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做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由陈鹤琴编写的《家庭教育》(此书由陶行知作序推荐,是一本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家教经典),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二、孩子是好模仿的 小孩子未到1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他一听见鸡啼羊叫,也要啼啼看叫叫看;一看见别人洗面,也要洗洗看刷刷看。到了两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了。倘若他看见他母亲扫地洗衣,他也扫扫洗洗看;倘若他看见他父亲吐痰吃烟,他也要吐吐吃吃看。 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大了。什么娶亲,什么出殡,他都要模仿了。 总而言之,小孩子是好模仿的,家中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听到或者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常常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考虑,却忽略了后天培养的重要性。
其实,孩子的先天条件就像刚刚组装还未导入系统程序的电脑,它是无善无恶、无我无他的。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为了活下来努力觅食了。
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恰恰是他(她)的思想,而思想是后天注入的。古有孟母三迁,例证鲜明。今天的我们,只要放下心中的执念,遵循客观规律,就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基础思维模式,孩子最初模仿到的就是他(她)的起点。所以,父母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