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有四重境界
看书,读书,拆书,无书
第一重是看书。
什么是看书呢,就是字面意思,看,只用了眼,没有用心。读过之后,水过地皮都没湿。一周之后就完全想不起都看过些什么。
落在第一重境界里的,大致有两种情况:年纪太小,或,书籍太差。
年纪小,所以无法把书中的信息放在自己的知识架构里。当无法与其他知识产生连接时,自然无法留下印象。这种情况并什么快速的改进方法,只能继续啃下去,继续增加实践,继续去找牛人聊天,多给自己织一些信息之网,好在未来能够更好的把书中的精髓网住。
书籍太差,嗯,现在最多的是网络小说,每天地铁里马桶上,一读若干小时,不忍放下。甚至你追两三年,读完了,浪费了数百个小时,回过头来咂嘛滋味,发现仿佛呼吸了一口空气,什么都没留下。但你知道,数百个小时,可能你去学吉他,都会弹几十首歌了吧。
第二重是读书。
依然看字面,读字左半为心,不仅用眼,还要走到心里去。这里就有水过地皮湿了。凡是在“读”书的,都要发生书与心的共鸣。所谓: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读书者,过若干岁月之后,回首之时,依然能记得书中那或是缱绻温柔,或是抽刀断水的片刻;然后,或许是让这些文字重现在自己的笔端,或是把那文字中的感情揉到自己的生活里,如水遇泥,终成一体。
第三重是拆书
拆,动心不够,需要动手了。所谓拆书,拆为己用。 这里安利一下拆书帮的RIA拆书法。
R=Read,阅读原文
I=Interpretation 翻译,引导
A=Appropriation 拆为己用
所以,在R的基础上,多了I和A两个步骤。 I是要把书中的话用更容易理解的话翻译出来,A是要与自己的知识架构相结合,结出新的知识之网来,并用于实践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思考,演绎,落笔为文,皆是方法。 拆书者,不仅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更是
知行合一,致良知
我所努力的,也是在这个阶段。
第四重是无书
无书者,心念一动,皆是书。 名家大学,皆在此列。
看书读书拆书无书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鸡汤,不如说是鞭策与自问。
时时回首,看看自己在哪一重境界中;然后,掸掸灰尘,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