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米燕的成长轨迹为主线,写在大山里长大的60后、70后女孩的命运。
宋家湾的老宋家,前所未有的团结在一起。生产队长不便参加,因为他是党员。宋柱一家本不爱惹是生非,借口要准备婚礼,避开了这一场闹事。迎娶米香的日子定在农历八月十四,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现在也确实不愿意节外生枝。
宋翠花的亲哥哥宋大锤领头,齐聚了宋家湾各户男丁,浩浩荡荡开往离镇上不远的李院队,朝修钟表的家里杀过去。这一行大概20多人,手持扁担、钉耙、锄头等各式武器,决心要把修钟表的家砸个人仰马翻。
红木棺材放在堂屋外面临时搭起的棚子里。农村里有规矩,死在外面的人不能抬进屋里,何况宋翠花根本不是他们家明媒正娶回来的。
宋大锤“噌”地站到放棺材的长条凳上,挥舞着手里的铁镐,大声叫嚷:“姓李的,你给我跪下!你还我妹妹来!你这个强奸犯!”修钟表的自然不愿意跪下,他涨红着脸解释:“我不是强奸犯,翠花跟我,是相好的。”
宋大锤哪里肯听,从凳子上跳下来,“啪啪啪”左右开弓给了他几个耳刮子:“听你胡讲!我妹妹她怎么会跟你相好!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的样子!”他大手一挥:“给我砸,出了问题我兜着。”
宋家湾的男人们,平时都看不上宋大锤,嫌他傻,爱吹牛,讲话天一句地一句的。可是今天,大家竟然都听他的号令。男人们冲进老李家屋里,乒乒乓乓砸了个底朝天。
修钟表的母亲,吓得脸色惨白,护在儿子跟前;老父亲偷偷溜走去喊人了。不一会儿,李院队的老老小小都来了。年轻人也拿着各种把式,老弱妇孺们是来看热闹的。
眼看两边就要展开混战,修钟表的刚刚失去心爱的人,现在又碰上这样的闹剧,他又气愤又担心,“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求饶:“求求你们别闹了,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翠花没了,你们怎么着我都行。且先让我把翠花的后事处理了,你们要怎样便怎样——你们去派出所报案吧,别再因为我,误伤其他人。”
刚刚还义愤填膺的一群人,看到这儿,竟都静了下来。他们也知道,人死不能复生。现在砸也砸了,一个大男人都跪下求饶了,大家也就解了气。
宋大锤跟个人物似的:“你知道是你的错就行,好好安葬了我妹。打个拜台立个碑,葬到你老李家的老坟地里。否则我跟你没完。”修钟表的连连答应。宋大锤看都没再看那大红棺木一眼,就领着一队人回去了。
宋家湾还没来得及为翠花的死难过,就开始忙着帮宋柱家准备喜酒了。
八月十四,正值大别山仲秋时节,“数树深红出浅黄”,山上的色彩,比春天里还要丰富。迎亲的队伍和送亲的队伍,都挤在老米家前面田垄边的小道上。金色的稻穗,映着米香大红的嫁服,显得格外喜庆。米香扑了点粉,打了胭脂,头发梳成两个粗粗的羊角辫,脸上白里透红的。
米燕今天才发现,二姐长得真好看!看来还是娘说得对:每个女娃,在当新娘子的那个日子里,是一生中最漂亮的时候。看着二姐陪嫁的金丝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忽然好期待自己出嫁的那一天。等她意识过来自己在想什么,不觉羞红了脸。
第二天,宋柱跟米香一块儿“回门”,又恰巧是八月十五,小爷爷小奶奶家的两个姑姑也都回来了,家里热热闹闹的。米会计和老伴忙碌着,心里是放松的:二丫头总算是体面地嫁了。米燕知道,虽然爹娘嘴上都没提,但心里肯定都在想同一个人:米英。中秋节是农村除农历年以外最看重的团圆的日子。如今,一大家子都在,就缺米英了。
米绍鸿去村里买酒回来,捎回了一封信。米燕顾不上吃饭,偷偷去墙角拆开信读了起来。信是米英寄回来的,随信一起的,还有两张老相片。米英说,走的时候,她怕自己想家,就把这家里仅有的这两张相片随身带走了。她去照相馆重新洗了两张留着,把这两张珍贵的底版再寄回给家里。
米燕从来不知道,家里还有这样的相片。一张是全家福,爷爷也在相片里。米燕那时候大概五六岁,母亲搂着她,坐在前排;另一张,是米燕和哥哥绍鸿的合影,米燕那时候留着短发,看着跟男孩一样。
趁娘到灶房盛饭的时候,米燕迫不及待地把信的内容告诉了母亲。
“娘,这两张老照片是什么时候照的啊?我怎么从来没见过?”米燕问。
娘接过照片看了一眼:“这是你爷爷七十大寿的时候,你叔给我们照的。一直放在抽屉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你大姐拿去了。”
“那时候,我怎么看着跟男孩子一样啊?”米燕有些尴尬地问。
“你啊,从在我肚子里就跟男娃一样,没有一刻安分。出生以后也是。”米燕娘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你现在除了头发长一点以外,不还是像男孩吗?胆子肥得很,什么都敢说、都敢做。”娘说着去了堂屋,留下米燕呆呆地站在那儿,手里还捏着那两张老相片。
傍晚的时候,米香跟着宋柱回家了。米燕送了好一程,她还有点不习惯,二姐就这样成了人家的媳妇。“以后二姐就不给咱家里干活了?”她问娘。娘说,嫁出门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她的光景就在宋柱家了,自然要给宋柱家干活。
没过几天,米香跟宋柱俩找了个三轮车,去镇上店里把缝纫机和布匹全部拉回来了,店面退了,别人做的衣服还没拿走的,米香买了几包好烟,嘱托隔壁的店面帮着关照下。
看着米香扛着锄头跟在宋柱后面去地里干活,米燕想:难道从此,米香的生活,就是在大别山里的这片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吗?年轻一代,还是要跟母亲那一代人一样吗?好在米香的脸上,并没有不愿意的样子。她天天开开心心地,跟队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一块儿说说笑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关键的,宋柱对她,那是好得没法挑。邻居们都羡慕米香有福气,找了个知冷知热的好男人。
中秋节刚过,米军就知道了爹娘要把她许配给表哥石头的事了。她大哭大闹了一场,坚决不同意。可是米会计发起了狠,拿起扁担,说再不听话要打断她的腿,吓得米燕赶紧护在三姐身上,劝三姐先别说不,慢慢再想办法。
好在小舅倒是通情达理。小舅说,让三丫头再想想,真不愿意就算了,咱不能把孩子往死里逼。小舅家的女儿在上海打工,中秋节的时候回来了一趟,小舅说,如果米军想跟她一起去上海,倒也挺好。一来见见世面,二来也可以挣点钱。
米军早就不想在这个家里待了,她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衣裳,就跟着表姐走了。
米绍鸿也给大姐米英发了电报,说在家里实在没什么挣钱的途径,他要去他们干活的窑厂打工。大姐回复说可以,有个娘家人到身边来,她可不高兴坏了。
米会计虽然不愿意绍鸿踏进大姐家的门,可是,绍鸿已经19了,赚钱娶媳妇是正事。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便孩子们去了。
写一篇农村题材的小说是我的夙愿。沐儿感谢您的阅读和喜欢。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