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小到大,我们最熟悉的一件事情可能就是半途而废了。
我们总是间歇性地踌躇满志,持续性地混吃混喝,筹谋一天,躺尸一年。正如广告里说的那般,我们总是想的很多,做的很少,计划很多,执行很少。很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去做,再回首,早已经物是人非。
尽管我们都明白,没有行动,懒惰就会生根发芽。没有梦想,堕落就会生根发芽。时间越长,根就越深,到时候想站起来就是件很困难的事!我们也清楚有一些事一些人,我们注定跟他们和解不了,我们却还一直这么拖着耗着,躲着藏着,我们也知道需要梳理清楚,处理完善,可我们却总是没有克服我们的拖延症,治好我们的明日病。
02
有时候想太多真不是什么好事,停留在表面未必是一种美好。看着自己的日程一点点被填满,看着计划的事被一次次拖着,真的感觉力不从心。但生活还在继续,脚步不能停止,只能选择昂首望天,星火前行。
除了拖延,还有就是孤独。
世事匆匆,学会独处,是与生活讲和,对自己让步。说到底,学会独处的能力要远胜于与世界的觥筹交错,因为门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03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害怕出差,尤其是一个人出差,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人说话,一个人很无聊,也很孤单。而现在的我,出差一个礼拜,一个人穿过好几个城市,哪怕一个人在房间呆上一整天,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呆上两个礼拜,我都会觉得很自然。开着电脑,放一曲巫娜的古琴,不慌不忙地处理手头的事情,也觉得午后的阳光射进来,温暖而又惬意。
回来,对着空空的房间,最早的时候是害怕,是孤单,慢慢地就习惯了。开始学会面对这种孤单,看看手机,敲敲电脑,写写文字。刚开始的时候害怕无声,害怕寂静,仿佛整个房间只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到后来索性电视也不开了,一个人听着指头在键盘上敲打的声音,似乎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呼吸。
04
一座城,一家店,一个人,一种孤独,一种心情,一种享受,总归要学会独处。慢慢地也就明白了,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孤单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必修课程,人最害怕的是一个人面对自己。学会独处,忍受孤单,拥有享受独处的能力,学会淡然,安安静静地做好自己。
人生是短暂的相聚和长久的分别,唯有自己是永远的相伴,学会独处,享受孤独。于是我也就慢慢接受了这个道理。
人孤独久了,自然就变得沉默寡言了,以前叽叽喳喳,慢慢地话就少了下来。其实每个人都有最孤独的时候,这种感觉可能来源身边的某件事,也可能只是因为一个人孤独的时间太长。下班了,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抽支烟,傻傻地发阵子呆,脑袋放空。到家楼下,停车熄火,坐在驾驶座上,闭着眼,什么也不去想,就那么安静地坐几分钟。
05
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越肤浅单薄的人越浮躁不安。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沉默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都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拒绝作做。
患上拖延症,起初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叫嚣,会悔恨,当我们长期抱怨而没有实际改变的时候,我们就慢慢地病入膏肓,自然也就对拖延的事情视而不见,自然也就习惯了拖延。
孤单也是。长期孤单了,自然就衍生出了更多的抱怨,更多的寂寞,更多的矫情,更多的浮躁不安。这个事情没有做,没有处理好,是因为我一个人,我一个人没有动力,没有监督,我拿自己没有办法。于是就开始迷茫,开始抱怨,开始作做。
06
一个人必须学会独处的能力。我们要在没有支持,没有关心,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想象是一种智慧,但执行却是一种能力。我们只想不做,或者想得很多做的很少,难免急躁,难免烦恼,也难免失意。
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与人交往,是看清世界,独处却是与自己交往,是看清自己。一个人没有独处的时间,则没有静下来的时刻,就难以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学会闭嘴,懂得独处,用一种处世的态度,去进行自我调整。
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学会不再抱怨,不再拖拖拉拉,更要学会独处和闭嘴,按自己的理想去生活着,你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惊喜,很多路都要一个人走,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熬过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