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好再做还是做了再想,和莎士比亚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一样,对于我来说都是纠结的事。
1
读硕士那会,我们专业的导师要退休不招新生,只好挂在别的导师名下,课题当然只能自己想办法。没钱,没人手,没时间,整个三无产品,怎么办?只能因陋就简,正好有同事有个研究项目,我灵机一动,就搭个车顺便搞搞我的小研究。因为是搭车,研究设计都受限制,磕磕碰碰收完标本,得到了一堆数据,可是分析就非常困难了,各种混杂因素、偏倚就在那里没办法去除。做了再想的后果就是为了填之前埋下的坑,头发都快掉光了。总算憋了一篇逻辑上还过得去的论文毕业了。好在那时还不要求SCI文章才能毕业,不然就没有然后了。
2
到了读博那会,想想要好好捣鼓一下,毕竟要发了SCI文章才能毕业啊!看看国外杂志流调文章比较好发表,毕竟我们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一个地区的人口都比欧洲几个国家的人多。所以决定做一个流行病学调查,这个研究设计要求就高了,完善的设计才好推进,我开始找统计老师学习,考虑了很多因素,尽量剔除影响因素。结果还是“Too young to naive”,想太多的后果设计太完美,进度严重落后,并且在实际操作上吃了瘪。最后在修修改改和接受现实的不完美中终于发了文章毕业了。
3
参加自控力学院,是我的第三种尝试,边做边想。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想尝试坚持做一件事,什么都没想,把想花费的精力减少到最小,就开始埋头做,每天坚持走3公里花费半小时,开始读写每天200字,开始冥想每天10分钟,就是从最微小的习惯开始,从不知不觉中开始,到逐渐习惯,每日只依靠惯性就可以早起,读写,背单词,运动和冥想。我开始相信时间积累的复利效应,相信水滴石穿的力量,因为我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但现在我必须停下来想一想了,从坚持到习惯,我又停留在舒适区了,必须让自己走出舒适区,再次挑战自我。《刻意练习》这本书告诉我,低水平地重复只会让自己退步,下一步该怎么走?我该想想,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