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出不穷的“拼爹”背后,正说明财富、资本以及声誉等,正成为社会的垄断资本,有钱无钱、有权无权或者有名气还是没有名气,直接决定着本人和后代其头顶上的机会天花板有多高。
大学毕业就顺利进入职场的高就业率时代一去不返,曾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抢得的大学学历,也不再所向披靡。
实际上,并不是大学生贬值了,而是人力资源的流动不再是铁板一块了。和以前相比,大学毕业后被国家分配到全国各地,在每个岗位上,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才干。现在,大学生全凭自己的资源找工作,选择留在人才集中的大城市,意味着不一定能找到心满意足的工作;选择去急需人才的地方基层,则意味着要经过更长久的磨练方可实现人生价值。
我们看到,关于大学生待业的新闻,几乎绝大部分发生在大城市中,就是这个原因。当人,除了大学生自身的选择,大学教育水平严重脱离实际也是一个罪魁祸首。
高校扩张这个决策,一方面是改革之举,另一方面,和中国的整体改革一样,也是不完全的政策。表面看来,它降低了高校进入的门槛,精英教
育逐渐想平民教育过渡。但是,高校扩张也导致精英教育的泛滥。高校扩招,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是各类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专业。各种时髦的、传统的以及西方的专业,还没来得及接受论证,就迫不及待得挤进大学的课堂。师资力量匮乏,免不了临时抱佛脚,历史专业的老师培训几天,摇身一变就成了社会学专家。浮躁是一种比矜持更容易传染的情绪疾病,大学校园也未能幸免。
对于有幸借着“高校扩张”东风的学生来说,扩张并不意味着大家都好。由于他们高考成绩不够突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他们懵懂地被选择了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专业,当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滋生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侥幸憧憬。
高校教育这等“百年树人”的大事,岂能一口吃成个胖子,慢工细活变成了“短、平、快”。其结果是教育与市场脱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是落后与市场,就是超前太多,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错位——企业所需人才短缺,大学生就业难。
接着说另一个导致大学生不再“值钱”的原因,那就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平衡。就业与经济发展周期有关,当一个国家经济结构不平衡时,也会导致结业问题的发生。
短短的30年时间,中国完成了与市场经济的接轨,而西方国家用了200年。用30年浓缩、积累200年的改革进程,这是后发优势,但只要改革精神退缩,安于现状,情况就会失控。
在中国,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以及劳动力等价格等明显被低估,这些低沉本的资源禀赋曾经是中国制造的优势。时至今日,中国经济仍然带着“制造”的帽子。这种历史原因造成了中国经济对复制与低价的过分依赖,反过来,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始终停留在低级别水平上。拥有大学文凭的高素质人才,似乎并不能尽其用。
只有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有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时,人才结构的中间层次才会逐渐增多。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中国制造的经济模式,大力发展服务业,中高低端都要发展才能解决问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向。
当然,方向既定,过程却依旧漫长。高考,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出现暂时性的偏离轨道。这本来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决定社会各阶层流动的阶梯,但在转折时期,高考之后,“世袭”却卷土重来,拥有家族资源的孩子们,会感到空前幸运,他们父辈积累的资源和人脉会直接转嫁到孩子身上。
有关系、有路子的大学生,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找到一份在外人看来还算体面的工作。而没关系、没路子的大学生,又开始重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旧况,与高考不同的是,大学成绩单已经不能决定他们的前途。公平竞争,这个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心中固化的基本观念,很容易被残酷的就业现状瞬间瓦解。
当然,排除家族资源之外,也并非所有大学生都在进入社会的第一堂课表现得一塌糊涂,总有一些人表现良好,而且他们也并没有“官爸爸”与“富爸爸”。偏激一点地认为,这些不凭资源也能找到好工作的孩子们,除了幸运之外,没有别的理解。
这是情绪化的说法,实际上,具体到大学生个人,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技术层面的原因。
第一,观念的改变往往要比物质世界的改变艰难得多,即使强大的外力已经将承载旧式观念的物质世界改变得面目全非。“精英教育”的隐退速度
,远远不如策马扬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速度。大学生就业艰难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但父母包括孩子的就业观念还处在“天之骄子”的理想状态,他们无法接受本来在金字塔的“教育马车”在塔中央甚至更低的地段戛然而止。过度的偏执使得一些大学生患上眼高手低的“精英症”,但企业并不欢迎“精英症”患者。
第二,大学里的日子,总比高中或毕业时过得快一些。仁慈的老师、宽容的校园以及可以大把挥霍的青春时光,自制力差的学生一不留神,就跑偏了。浑浑噩噩,一晃四年,到头来,你交给企业的简历,或许只有一张勉强过关的必修课成绩单......
那么,只要改变观念,严格律己,平等竞争尚有生存余地,这是社会留给大学生的一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