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木兰在要与曾家幼子订婚之前,认识了孔立夫。
姚家因为木兰拐卖被曾家相救之事,两家成为通家之好,木兰与荪亚年岁接近,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木兰对荪亚既无恶感,也无特别的喜欢。
但曾家门第高贵,曾父是当朝大官,家中殷实,那个年代讲究的“门当户对“,在木兰和荪亚之间非常合适,姚家虽不是权贵却亦是大富之家,姚父为人品行受人称赞,名声在外,曾家门风严谨,曾母和蔼可亲,特别喜欢木兰,看起来,这桩婚事再美满不过了。
“以社会上的标准而论,木兰嫁到曾家,应当算是如意”。
如果没有遇到那个人,岁月静好一切该是如何的遂人心意,可又是好幸运,能遇见那个人,让木兰同时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幸福与忧愁,快乐与痛苦竟如此之相似,那天晚上,谁也不敢说木兰是快乐,还是伤心“。
有人批评木兰,既然知道自己心上另有其人,为什么 不果断拒绝曾家的提亲。
那个时候的木兰与立夫相识不过几个月,就连木兰自己,也只是朦朦胧胧地意识到对这个男孩有着不同寻常的感觉,“刚感觉到精神上的自由,刚感觉到她以前未曾经过的甜蜜的,陶醉的,幸福的味道,这种幸福的味道里,是有立夫这个异性青年的。“
木兰受父亲的影响颇深的,姚父信奉道家思想,凡事都是依照“无为而治“的办法,木兰也认为“个人的婚姻大事,是命中注定的”,“当她在运粮河上的船上第一次看见荪亚,那么个男孩子,向她咧着大嘴微笑。命运真是把他们俩撮合在一块儿了!好多不由人作主的事情发生,演变,终于使人无法逃避这命定的婚姻!”
不要说木兰在感情上的软弱不作为,木兰坚强不弱于男儿的个性,由于父亲的呵护宠爱,以及自身的天资出众,已是当时女性中鹤立鸡群的存在。
“那个时代受过传统的良好教养的小姐,决不承认自己对男人有情爱之私,也不允许别人这样说自己,因为说爱男人就算是人品上的污点”。
不要指望人物能脱离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与时代环境的压制,即使是我们喜欢的木兰,即使是优秀如木兰般品行高远的女性,也无法像我们现代的女性那般,敢爱敢恨,社会的观念对人性的影响很深,也许一百年后,现在这些自诩勇敢无所畏惧的人们,还是会被自己的后人摇头叹息着,为什么不敢为自己的命运一博。
何况立夫并未与木兰同步。
立夫在他们相识的这个年龄,十六七的男生一心想到得是国仇家难,“从来没有想到过男女之爱,甚至对于女人的美也是无动于衷的。”他喜欢与木兰交谈,“只因为木兰懂得这些东西,并且智慧高,精神好”。
立夫一直当木兰是他精神上的知己,而且立夫心性高远,人品高洁,从不将精力耗费在儿女之情上,为人纯善,侍母至孝,与姚家二女儿成亲之后,与妻感情融洽,相敬如宾,虽莫愁总是不理解他,为他激进的文学青年胸怀,针砭时弊的性格担忧不已,立夫从未嫌弃也未抱怨,对待妻子一如既往的关怀呵护。
立夫是君子,林如斯说木兰是其父亲心目中理想完美的女性,那立夫,应该就是林语堂心目中理想完美的男性,或者直白点说,孔立夫是作者笔下完美化的自己。
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有作家自己的感情和人生阅历在里面。
比如张爱铃笔下的“九莉”,萧红《呼兰河传》的“我”,毕淑敏《女心理师》的“贺顿“,路遥《平凡世界》中的”孙家两兄弟“,这些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作者的影子,倾注了作者的偏爱,甚至完成了作者自我的升华。
而孔立夫和姚木兰,简直就像是作者经历的翻版,而立夫的一生,更是明白显露了林语堂对爱情的理解:把爱情当点心,把婚姻当饭吃。
1912年,林语堂去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认识了同窗好友的妹妹陈锦端,用他的话说,“她生得确实其美无比“,才子钟情佳人,佳人也仰慕才子,陈锦端则倾心于林语堂的博学多才,爱他的“英俊有名声”。
可惜两家社会经济地位的悬殊,陈锦端的父亲明确告诉林语堂,他已为爱女订亲,但陈父欣赏林语堂的才华与人品,将自己好友的女儿介绍给林语堂。
廖父是银行家,当时名望很高,廖家门第也不低,但廖父倒也很满意陈父的提亲。
多年之后,林语堂始终不能忘怀陈锦端,想想多酸楚,他心中至爱陈家姑娘,却要和陈家隔壁的廖家姑娘订立媒妁之约,谈及此事,他不无感慨:“在那种时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
幸而廖翠凤始终心如磐石,知道林语堂心有所属也毫无芥蒂,连他们的女儿都知道父亲一生爱恋是陈家姑姑,为自己母亲敏不平,廖翠凤只微微一笑,让女儿不要攻击父亲,“他一生因为此事,心中也很苦。“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后人羡慕廖翠凤其貌不扬,却能得林语堂这样才貌双全的男人一辈子的呵护和疼爱,却没想到廖翠凤是何等与众不同的胸怀。
当初廖母和女儿说:“语堂是个牧师的儿子,家里没有钱。”廖翠凤很干脆又很坚定地回答:“穷有什么关系?”
试问,有这样坚定而诚挚的心怀,即使廖翠凤没有陈锦端的美貌和才华,何尝不是优秀的女儿家。
所以,《京华烟云》中,林语堂将处处不如自家长姊的莫愁配给了孔立夫,莫愁有着世俗的智慧,有时候还会显得过于世俗,正如非常欣赏孔立夫的老师傅大人也认为“孔立夫简直是红硬木,是破不开的,但是他需要以柔来克。他跟莫愁的土相配,比和木兰的金相配还要好。”
孔立夫一生为了抱负奔波,也不为五斗米折腰,没有莫愁的安于贫困和勤于持家,也就没有孔立夫放心的后援。
正如林语堂在国外求学时,经济困难之时,是廖翠凤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
木兰对于立夫,是值得尊敬和仰慕的女性典范,是值得真心对待的大姨姐,除此之外,别无他想,虽然偶尔会觉得如果莫愁有她姐姐的见识就好了,但并不影响他们夫妻之间的和谐。
林语堂一辈子惦记着自己年轻时候的爱人,老了都不忘打听陈锦端的消息,廖翠凤当然知道林语堂的心,但她并不吃醋和嫉妒,有时还会开玩笑地对孩子说,林语堂是喜欢过陈锦端。
他们之间,一直彼此信赖,廖翠凤相信他,他娶了她就会好好待她。
林语堂一生婚姻幸福的秘诀在于,他懂得取舍,知道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遗憾,唯有把爱过的人放在心里,怜惜眼前的人,珍惜已经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