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村上春树称自己是一名作家,长跑者。在《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里,他把从经营一家酒吧到成知名作家(因为淡泊名利,作者并未提过『知名』二字)的心路一一道来。在起巻之前或许或觉得这会是一本充满励志气息的作品,然而看完之后却感受到一种坚强,坚定和淡然。
一个小索引:
- 故事背景
- 关于跑步
- 超级马拉松
- 训练的节奏
- 长跑的意义
- 爱上自己
- 关于写作
- 认识自己
- 关于游泳
- 最重要的事
故事背景
25岁那年在国分寺开爵士乐酒吧,白天卖咖啡,晚上当酒吧。开店资金500万日元,250万为夫妇打零工存款,其余由银行贷款。店名取自在三鹰寄居时养的一只猫的名字,后移店至千驮谷。这是村上春树一生中最静谧、幸福的时光,他一边经营,一边读书,一边观察,生意也顺利。
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去写小说, 文中写到:
And it was at that exact moment that a thought struck me: You know what? I could try writing a novel. I still can remember the wide open sky, the feel of the new grass, the satisfying crack of the bat. Something flew down from the sky at that instant, and whatever it was, I accepted it.
他一边经营酒吧,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写小说,是这样一种生活状态:
Every day for three years I ran my jazz club—keeping accounts, checking inventory, scheduling my staff, standing behind the counter myself mixing up cocktails and cooking, closing up in the wee hours of the morning—and only then writing at home at the kitchen table until I got sleepy.
经过不断的投稿,渐渐已经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写作也越来越纯熟。这时候他意识到,每天的零碎时间写作无法产生深刻的长文小说,只能写一些小品文。他希望专注的进行写作,于是告别妻子,移居到了夏威夷。也是在夏威夷开始了跑步写作的故事。
关于跑步
关于跑步,作者是这么认为的:跑步是一项挑战自己的运动,没有对抗,没有合作,只有漫长的寂寞和身体极限在等待自己。作者非常喜爱这种挑战,就像写作一样,枯燥又激动人心。
锻炼跑步,以马拉松为目标是一项长期的规划,需要毅力(作者并不认为需要毅力,更多的是适合自己)以及计划。每周跑步六天,每天6英里,一个月跑180英里,坚持数年(1英里=1.609344千米)。有些时候不想跑,但需要保证计划不破坏,比如今天跑了5英里,明天就跑7英里,多退少补。经过坚持,或者说重复,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
长年训练让作者拥有强大的体魄,包括紧实的肌肉,坚硬的骨骼(人的年龄增加,骨质不断流失,这是老年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和不容易生病。
作者对于马拉松的漫长旅程中心态刻画极致细微,摘取一小段:
My energy has scraped bottom, and I don’t want to run anymore. I feel like I’m driving a car on empty. I need a drink, but if I stopped here to drink some water I don’t think I could get running again. I’m dying of thirst but lack the strength to even drink water anymore. As these thoughts flit through my mind I gradually start to get angry. Angry at the sheep happily munching grass in an empty lot next to the road, angry at the photographer snapping photos from inside the van. The sound of the shutter grates on my nerves. Who needs this many sheep, anyway?
跑步期间,作者至少参加过20多次马拉松比赛,每一次都坚持到底完成全程。足迹遍布日本,美国,欧洲(有一次去希腊的雅典与马拉松村的跑步『朝圣』)。虽然成绩不足道,但跑的有自己的味道。
『超级』马拉松
在日本最北部的一个县Hokkaido,围绕着Saroma湖泊每年都会举行一场长达62英里(100公里左右)的超级马拉松。与在校时参与的浙大玉泉校区每年『毅行』类似的是沿途在26英里的马拉松距离之后,会设checkpoint,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到达checkpoint的参与者将会被取消资格,不能继续前进。在跑程后半段,每6英里会有一个休息站,可以上厕所、喝水、做伸展、吃一些点心(因为整个跑程大约要耗时11个小时以上)。
作者有一年参与了这一项『自虐运动』。作为一个业余马拉松运动员,毫无悬念的跑过了26英里,直到30英里。之后开始一种『全新的』体验:肌肉就像在研磨机里被碾压,每个部位开始疼痛,肌肉们开始抱怨,就像在会议室里的每个成员开始轮流拍桌子要求罢工。大脑就像一个四处救火的领导者,不停地安抚。
在这时,只有不停地告诉自己:我不是一个人,我是一个机器,我没有感觉,只要往前。
坚持一个又一个6英里。一个强大的声音会在嘶吼着停下来,而理智已无法对抗,只能祈求心灵。作者把外界降到最低,只能感受到3步之外的路,对于周围的云彩、树木一概无法看见,所有的世界都只在3步之内。在这样一种混沌中,竟然持续奔跑了几十英里。直到快到终点之前的一个checkpoint,肌肉们似乎接受了他们作为苦力的事实,开始不再罢工拍桌子,于是超过了一个又一个人,好像到了另一个境界(但这很危险,预示着身体可能的剧烈崩溃),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在进行一场马拉松吗?
到达终点,一个想法奇怪的冒了出来:终点并不意味着什么,任何存在并不因为拥有终点而存在。最终耗时11小时42分钟。甚至还想继续跑下去,然而还是一头栽了下来,休息吧……
训练的节奏
训练时不要持续懈怠,肌肉就像一种动物。如果持续的给予一些工作,那么他们会认为这是他们的任务,去变得强大。反之如果懈怠过久,肌肉会认为他们以后不需要做此类工作,将会降低他们的极限。所以在准备比赛期间作者从不连续懈怠超过两天。
长跑的意义
我将其划分为马拉松的意义和坚持长跑的意义。
前者已经超出锻炼身体的范畴,就像『超级』马拉松,将这一点进行到极致,体验得到的是心灵的锤炼。如果说本来自己是自己的普通朋友(似乎有点古怪),经过马拉松,自己成为了自己的情人。怎么可能?自己怎么做到更了解自己?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用世俗一点的话说,内心更强大,逐渐变得无懈可击。
后者在于设立目标-达到目标-超越目标的循环过程。虽然长跑可以让人的心率降到40,拥有更强大的心肌,减缓衰老,然而真正的意义却在于A full life,可以称为充实,或者我们也说生命的宽度。这是不长跑的人无法体会到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模型,自我满足处于金字塔的最高一层。
爱上自己
就像你打开冰箱,无论里面有什么,你都会拿出最好的来给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你永远基于你所拥有的,不去抱怨。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能够爱上自己拥有的一切,不管容颜是美丽还是丑陋,不管身体是强健还是羸弱。这是时间带来的,一个聪明的人慢慢变老时会意识到的财富。
关于写作
谈到写作,他是这么说的:我并不记录我所想的,我只记录我想事情(的经过)。无论我怎么修改一段文字,我永远也达不到一个结论,如论我怎么重写,我永远也达不到一个目的地。这一点几十年如一。我所做的事情是拿出一些假设和阐述,亦或是一种类比,关于想说的问题和一些其他事物。
仿佛就如跑步和写作。
认识自己
最可贵的是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他坦言,在16岁的时候,时常站在镜子面前看着一丝不挂的自己,分析自己有什么地方有别于(不如)其他人的:指甲形状、眉毛,并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每个人的青少年都在奇怪中度过,狂热的热衷于大人嗤之以鼻的活动,被一些看上去简单的问题困惑(我也有过,一度沉浸在终日觉得自己得了精神病的折磨中,因为想不明白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做一些事情,因为应该吗?)。随着成长,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占据了人的主导,时间被用来做有用的事,没用的事被抛弃了(这一点不能说是好处,好听是成熟,不好听是被岁月磨平)。你意识到缺点是无穷无尽的,你不是无所不能的,所以只能从矮个里挑高个子,找到那些仅有的还算是特长,得到满足吧。
You start to recognize (or be resigned to the fact) that since your faults and deficiencies are well nigh infinite, you’d best figure out your good points and learn to get by with what you have.
关于游泳
作者除了参加马拉松,还热衷于铁人三项:包含自行车,游泳和跑步。跑步自不必说,游泳是作者的困难点。作为一个在海边长大的人,游泳是不在话下,由于是自学,姿势难免不标准,导致在比赛中使用起来障碍重重。在好几年里,都因为游泳问题导致失去比赛资格。于是作者找了很多教练矫正自己的游泳姿势,无数教练都无法将一个固有动作几十年的人纠正成为正确的泳姿,直到一个女教练。
其他教练游的都很棒,但教起来可能是:手不能这样,要多往后面一些;脚太开了,收一点。
女教练把他当做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来教,先把他变成一张白纸。从什么部位也不动地漂浮,逐渐加上肩部动作,手部动作,脚步动作。就像武侠中,学盖世神功一般要先花很长的时间忘记以前所学,大多数人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大多数人学不了盖世神功。
最重要的事
训练,比赛,拖着疲惫的身躯,是放松的心灵回到日常生活。这是很多马拉松人的写照,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为何要在训练,比赛,回家的循环中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呢?就像往一个底部有个破洞的盆子里注水,得到了什么。
往往并不是锻炼身体来当做他们的动力。作为一个马拉松人,完成时间、排名这些外在都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我设定了一个目标,通过努力去完成,尽自己的全力,承受所有需要承受的,最后享受只有自己能享受的满足。
感受痛苦,克服它,从而感知到自己的存在;训练,看到每次自己的变化;不断调整,达到自己的目标。只是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种,认可了,为此努力则不计代价。
Whether it’s good for anything or not, cool or totally uncool, in the final analysis what’s most important is what you can’t see but can feel in your heart. To be able to grasp something of value, sometimes you have to perform seemingly inefficient acts.
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给自己的墓志铭是
Haruki Murakami
1949-20**
Writer( and Runner)
At Least He Never Walked.
也许马拉松不是适合所有人的,但这是一种坚持。
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坚持。
原文,翻译,穿插着内心所感记得零零散散,将就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