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就读过萧红《呼兰河传》,时间流转,印象深刻的就只有她和祖父之间的温馨了。这次,为了给学生讲萧红,又拿出《呼兰河传》重新读。读着读着就觉得悲凉不已了。
孩童时的她和祖父在后园里玩耍嬉闹,祖父对她关爱宽容,然而祖父年纪已经太老了,终究不能长久陪伴她,每当萧红挨了父亲毒打、在母亲那里受了骂时,祖父就抚摸着她:“长大了就好了。”萧红写道:“长大是长大了,然而并没有好。”可怜的萧红,从小没有父母的疼爱,成年后离家出走,到处漂泊流浪。为不值得的表哥怀孕却惨遭抛弃,遇上真命天子萧军却也没能长相厮守,和端木蕻良也只能算是名义上的夫妻。自己孤独抑郁地死在远离故土的香港,年仅32岁。
这样的人生经历,大概会让一个人特别渴望温暖吧。而萧红一生中不多的温暖都是回忆中才有的。所以有人说,萧红是活在回忆中的。还有人说萧红“一个柔弱的女性如何借助童年的记忆在于世界的虚无抗争”。我却觉得,萧红是“自杀式”的写作,一颗敏感的心再坚强又怎么能一遍又一遍剥开它呢?回忆越是温暖,现实不是越悲凉吗?要不萧红怎么会在回忆自己和祖父的温馨后不禁感叹“长大是长大了,然而并没有好”呢?要不萧红怎么会在回忆祖父对自己的庇护后说“然而现在我也成了没钱的小孩了”呢?读萧红的文字,总觉得她又回到过去活了一遍,她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回忆中了,记忆到哪里,文字到哪里。难怪有人评价萧红作品质朴天成,不是雕琢。沉浸在回忆中,她哪里有心思去想什么技巧,想什么结构呢?过去的日子流淌着,笔下的文字也流淌着。这倒是很像那个写《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了。
我认为萧红人生最幸运的两件事,一是祖父对自己的关爱,一是遇见了鲁迅夫妇。祖父给予了萧红成年之前尤其是童年最温暖的回忆。鲁迅夫妇则是萧红成年后十几年浮萍生活中的港湾。在萧红的笔下,除了能看到一个生活中有趣的鲁迅。更多的是能感受到鲁迅夫妇对这个瘦瘦的女孩子的疼爱和关心,对青年的关心与帮助。我想这也是萧红创作道路上的一大幸事吧。萧红的创作理念多少是受了鲁迅的影响的。
《小团圆媳妇之死》里看客们的麻木愚蠢,以胡家婆婆为代表的受苦受难却不自觉维护这种被奴役的状态的女性群体。《大泥坑子》里呼兰河人不断应付着大泥坑子带来的各种“好处”“坏处”,却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说用土把泥坑填平的。《卖麻花的》里被孩子们脏手摸了个遍的大麻花送到最后一家,老太太依然非常满意地买回一个,嘴里不停念叨:“多好的麻花呀,又大又油亮,真干净。”……呼兰河的百姓就是这样一天一天活着的,一代代活着的。
读到这些,总是能想起鲁迅来,鲁迅评价当时的社会总是用了最犀利的语言。萧红没有,萧红就是静静地回忆,温和地叙说,但你就是越读越难受,越读越沉重,越读越能体味到人世间的悲凉。这也许就是萧红“日常背后的大关怀”吧,就是萧红“悲天悯人”的情怀吧。
重读萧红,越发能体会到她在悲凉和温暖两极之间循环的心绪了,越发心疼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