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0第一天游西塘,起初并无惊喜。见过乌镇当今的璀璨夺目,见过南浔过去的金光闪闪。着实觉着西塘平淡。
都是“粉墙黛瓦”的江南古镇,它有甚稀奇?
我这怪着怪着,后来终于发现了不同。一言以概之,西塘是个“平民聚落”。
追根溯源,徽商南下居住于此。都是些不求显贵的主儿。
再专业点说,可以说是“耕读世家”。
这里的建筑和民俗特色,也都围绕此展开。
先说建筑。不求显贵,故而不见吸睛的“飞檐”。
据说这里明清时期流寇猖獗,所以大点的门户也不注重正门的修建。正门都窄且简易。
其建筑最大的特色就是“长”。最多可达“十二进”。简而言之,就是可劲往里建。大房子都建在后面。花墙更是,都建在正厅后面。
可以说,豪宅可以建。但不能太招摇,不能让不熟的人看出来。
得益于这样的世家文化,西塘不会如南浔那样,出举国招风唤雨的Super门户。
细说这耕读世家,就是既读书又耕田。顺带做点真`小生意吧。(南浔发家靠的缫丝业。)
“耕读”,读的是儒家文化。西塘的商家,富有“儒商精神”。
西塘特色的烟雨长廊,便是体现。
为了买家雨天不湿鞋,家家户户门前修了雨廊。足足连了1200多米,服务精神真心值得5星表彰。
不过要说起来,以上都不是西塘的真特色。毕竟它们不是西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TOP.1。
-贰-
西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只有一项是国家级的。便是“田歌”。
西塘的“耕读文化”,耕更是认真的。
对于“田歌”,起初我是懵逼的。西塘也的确未作展示。回想以往走过的景区,似乎只在宜昌见过婚嫁民歌表演。
尽管没有田歌展示,西塘景区的酒吧街的确占了不小的面积。
昨天下午几次路过,酒吧门口都是些上了年纪的阿姨在招呼。门口树的牌子写着“20元下午茶咖啡,唱歌免费”云云。
天色再晚些,有些店还透出的大面积或红或黄的射灯。完全是90年代的既视感。
后来听同行的竹子小哥哥说,这里的年轻人大都出去打拼了。镇上的都是老人。
嗯。可以说,西塘景区很“淳朴”。它安分地吐露休闲本应有的气息。
它不像大理一样,标榜自己是“风花雪月”的浪漫场域。
也不同于乌镇,令文艺青年遐想在此邂逅灵魂伴侣。
只因为这歌前面,还有个“田”字。
原本这里的人,是务农的。
回来我寻了民俗资料,西塘每年最热闹的节日便是正月十五。
人们用稻草扎成的火把在田野上奔走,唱田歌、甩田歌。实则是为了男男女女勾勾搭搭。为了村落繁衍生息,后代有人。
-叁-
脱单这事,从来都是需求。现代人发朋友圈吼两嗓子。
搁古代,正月十五提供的脱单场景,则漂亮爆了。
搁城里,可以猜灯谜、对对子,用才情对对爱的信号。
搁村里,可以唱唱歌,撩拨一下情思。
话说唱歌这技能,不能吃不能喝的。
以前搁很多淳朴地方却是「求偶」的必杀技,简直比现在的钱还好使。
记得男神沈从文《边城》,讲的便是跟“唱歌”的原罪故事。
女主翠翠的妈妈和一个军人唱歌相熟后有了私情,军人服毒自杀,她在生下孩子之后也追随赴死。
而翠翠的爱情,大概似乎也要走向be结局。
当然以上都是我略微悲观的臆想。民歌要真这么害人不浅,估计会更早灭绝吧。
据说民乐的诞生,最初就是作叙事之用。而民歌尤其是田歌,便于抒发情谊。
找对Flow、以歌传情,便可少去许多繁文缛节的辛劳。
想象场景:是夜,圆月高挂。
有天,有地。有田,有火。有男,有地。
于这方江南的灵秀宝地上,上演美好的和鸣。
并以此祈盼一年好收成。
新的一年,总值得人们去淳朴地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