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教师,很早就知道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深知将这些理论化作日常教学行为不过就是给孩子足够的心理暗示,当然换做生活词汇,也就是肯定与鼓励了,也就是在心底深深相信学生一定可以。尽管如此,当我第一次看到《点》这本绘本时,还是被深深地撼动了。说得理论化一点,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这就是心理暗示作用,当然说是蝴蝶效应也可以,老师的鼓励不正是那只在南美热带雨林的蝴蝶在扇动翅膀吗?学生的质变不正是德克萨斯州的那场龙卷风吗?说得生活化一点,这就是相信的力量,鼓励的力量,说得网络化一点,孩子,你离艺术家,只差一个仪式感。
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孩就是不会画画,老师鼓励她让她画点什么,她用笔使劲在画纸上面戳了一个点,老师说:请签名!于是这个点被镶近画框,挂在了美术教室里。这个小孩说,我还能画出更好看的点,于是画了各种各样各种颜色的点,老师为她的点组织了一个展览,她的点轰动了全校,这时候一个她的崇拜者,对她说,我就是不会画画,怎么办啊!她说请你随便画画,那个小孩颤抖着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条,然后她说,请签名。
从一个完全不会画画的“笨”小孩,到一个可以举办画展的“超级”小孩,究竟是什么使她产生了惊人的巨变。无他,唯仪式感耳。对了,就是那个庄严神圣的带着仪式感的签名,让一个没有任何特色的点变得熠熠生辉,让一个对自己不抱任何信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孩子自信爆棚,想把自己更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她的小宇宙爆发了。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略微留心,就会发现这样的事情有很多。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育教学成长历程。
一、初为人师,拿什么鼓励你,我的孩子
当自己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想法,什么时候能碰到一位老师,碰到一位自己生活学习方面的“贵人”,像童话故事中那个点石成金的白胡子老爷爷一样,在我的脑袋上一点,让我瞬时发生质的变化,来帮助我走过迷茫走过低沉。就在这不知不觉的等待中,我的角色已经变了,我已经由一名学生成长成为一名教师,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忽然意识到,
为什么不把自己变成别人生命中的“贵人”,变成那个点石成金的白胡子老爷爷,在孩子们的脑壳上轻轻一点,帮助他们度过迷茫,走过那些亦或失落亦或低迷的日子呢?
不由地想到了蝴蝶效应,网上是这样说的,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关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就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现在,自己也变成了这只具有决定意义的蝴蝶,今天你的翅膀稍微扇动了下,明天或者说未来就可能在学生心里引起一阵龙卷风。
2011年,我带班未满一年,但是,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琐碎小事却使我成长了不少。班里有位孩子叫平平,记得刚接班时,她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她的头发总是乱乱的,好像从来都没有人给她收拾,写的字非常潦草,几乎找不到一个字是完全写在田字格中的。她好像从来都没有举手发言过,偶尔“推火车”读课文或是词语的时候,几乎听不到她的声音。下课也不见她和其它的伙伴玩耍,总是一个人傻傻地坐在座位上。之所以印象深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我觉得她有一点特别像小时候的我,那就是不敢发言,不敢大声说话。看到这位“儿时的我”,可能是更多的感同身受,心里就有了种想为她做点什么来改变她的想法。然而,怎么改变呢?上课的时候一再鼓励胆子小的孩子举手,但是,还是没有在如此多的争先恐后的右手中看到她的小手。看到她写得很糟糕的字,也曾经较为有耐心的说过,要是能把字写好点就好了。但是,一切如故。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检查作业的时候,看到她写的字中,有个“声”字写得特别好,一眼看去,和字帖上面的字差不多,看上去居然略有点楷书的意味。然后,我就轻轻地在这个字下面画了个圈,对她说:“老师觉得你这个字写得特别好。”一个简单的动作,再平常不过的简单表扬,然而,她变了,之后的每次作业字写得特别工整,甚至听她爸爸说,为了把一次作业写工整,重新写了好几遍,心里不禁为这个孩子感到感动。脑子里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她正努力地把每个字的每一个笔画都写得像老师表扬过的那个字一样好,可是,怎么那么难啊,一不小心就写错了,不行,重新写,纸又不小心脏了,再重新写……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我不由地想,你给了孩子什么啊,不就是简单的一句话么,可是,孩子是怎么报答怎么践行这句话的,是用她最认真的态度!
慢慢地,课堂上,她举手的次数渐渐多了,举起来的小手似乎也多了些确定,声音也逐渐变得响亮了,课间活动时间,也经常见她笑着一蹦一跳地走进或者走出教室。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心里都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为自己,当了一次小小的“贵人”而感到骄傲。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们起航路上的小小的“贵人”,来搀扶着孩子向着阳光更灿烂的地方走去。就像蝴蝶效应中的那只蝴蝶,轻轻地扇动几下翅膀,引发孩子们身上智慧与激情的导火索,让他们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飞去。
二、且行且思,那些略带仪式感的教学尝试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语文老师,要顺应改革的潮流,就得更新观念,努力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所创新。“挖掘教材”这样的话早已耳熟能详,但是,真是能够深入研读教材,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训练点,也并非易事。2015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五年,经验的积累让我对如何使用教材有了点自己的想法,并尝试着付诸实践。
1、 开发课堂小练笔,向教材要写作真经
小练笔,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似乎在所有的公开课上都会有这样的环节。但是,就我自己而言,在平常的课堂上仅仅是就书上要求的小练笔让学生尝试写一写,很少自己去发现一些训练点。然而,在一次赛教活动准备过程中,学生们写出的小练笔让我眼前一亮。为什么自己不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重点把握来开发一些小练笔呢?想到这里,就赶紧拿出自己正执教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一课一课认真地琢磨,在明确每单元的重点及每课的写作特点之后,我在每一篇精读课文及个别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中加入了小练笔环节。如第一单元选编的都是散文,语言优美清新,每一篇都值得细细品味。打头阵的《山中访友》一课,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联想等手法。于是,我设计了两处小练笔,一出是仿照书上第四段的排比自己来写一写,来和山中的各个景物来热情地打招呼。第二个小练笔是学习书上的联想,想象自己是一种景物,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方面,学生学会了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另一方面,也为这一单元的习作“假如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做了准备。
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一单元的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叫声、动作来表达动物的内心世界。因此,在《老人与海鸥》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让学生想象老人的塑像来到翠湖公园时,海鸥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试着运用书上的通过叫声、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方法。个别学生写得小练笔很精彩,如:
海鸥从很远很远的天边飞来,小小的身影在日晕中勾勒出优美的弧线,轻展洁白的双翼,划呀划,好似碧波江上的一叶扁舟,临江佳人持桨滑行,而老人的身影,不知不觉显现,如红月般,浮升,海鸥们不知是谁那尖锐的眼神,捕捉到了那熟悉的衣角,如同一场飓风,似是一阵暴雨,席卷而来,势不可挡,羽翼在风中起伏,漫天白羽洒下,是行舟佳人激起的千层浪花,千只海鸥,横冲直撞。“欧欧”如泣如诉, 是一支重逢的离歌。(马祎蕾)
当老人的遗像被移到翠湖边时,海鸥们像离弦之箭般扑了过来,他们在老人的雕像旁端详了一番,“欧欧”地叫了起来,好像在责备老人:“这段时间你都去哪里了呀,没有你的陪伴,我好孤独呀,你以后不许走了,要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但很快,海鸥们察觉出来,这不是以前的那个慈祥的老人了,老人一动不动的站在那,不再像以前那样和海鸥们说话了,玩耍了。这时老沙飞回来了,老沙脚上的环已经生锈了,毛色也变的暗淡了,声音也变得低沉了,老沙老了,不再像从前了。独脚也飞回来了,独脚和老沙围着老人的雕像转了一圈,又继续依偎在老人身边,我想,独脚和老沙一定知道老人不再是从前的老人了,但在老沙和独脚还有所有海鸥的心里,永远是那个慈祥的老人。(赵文瑞)
之后,我将学生的小练笔让部分同学帮忙整理成了电子稿,最后汇总成了我们班的六年级上册小练笔集锦——《妙笔生花》。
2、 注重综合性学习,大家一起来作诗
在进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之前,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看到蒋军晶老师的“儿童诗”群文阅读《最后一句诗》的课例。刚好,我们本册教材的第六单元就是以诗歌为主题的。为什么不借用一下这个课例来教学生如何写诗呢?
在蒋军晶老师的这个课例中,蒋老师首先为大家呈现了《阳光》这首小诗:
阳光
林武宪
阳光 在窗上 爬着
阳光 在花上 笑着
阳光 在溪上 流着
阳光 在妈妈的眼里 亮着
然后启发大家思考最后一句与前面几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让学生明白诗的最后一句总是很特别,最后一句诗往往是点睛之笔。
接下来,蒋老师让学生在“预测”中感受最后一句的特别。他通过逐句出示《花一把》,逐句带着学生去品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在最后一句出示前,让学生“预测”最后一句可能是什么。
花一把
七星潭
花一朵好看
花一山好看
花一盆还好
花一把就笨了!除非
你拿它去送人。
最后,蒋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试着创作“最后一句诗”。蒋老师出示了《我是一支黑色的笔》的不完整的版本,让大家创作最后一句。
我是一支黑色的笔
我是一支黑色的笔。
我要把小妹妹的牙齿涂黑,让她变成笑掉牙的老奶奶;
我要把红玫瑰涂成黑色,
让它以为自己中了剧毒;
我要把白天鹅的羽毛涂黑,让它以为醒来变成了乌鸦。
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我最伟大的杰作,
是( )
蒋老师的这节课就是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让大家体验了一把当诗人的感觉。于是,在我的教学中,也借鉴了蒋军晶老师的这个课例,让学生先试着补充最后一句诗,接下来,结合教参上的指导,教给学生诗歌创作的方法,如明喻法、暗喻法、排比法、阅兵法、拟人法、假设法、夸张法、疑问法等,最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自由创作诗歌。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个别同学创作的诗歌非常不错。如:
我是一阵风
我是一阵风
我要把小妹妹的头发吹乱
让她变成一个调皮的小疯子
我要把晾晒在衣架上的衣服吹走
让天空变成衣服的海洋
我要把树上的叶子吹落
让土地穿上彩色的衣服
但是但是
这样都算不了什么
我最伟大的杰作
是在夏天的时候
吹向炎热的人们
给他们带来清凉的味道
(吴芝怡)
镜子
镜子!这个讨厌的家伙,
我擦擦脸,
它也擦擦脸,
我梳梳头,
它也梳梳头。
讨厌!
它竟然向我做鬼脸,
我生气了,
啪的一拳头打了上去,
哼!叫你学我。
接着又是爸爸的一巴掌,
打在我的屁股上。
(张文洁)
后来,我将学生的补充诗歌和创作诗歌汇总为我们班的诗集——《四叶草》,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3、 习作大变身,我们班的同学录
记得五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习作是写有特点的人,在指导写作时,我采用了“头脑风暴”,让学生们把能想到的形容人特点的词语全部列在了黑板上,出乎我的意料,黑板上列满了各种形容词。那次习作自我感觉是较成功的一次。光看标题都觉得不错了,如“小火箭”杨铭博,“开心果”赵文瑞,只爱分数的“老虎妈妈”;“小才女”马祎蕾;“劳动达人”程思妮……当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何不给班里的每位同学都来个“特写”呢?但是,后来一耽搁也就搁置下来了。六年级上册第五次习作是写自己的小伙伴,我当时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最初的想法,于是就让我们班60位同学都写自己的同桌,这样,每位同学都会被写到,这样,就可以制作成我们班的同学录了。在这次习作中,又出现了不少佳作,如:“五阿哥”郭佳乐,“柯南迷”王鑫弘,“淘气包”吴梓森,我们班的“老黄牛”,有趣的“大眼仔”,文静的“蘑菇头”,“贪吃鬼”李玮琪,我身边的“及时雨”等等。随后,我将所有学生的习作汇总到一起,便成了我们班的同学录,正好可以为我们大家在毕业前留下点值得回忆的东西。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我慢慢地从一个应付工作的老师成长为有自己的一小点想法并愿意将想法付诸实践的人。其实,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多留心,就会发掘出教材中的有价值的东西为我们自己的教学所用。俗话说,一个人的内心有多丰富,他看到的世界就有多丰富。同样是一本教材,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教学,那么,它就仅仅是各类文章的合集而已,但是用心研读,用心思考,你就会发现教材中隐藏着许多有价值的种子,浇灌过后便会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
三、颇具经验,爱孩子就给他们仪式感
今年是上班以来的第七个年头。去年的九月份,我接了现在的班级,也就是一年级的新生。又一次重新开始,感觉自己有很多新鲜的想法,想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有一些新的突破。下面就简单地总结一下自己这一年来做的自认为有一些意义的事情。
1、 阅读卡,让阅读也变得有仪式感
从自身的成长和带班这么多年来的经验来看,阅读是一件让人受益终身的事情。因此,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我就让学生坚持阅读,并通过每个月上交两份亲子阅读卡的方式来检查效果,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跟着来,但是依然有少数孩子由于家长的不够重视或者说精力不足未能够跟上。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个别孩子能够天天坚持阅读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通过阅读卡的方式呈现出来,也有个别孩子从未上交过阅读卡。但总体而言,这样的方式还是有效的。从去年九月份至今,每个月我都能收到100多份阅读卡,多的时候有近200份,少的时候也有120多份。阅读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今天看不出来,明天看不出来,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他的变化。每个月,我都会根据大家上交的阅读卡进行统计并整理,一方面,将优秀作品刊登在班级小报上,另外一方面,查看数量与质量,为学期末“读书大王”、“读书宝贝”等荣誉的评选做好工作。虽说至今为止,阅读给孩子们带来的收获还不能明显反应出来,但我相信,坚持阅读绝对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2、班级小报,用仪式感见证成长,
班级小报的想法其实前两年就有了。只是那时的小报只是自娱自乐,自己做了七期电子版,打印了几份给个别孩子。去年接新生后,想将班级小报办下去并变成人人手中都有一份的真实的小报。在征求家长的意见后,这项工作就开始了。截止到今天为止,我们一共办了9期小报,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否则,以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坚持下去的。班级小报主要刊登优秀阅读卡和记录班级日志,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品上报了,自然会非常高兴,即便是在小报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或者自己的身影,也会非常开心。常常问自己,班级小报,我们能坚持六年吗?自己也不敢肯定。但我知道,如果能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3、趣味假期作业,满满的成就感和仪式感
这个假期,让孩子们把所有的阅读卡和写话分别整理成册。不少家长平时就帮孩子整理孩子的写话,一年来可以整理出不少内容。在接下来的假期里,我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排版并为孩子的作品制作封面封底,然后就可以交由网上打印店装订成册了。一想到即将有几十本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要诞生,就满心喜悦。
教育教学中的仪式感是什么?可能是一册整理好的学生自创书籍,可能是班级小报上的一次刊载,可能是班级书籍中的一篇小练笔或者一首小诗,也可能仅仅是一张奖状,一封表扬信,一个郑重其事的圆圈,这些或大或小的仪式感的背后无不是老师的关注与肯定,有了关注和肯定,又何愁没有进步呢?
所以,老师,请给孩子一些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