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黄州者,没有不亲近东坡赤壁的。此境有岩石突出宛若城壁,呈赭红色,故被称赤壁。自唐代杜牧、宋初王禹偁贬谪黄州之后,赤壁之名日甚。至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贬黄州书写“赤壁二赋”、“赤壁怀古”后,遂使“文赤壁”名扬天下。清康熙末年,始更名为“东坡赤壁”。
将脑海里的典藏与眼里的东坡赤壁对应,这样的观摩于我辈乃习惯使然矣。
这东坡赤壁,其楼阁始建于西晋初年,历代亦多次修葺或重建,现有面积五百余亩。建筑物计有二堂:二赋堂、雪堂;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阁、留仙阁;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览胜亭、望江亭、羽化亭。
二赋堂内嵌有大木壁,正反面刻著前、后《赤壁赋》全文;留仙阁有一幅苏东坡游赤壁全图;碑阁内有百馀块石碑,刻满苏东坡的书法。
赤壁古建筑依山就势,古朴典雅。遗憾的是,光阴荏再,岁月令长江在此多次改道,大文豪描绘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与“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壮丽景象消遁,我等后辈驻足此境,只可默吟意会了。
雪堂旧影:苏轼于东坡建房,落成日大雪,遂取此名
于二赋堂流连,在酹江亭品茗,倚望江亭远眺,怎么也体会不了北宋贬官的心境情怀。
数年前,我曾虔诚去四川眉州拜谒“三苏祠”,归来写了篇“北宋寡明月”文章,感觉认识真实的苏东坡了。由是,从赤壁山下来,我刻意于东坡塑像前照了张像,留下些关于宋朝、关于赤壁和落泊潦倒“团练副使”之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