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招生,我被安排在初审,相比前几年负责招生,这工作还是比较轻闲。二日得来有空,翻阅了一本热门书,关于人物传记,李翔的详谈沈鹏。这过程中了解了沈腾自己的成长过程,创业经历以及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我听说读人物传记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自省与反思的过程。确实在这薄薄的100多页能感受到跟这个时代优秀的价值创造者做一次精神上的长谈。
看完的第一感受是,我们是真正在创造价值吗?很多时候每天各种忙,忙都是在不断的内耗,创造各种各样的熵。而这些各种各样的熵正在慢慢的吞噬着我们,也让我们感受着内卷。这也是为什么在有些事情上,在外人看来,我并不是积极主动的,因为在我的观念里,为了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很多东西非必要,是可做可不做的时候,我会选择不做。就像是一杯水,有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大杯来装水,甚至满杯的运作,或是无限畅饮,也就是加班。有的时候我们要1/3,那么就应该换做是小杯来运作,实现一种动态的平衡。
从李翔对沈鹏的访谈中,沈鹏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词。提醒我不能只关注自己。得动态关注这个行业的基本面是什么情况的,眼前该瞄准什么样的目标,知道大节奏是什么样的,未来几年应该是什么样的。得知道发力点,知道其他人是怎么做的?长板和短板是什么?不能只关注自己,不关注行业。我发现我自己对这方面就是不够关注,只关注自己,追求自己认同的东西。他很少去看一看同行在做什么?其他人在做什么?所以也对自己要提出一些要求,比如说以周作为单位去关注大佬们做了一些什么,在研究什么。
事在人为和人因梦想而伟大。我们从事教育行业一定要有梦想。需要有教育情怀与牺牲的精神。这些我觉得是骨子里说要保留的。但是具体在做事的时候还是需要接地气。比如说黄峥留过学,在谷歌工作过,但做了拼多多就非常接地气。接地气应该是能够真正的换位思考,能够真正的理解孩子本质的需求,了解老师的需求。甚至还涉及到人性深处的东西。这就让我想到。除了需要尊重人性做管理,有时候还要迎合人性去做管理。和人聊天不能去聊一些面上的东西,还要引导式的去打开他人的心结,更坦诚的聊清楚这个动作的利弊,来更好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要学会打开自己的视野,创造机会去开天眼。沈鹏利用各种时间各种休息日去上各种"培训班。"其实是在感受一种状态,看到他人的变化,其实你从他人身上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因为他掉过的坑,走过的弯路,你用近距离旁观的方式都看到了。可能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但是在现在互联网时代,又有什么你想学而学不到想了解而了解不到的呢?
看到自驱力与执行力。又让我想到《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值得我们再次学习,甚至可以作为学习坊持续规模化的培训。沈鹏的以战养兵的培训方式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也就是说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慢慢的沉淀下来。每个人的个体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有的人天生是有自制力的人,是有愿景的人。自然就会变得更优秀。即使是同样一个人来的时候的状态,心态不一样,几年之后差别也会非常大。所以说招人要谨慎。
要重视使命和愿景的力量。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我的前领导,我非常尊敬的师父,她就非常强调使命,愿景,价值观。每次周会都给所有的老师。推行幸福的价值观。教师的使命,幼儿园的愿景。这些东西无形中把大家拧在一起,拴成一股绳,大家践行,捍卫,向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前行,所以幸福文化是非常和谐向上的。对于文化我觉得要认真对待,使命,愿景,价值观要定得非常严谨,就像给自己小孩儿从起名字到过生日都要挺在乎的。
看创造者们的生活。了解一些经验方法和挫败,就像自己又体验了一把,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