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朋友感概,上班几年之后,就发现工作能力到达了瓶颈,感觉自己没有成长的空间。常见的结果就是,除了腰上的赘肉和脸上的皱纹在不断的增长,工资和职位,就像被冰封在冰箱的冷藏室一样。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工龄的拉长,成长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和模糊。
但是成长,真的跟年龄有关系么?
对于这个问题,李笑来对于徐小平的一句评价给了我很大启发。他说徐小平给他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么大的年龄还在快速的成长,每隔几个月他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都会有很大进步,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其实,成长并没有那么多限制,更与时间、年龄无关。在我看来,成长,就是不断的突破自己,是一次又一次的“离家出走”。
一、你的擅长,正在困死你
就像从低矮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的不只是水一样,你的成长,也不能永远指望你的擅长。
成功可以带来愉悦感,但不一定能带来成长。擅长也正是这样一点点困死你。
比如练习吉他,如果练习或者上台表演已经熟悉的曲子,弹奏成功的体验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愉悦感。而大脑就在这种愉悦感的刺激下,驱使身体不断重复弹奏这首曲子,而那些难度更高,弹起来不顺畅的曲子,就容易被你束之高阁。最终,你的水平就与那些熟知的曲子绑定了,很难再提高。
就好像家是停泊的港湾,你所擅长的东西,也是你获得愉悦感的港湾,在那里你就是the King。但是如果你不跳出这个港湾,去开辟一片新的海域,那么你的港湾永久就只有那么大,你的成长空间注定会被锁死。
所以,如果你渴望成长,就必须适当的远离你所擅长的东西,适当的跳出100%的安全感,去尝试那些你不曾体会,不曾感受的世界。
成长永远都是奢侈品,不会属于那些听话的乖孩子。
如果你不走出家门,你就无法领略这世界万千的风光。为了成长,你应该做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一次又一次。
二、试着认识每一个你看到的人
想一想,此时,你已经远走他乡,踏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你的第一件事是干什么?
当然就是结交陌生世界里的朋友。因为陌生世界里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帮你在这站稳脚跟,开枝散叶的有缘人,谁又会拒绝可能的缘分呢。
所以,你看那些快速成长的人,往往都很乐意交朋友,很少一个人吃午饭。
而且不知道你有没有怀疑过,为什么很多好文章或者牛人经常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之前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blablabla......好像他们所有的内容和干货,都是从跟朋友聊天中获得的。
因为人与人的差别,在于所处的环境和头脑的认知。所以跟朋友聊天,互通有无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了解相对陌生的世界,获得相对陌生的认知的过程。
对于陌生世界和认知的探索,就是对于成长的探索。
如果你渴望成长,你应该试着认识每一个你看到的人,不论是金融圈的高级白领,还是物流圈的快递小哥,尝试着主动上去聊两句,试着聊聊那些困惑着你的问题,他们如何解答,谈谈那些富有争议的话题,他们怎样回答。
正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是一个角度。如果对一个问题,你能经常加入新的角度,生发出新的观点,这便是你想要的成长的开始。
三、努力搞清楚你所在的环境
所谓成长,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并在此立足,生根发芽,有一番作为。
那么当你来到了新环境,就需要搞清楚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是在美洲还是非洲,贫穷还是富裕,豆腐脑是甜的还是咸的。
这非常重要,这直接决定了你在这个新的世界采用什么样的生存策略。很多人抱怨没有成长空间,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搞懂,他到底身处在怎样的环境。
比如你的老板脾气很大但是爱听真话,如果你没搞清楚,用自己炉火纯青的溜须拍马的技艺伺候着,估计没多久就会被排挤成公司的边缘人物。
再比如你的领导很喜欢别人的赞扬和肯定,而你非要表现自己大义凛然,刚正不阿的直接给领导提意见,指错误,领导就算不给你缠小脚也会给你穿小鞋。
为了快速成长,如何尽快搞清楚环境有哪些特性就变得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
001 虚心请教
多向这个环境中的朋友或者认识的人虚心请教。其实在新环境中,最需要了解的,往往是一些潜规则。是否知道潜规则,往往是区分菜鸟还是老司机的重要分界线。这些潜规则,百度不会告诉你,但朋友会。
002 模仿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学习也都是从模仿开始。当你决定开辟一片新的环境,不妨从模仿这个领域里的牛人开始,在不断实践中不断感知环境,并体会榜样行为方法的智慧之处。
003 低成本试错
很多时候,有些关键节点,如果很难通过其他人获得准确信息,就需要你提前进行低成本的试错。比如你想去读一个MBA,但是价钱很贵,最好不要那这么一大笔钱冒险。你可以先低成本的找到相关教师其他的付费课程或者往年的视频课程,看看对自己是否有价值,再做打算。
其实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过程。每成长一步,都是向你能力圈外跨出一步,直到通过反复的打磨,你的能力圈扩大了。这个时候,你就要向当下的能力圈外再跨一步,再跨一步。
所以,一直成长的人,就像是不安分的孩子,每次回家,都是为了新一次的出发。一次又一次的把家的范围变大,再一次又一次的离家。
走,带上手机和身份证,我们“离家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