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迭代对于生态似乎是个伪概念,因为生态自然是自我进化和发展的,所以必然走向自我迭代的过程。对于自然生态的确如此,我们可能能够短暂的改变生态的状况,但是放到地球上亿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整体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地球生态有其自我修复和迭代变化的过程。不过对于人类社会生态,自我迭代则是可以探讨并且值得探讨的一个领域。因为人类过于强调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总以为自己可以战胜自然,所以在社会组织的营造中便植入了过多的人为干预,期望组织在自我设定的方向去发展。然而却往往发现,自我干预不但没有带来设定的成果,反而招致更多的麻烦。所以,有一种社会生态构建的办法是通过恰当的制度化的设计,让组织或者社会有机体能够走向自我的迭代和发展,顺应环境情境的变化,开展自我调适的过程。
在《U型理论》中奥托先生便让我们从对自我,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看到鸿沟的存在,并通过U的深度下潜,发现场域的内在力量,系统的内在动力,然后自然流现出走向未来的修复力量。这个过程的前提是放下我们所有的担心与评判,放下对未来的期待,只是一起去探寻我们的问题,我们出发的目标,并且寻找到共同的愿景,从而生发出自然变化的力量。
“无常”是佛家的修行观。前几天在拜访一个高山茶园的耕耘者,聊到的一个话题便是,自然教会他什么是无常,什么是臣服?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雷电交加,什么时候会雨过天晴,你所有在自然生态上的努力就是去适应,结合自然的特点做自我调适。佛家的无常观便是教导我们,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所以最重要的是安住在当下,守好你的本心,时刻不忘那个出发的初心。
于是结合到社会生态系统的构建中,就像对自然生态的适应一样,个体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同我们在自然农耕农场的耕种体验,从一个较小的范围开始,累积经验,从观察中向大自然学习,然后顺应自然时令节气的变化,在有限的干预中,帮助作物健康的成长,让整个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天地人合一,于是健康的自然场域环境便形成了。在社会生态环境的营造中,如组织发展,都是从小到大的过程。组织和社会环境是关于人成长的生态,在购足过程首先是锻造人呆的住,乐于呆的场域环境,然后让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然后形成共同的愿景和目标,然后采取共同的行动去成就组织的发展。这里的思想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行动也不是完全步调一致的,而是充满着个性与多样的,但是前提是符合组织所倡导的价值准则,围绕组织所走的目标和方向。
所以,一个自我迭代的分享生态的构筑必然有几个变化:
第一, 是从小到大的变化。从一个人开始,聚拢几个人,形成一个小团体。再吸引和感召一群人,形成一个大团体,然后可能自我分裂,形成一个个的团体联盟,构成社会生态;
第二, 从混沌到有序的变化。一个有机的系统不是一个完全混沌的系统。其初始发生可能会有混沌的状态,但是在成长过程,会从混沌走向清晰,然后通过一些基本规则的建立,形成彼此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准则,这便帮助一个系统从混沌走向有序的变化。
第三, 从弱到强的关系链接的变化。在生态系统建设的过程,每个进入到组织的个体都是鲜活的存在。带着过往的知见,便让个体间,多很多评判,指点甚至是指责和批评。个体内在关系是较弱的一种链接。但系统应当有能力加强不同个体间的融合和链接,让不同的声音在系统内能够和谐统一在系统的目标下,将弱关系链接,变成强关系链接。当然,这个过程不是抹杀个体的个性,而是在整体目标下的和而不同的创造。
这个自我迭代的生态系统的构筑,便与中国式众筹的理念完全的吻合。或者换个说法,用中国式众筹的理念构筑的系统,一定会是自我迭代的有机系统。当然,前提是,每个参与者带着愿意分享的开放和包容的心进来。这便需要大家在基本价值观念上的认同。所以,慢既是快,在慢中积淀自我迭代发展的基础,这便是一个体系构建的基本逻辑!
一起来,用众筹的方法探索有机生态体系的构建!