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宣言中说道: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 赵朴初、 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希望学校、社会能重视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和教育。 今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许许多多的人都开始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来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熙熙攘攘的世间。
郭文斌先生写的《寻找安祥》一书正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也在用古圣先贤的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寻找安详,过真正幸福的人生。
他说若干年前,他得了一种怪病,遍寻良医而不得治。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遇到一位高人。高人给他开了一剂良药,全部药只有一个词儿:安详。于是,从那以后,他读安详的书,做安详的事,存安详的心。成为了一个让大家羡慕的健康人。而这些安详的书是什么呢?是《论语》、《老子》、《庄子》、《坛经》等传统文化经典之作。
他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猜想孔子的一生所做的事大概就是教弟子如何找到安详:
“‘三十而立’,大概是初证安详;然后在修行三十年,通过‘不惑’,‘知天命’,才达到‘耳顺’的境界,应该是无漏安详;‘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究竟安详了。”
他提出现代人致命焦虑,不知道生命的方向,不懂得经典的爱情,以及为财富所累。书中分析财富的秘密时提出“造化给你财富,那是因为他对你的信任,他让你替他管理财富,是基于他对你人格的认定。造化给你好运,那是因为他对你的赏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生财之道,也没有别的走运之道。
”如果真的懂这个道理,就不会在财富的患得患失中苦恼了。就会理解“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着过客也。”财富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美好精神的流传。
接下来,他提出这些苦恼的缘由就是,缺乏内在的安详。而寻找安详,需要我们回归常识。戒的常识,爱的常识和做的常识。这些是书中核心部分。如今人们的通病,不知道如何去戒,回到现场;不知道如何去爱,孝亲尊师;不知道如何去做,守身如执玉。
书中还具体地阐释如何寻找安详。从内心寻找安详,向生命展现安详,向孔子学习安详,在大年中感受安详,在文学中传播安详。他在“盗不走的坦然”中提出的了解事实的真相,特别是“我”的真相。“我们可能无法相信,通常意义上的‘我’是一个假相,但这是真相……既然‘我’是一个假相,那么我们还有必要为之焦虑吗?而人生中最大的痛苦正是来自于‘我’的诸多‘失’的焦虑。红颜易衰,青春短暂,财富不保,宦海沉浮,人生无常……‘不迷’就是从认识这个假相开始。”
郭文斌先生这本书把中国传统文化,讲述得深入浅出。如“向孔子学习安详”中的“长处乐,久存仁,常克己,时习之”。“从大年中感受安详”中的“大年是感恩的演义,孝敬的演义,‘和合’的演义,祈福与快乐的演义,‘天人合一’的演义,教育与传承的演义。”最后提出在文学中传播安详,要“起于随缘,忠于使命,归于大同,止于至善。”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古之学者读书志在圣贤,我们还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但是我们要有接近成就圣贤的志向,如此,人人可成圣贤。
如郭文斌先生在书中所说,“真正读懂一本书,需要我们换一个读的方法,那就是‘做’”,“通过‘习之’,我们得以尝到‘说(悦)’;通过‘说(悦)’,我们得以走进安详;通过安详,我们得以回家。”
践行应该成为读书不可或缺的步骤,“读安详的书,做安详的事,存安详的心”,在寻找安详的途中,渐渐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