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
鱼脑中的牛的形象当然是错误的,但对于鱼来说却是合理的,因为它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然后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想象出了“鱼牛”形象。鱼的理解依赖于它已有的认知经验,所以才会想象出这四不像的“鱼牛”。
同理,对于我们来说,面对我们没有见过的事物,通过别人的讲述,也会想象出不同类型的“鱼牛”。因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各不相同,所以对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判断只能是相对的。
这个故事里,青蛙扮演的是教师的角色,而鱼扮演的是学生角色。有时我们在上课时感觉特别简单的问题,我们也讲的很清楚了,但是孩子们还是一头雾水,理解起很难。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知识之前要先了解孩子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我们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备学生就要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备学生就要掌握学生的核心需求,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基。我们为学生准备下一桌丰富的“精神”饭菜,学生能不能来吃?学生来了愿不愿意吃?学生能够吃下多少?如果我们对学生不了解,对学生的准备不充分,就容易产生抱怨:我备课这么充分,学生却没有理解,真是让人失望,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如果我们的教学时能够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了解孩子的积累的经验,我们的教育就会有针对性,就会少出现一些“鱼牛”现象,我们也就少一些抱怨,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