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宋真宗安排一个身边近侍来到李沆家,向李沆宣示“欲以刘氏为贵妃”的诏书。
李沆看过诏书后,当着使者的面,把诏书伸向旁边正在燃烧的蜡烛,等彻底烧成灰后,气定神闲地说:“你只需回复陛下,臣李沆认为不可便是!”
在帝王社会,皇帝是“金口玉牙,一言九鼎”,面子比天还大的主,一般的抗旨就是死罪,可李沆竟然当面焚烧了诏书。
这是想诛连九族吗,还是脑子出了问题?可李沆竟然镇定自若,仿佛根本不是个事儿,这究竟为什么呢?
李沆生于947年,出身官宦世家,“少好学,气度宏远”。980年考中进士,先到地方任职,表现出色,深受地方官赞赏。回京后,参加相府组织的“约束边将诏书”考试,因文章出类拔萃,让宋太宗大为欣赏,“命直史馆”。
宋朝的官员俸禄优厚,一个人做官,能供十多人衣食无忧。但李沆却是家里一贫如洗,还欠了一屁股债。宋太宗得知他既廉洁自律,还经常用薪资接济穷苦人家,很是感动,特地赏赐三十万钱让他还债。
987年,李沆和翰林学士宋白一起为皇上举荐人才。由于宋白把关过严或其它原因,致使大部分举子落榜,引起不少非议,但无一人指责过李沆。因为李沆按章办事,严于律己,已经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李沆任职谨慎细致,任何行动都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在他这里徇私办事。正因为他勤于政事,忧国忧民,宋太宗安排他考察吏部官员,他更是一丝不苟,让宋太宗赏识他的公正无私。太宗曾在一次宴会后,目送他离开时,向周围人说道,“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这无疑是对李沆最高的评价。
太多的时候,一把手的评价基本可以盖棺定论,何况九五至尊的圣上?但李沆的所作所为不是表面文章,除了工作“光明正大”,他的生活简朴,也让其他人不得不赞赏。
历史上记载,李沆从来是“不修相府”。院墙年久失修墙皮脱落,他看不见,屋前种药材的栏杆坏了,更是熟视无睹。有人劝他怎么也该把家里整治一番,李沆说,“我不是没钱修房,但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缺陷,岂会事事圆满如意?鸟儿有枝就可栖,我现在有个院子,就很满足了,又何必再修房?”
李沆的家院小而狭窄,“仅容旋马”,宋真宗一次骑马过来,转弯时马头竟然撞在了墙上。真宗赏赐银两让他修房,他却分文未动转给边关做了军费。现在洛阳匾额博物馆陈列的“旋马家声”匾,就是明证。
面对内外交困、风雨飘摇的国内国外形势,李沆从没有考虑过丝毫自己的得失,以殚精竭虑的态度,把国家的利益做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被宋太宗器重,又与宋真宗有师徒之交,而且情同手足,但从未打算过利用这些关系当宠臣、谋私利、除异己,也从没有内心膨胀、目中无人、飞扬跋扈,完全配得上“正大光明”。
宋真宗因李沆从未有过密奏,就问他:“别人都有密奏,唯独你没有,为什么?”李沆回答说:“臣蒙皇恩授以宰相之职,有公事就公开说明,何必用密奏的方式?一般密奏的大臣,不是说人坏话,就是谄媚之人。臣平常就憎恨他们,怎么能明知是错还照样去做呢?”李沆是在用自己光明磊落的言行,启示真宗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从一开始就杜绝奸佞小人的谗言。
其实,宋真宗让内侍到李沆家里传旨,就是想让李沆在“立刘氏为妃”上网开一面。李沆知道皇帝的心思,也许不想给真宗留下不好的证据,只好付之一炬。
说起来刘氏,也是可怜之人。她叫刘娥,出生后不久,便父母双亡,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稍稍长大就被生活所迫成了歌女。
刘娥不但歌声婉转动听,还善于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很小就嫁给了蜀地一个叫龚美的银匠。
龚美带她离开家乡,到东京汴梁谋生,没想到做买卖赔了本,生计更加困难,龚美就打算将刘娥卖掉,再嫁他人。
这时,宋太宗第三子赵恒(即日后的宋真宗)的指挥使张耆,将刘娥推荐给赵恒。赵恒一见刘娥,大为喜爱。那年,赵恒14岁,刘娥15岁。
宋太宗得知刘娥藏在赵恒身边后,立即令赵恒将这个出身微贱且来历不明的女子赶出王府,迅速和潘美的女儿成婚。赵恒无奈,只得偷偷将刘娥安置在张耆家中,不时私会。为避嫌,张耆另选了一处宅子安身。
在这期间,刘娥没有哭闹纠缠,安心读书学礼,为日后帮真宗处理政务,打下了基础。后来在真宗病重和仁宗年幼期间,刘娥把持朝政11年,还曾穿龙袍参加册封,直到临终前一个月才还位于仁宗,在历史上留下了诟病。
对于严格遵守制度的李沆来说,即使同情真宗,也不能让来历不明的刘娥由美人直接升为贵妃;对于宋真宗来说,宫中最宠爱的除了杨淑妃就是刘娥,尽力为刘娥争取名分,也能安放自己一颗亏欠的心。
手焚皇帝诏书,这可不是谁都有勇气能够做到的,但是李沆却以斩钉截铁的方式告诉皇帝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不仅是由于李沆身为宰相,做事向来正大光明,而且也是真宗非常敬佩李沆,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
纵观李沆一生,论气度,他不如范质一样忍辱负重,论资历,他不如赵普一样开国有功,论为人,他不如寇准一样刚烈执拗,然而一千多年过去,没有人能评论说李沆身上有一个污点,称之“圣相”,当得上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