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垚
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 泰戈尔(Tagore)
1
现在的你可能正当“弱冠”至“而立”之际,是精力最为充沛、创造力最强的青年时期。这段时期的你已经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身应承受的责任,也已经知晓并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与理解,已经形成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
《论语》有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或许这也正是许多人心中设想的完美人生模样。
现在社会好似已经约定俗成,我们“18岁成人,22岁大学毕业,25岁工作稳定,30岁之前买房结婚生子,35岁之后人生轨迹就会定型……” 。我们的人生就这样被简单地划分成了几个时期,每个时期里都有好像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否则,就会显得另类,因为违背社会主流意识,于是你的潜意识中不自觉地就会有遵循的迹象。
于是你似背负着好几个任务重担,在人生这一路上你就像升级打怪一样,过着一个又一个的关卡。你拼命奔跑,力求不掉队,人生的每个阶段,社会上通行的各种象征符号,你都会努力追逐,一旦停滞、努力不见效果你就会焦虑、害怕。特别是在信息泛滥、传播迅疾的自媒体时代,这些作为热点、痛点的话题会不着痕迹的出现,他们贩卖着焦虑,你也常常因精神力不够强大而中招。
是不是,我们的人生就只能如此选择?
是不是,我们就一定要遵循这样的时间表?
2
一直以来,我常常会将“感谢相遇”挂在心里,因为我“漂浮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方式,这一路上,我遇到了一些人,也幸运的当了他们的以“人生”为主题的听众。
有这样一位auntie(她八十多高龄,她不喜欢我喊她奶奶,喜欢我叫她bird,aha~)。她有时候会经常跟我碎碎念她的这一路走来,她生于战争年代,经历过日据时期,她很小就跟随父母漂洋过海到了另一个国家,从此在那里定居生活。小时候为了留在那里,她学习当地多门语言也会耍一些小聪明,当然她成功的通过了测试。因为父亲早逝,她一生都尊敬且非常听从甚至是顺从母亲的话语。她从小帮忙操持家务,承担起养家的重担,懂会计成为她赖以谋生的技能,她开过公司办过厂,有过辉煌时期。与她闲聊的过程中我大多时候扮演者听众的角色,她反反复复的讲,我也不厌其烦。她独居,一生未婚,这并不是她没有这个意愿,她也相看过几个不错的对象,也差点就成婚,在这些过程中她始终顺从着母亲的意愿,包括黄了那个差点就成婚的香港珠宝商。
她曾多次向我说过她的梦境。在海边,她穿着粉红色的婚纱,旁边伴有七个仙女伴娘,当她每次走到新郎面前时,怎样都看不到新郎的脸,她的梦境也就此结束。她乐呵呵地跟我说着她的前大半生,有时候还会恶作剧的忽悠我别结婚,单身生活的好。但我是能感知到的,她内心中也曾有过对婚姻生活的幻想与渴望,尽管她这一路走来生活过得不差。
说到这里,你我也不能就此断定,认为结婚就是好,不结婚就是差。因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东西很难说,婚姻围墙内外绝不能仅用简单的“好坏”二字就能“盖棺定论”。
这本就是个多元的世界,每个人的生活与活法当然就应该是多元的、可以多重选择的。而不能单单凭借几个词、几件事就能去评判人生,也绝非是简单地设定好人生时间表就可以,而应是遵从你自己的节奏与选择。
有些人很幸运在读大学时甚至更早就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些人人生过半都还未搞清楚过甚至都不曾设想过自己想要什么;有些人一路坚定意念努力前行,却在某刻突然改变了想法与方向;有的人选择生子,过着不婚生活;有的人结了婚,选择了丁克生活;有的人感情泛滥,内心却一直挂着一个不可能的人;有的人明明彼此相爱,却没有在一起。
你看,生活就是这样丰富多彩,并且常常不接受设定。因而不必羡人有,怨己无,不必过多的焦虑与纠结,就如加措活佛所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前提是你起码得有能遵循你自身该有的节奏的意识与能力。
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时区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步程。如之前非常的一首诗所说,诗歌如下:
有些人生来就很轻易地拥有他人需要努力奋斗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都可得或得不到的财富与机遇,也有些人大器晚成。如果你因此就自怨自艾,怨天埋地,那你就真是意识欠缺了。
就像李宗盛的那首《给自己的歌》所唱“想得却不可得,奈人生何;舍的舍不得,顾著跟往事瞎扯;你发现时间是贼了,早已偷光你的选择”。很多事,我们急不得,也求不得。能做的只有厚积薄发,只能尽可能的稳住自己的节奏,迎接命运为你我安排的时区,绽放属于你我的精彩瞬间。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and in your time zone destiny set up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