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南京城东有个“半山园”,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北白塘,清溪路附近。此地为城东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恰为半途,因以得名“半山”。
半山园原来叫做“晋谢公墩”,是东晋谢安的故居。
北宋王安石曾经在南京出任江宁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南京市市长。他从丞相的官位上辞职之后,又回到了南京,在半山园建了宅子,隐居于此。
- 02 -
元丰七年(1084)七月,拜王安石所赐,被贬到全国各地四处浪的苏东坡途经南京,来到半山园拜访大病初愈的王安石。
据朱弁《曲洧旧闻》载:
东坡自黄徙汝,过金陵,荆公野服乘驴谒于舟次。东坡不冠而迎揖日:“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荆公笑日:“礼岂为我辈设哉!”东坡曰:“轼亦自知,相公门下用轼不着。”荆公无语,乃相招游蒋山。
金陵渡口,风尘仆仆的苏东坡,见到了披蓑戴笠、骑着毛驴的王安石。
苏东坡顾不上戴帽子就去迎接他,作揖说:“我今天穿着村野衣服见大丞相。”
王安石笑着说:“咱们之间还用讲什么礼数吗?”
苏轼回怼了一句:“我也知道,反正丞相你的门下是用不着我的。”
王安石无话可说:“不如我们去看风景吧!”
苏东坡和王安石在南京相伴游山玩水、谈诗论佛,度过了两人一生中最甜蜜最温和的一段美好时光。
苏轼对王安石的治学、文采大加赞赏,直到离开南京4个月后,还在不断“为他写诗”:
骑驴渺渺入荒坡,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石送走苏东坡后,对人说: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 03 -
吃瓜群众吃惊到手上拿的瓜都掉了:这是什么骚操作?世纪大和解?
要知道,几十年来,朝堂上的苏轼和王安石向来都是死对头啊。
苏轼当年参加“高考”时,锋芒毕露,凭“文义灿然”收获了一批考官粉丝,给他打了高分。当时已经位列高官的王安石却斥责苏轼:“完全像战国时的文章,如果我是考官,一定会革除他。”
后来苏东坡当上了监官诰院,主管官吏凭证文书的颁发,对王安石的诡论非常不满,在对刘敞的祭文中拐弯抹角讽刺他,后来更是竭力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二人时常见面,相互挖苦、贬低成风。比如有一次,两人来到一片碑林,见一处石碑有点倾斜,王安石便说:“此碑东坡想歪!”苏东坡当即反唇相讥道:“当初安石不正!”。
王安石几次要求神宗罢黜苏轼,说对苏轼要像调教“恶马”:
减刍秣,加笞扑,使其服贴乃可用。
苏轼:既然京城容不下我,你把我流放了吧!
两人的交锋以苏轼自请外放而告一段落。
- 04 -
再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入狱。
平常与他交好的保守派大臣都噤若寒蝉,当时连苏轼本人都已经屈打成招,反倒是被他称为“奸邪”的变法派代表王安石挺身而出。
当时的王安石已经是一个被皇帝和百官厌弃的人,隐退南京,远离朝堂。受尽攻击遍体鳞伤,又痛失爱子家破人亡。
他为昔日的政敌苏轼重出江湖,冒险向皇帝上书:
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苏轼因此逃过一劫。
距离南京相会两年后,王安石病逝。
当时是旧党当政,司马光主张对王安石“尚宜优加厚礼”,因此追赠太傅称号。此时苏轼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了这则诰命:《王安石赠太傅制》。
苏轼在这篇制词中,对曾经相爱相杀的王安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 05 -
王安石质朴,节俭,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有极高威望,且是历史上惟一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
苏东坡为人旷达,幽默机智,他在各地的游踪、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
就文学成就而言,两人同列“唐宋八大家”,都有传世名篇流传至今。
讲到这里,两人究竟是敌是友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
一生若能得一个这样针锋相对、相爱相杀的敌人,胜过多少酒肉朋友。
当我们漫步在南京半山园,或是登临紫金山(又称钟山),走到金陵渡口,或许能够联想起当年的王安石和苏轼是怎样的风采。
钟山晚步
宋·王安石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江宁(今南京)对于王安石来说有着特殊的缘分,他两次在江宁料理父母丧事,一生二任江宁知府,晚年更是在江宁生活了九年,最后终老江宁,葬于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