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要从参观仓库说起,我只在本科时参观过工厂,但是实地到仓库参观还是第一次。刚进去的时候,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四处扫射,然后很快被卫东哥拽到一整面墙的流程图面前,让我先看一下流程图再参观。那会我没有想为什么先看流程图,就吃力地看了一会儿。
后来在仓库的某个环节,当我提出一个可以提升工人效率的点的时候,师父告诉我,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业务有防止工人偷懒的考虑,运营有考核标准的考虑,不同地区的仓库操作也有很大差别,还有一些历史遗留的因素,总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轻易改动。
大象很难转身,这个道理我懂。但是真正击中我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犯了管中窥豹的错误。我只看见了工人操作重复度很高这一个“斑”,却没有看见这个环节背后的整个系统,以及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让我提出的建议也只是对眼前的工人有益,对整个系统的效率没有提升甚至可能会下降。让我先看流程图也是为了让我对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全面地理解这个仓库的各个环节。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系统思维的重要性。
某同学曾经跟我炫耀他们公司的老板,一个产品大牛,“拥有最强大脑,看任何事物都是逻辑”,我现在才明白,这个满脑子逻辑的大牛其实是将任何事都看成了一个系统,一个机器,用系统思维来理解、分析并优化工作和生活中的事,就可以看得透彻全面,提出最佳方案。
具体到应用层面,我参考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一篇文章。
众所周知,系统是有输入和输出的,如果我们要改进一个流程,那么输入就应该是现状,输出就是我们期望的结果,想好了输入和输出,再去考虑系统要怎么设计。
再深入一步,具体分析或设计系统时,就要明确系统的功能、系统中的元素和关系,可以画出关系图,通过关系图分析系统存在的本质问题,或者找出“关键路径”,通过优化这个关键点来提升系统的输出。比如,秀芝姐说过:“流程优化本质上就是要让物流和信息流更好地组合,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最后:这篇写得实在浅显,因为系统思维是个好东西,而我还很欠缺。一方面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多多练习,一方面打算看一下相关的书籍,以后再来补充啦!
参考:http://www.woshipm.com/operate/901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