑定的。为这个场景和知识点建立一个联系,在遇到对应的场景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
这套方法最关键的,通过思考的参与,将收集转换为记录。也就是说通过思考去记住知识,而不是刻意去复述和记忆。对信息本身的加工水平,决定了信息储存和提取的效率,对信息进行分析,让思考参与进来,把一段信息揉碎、拆开,强迫它跟我们脑中已有的概念建立联系,变浅层加工为精细加工,才能真正让笔记发挥作用,成为我们和实体世界的联结。
具体到用【知识卡片法】做读书笔记,可以试试这套模板:
如果一开始觉得复杂,也可以简单一点,尝试把新学到的知识点讲给一个零基础的人听,写清楚要点、结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